仅靠40元是如何度日的?
安徽一位80后小伙,在古庙隐居10年,在那10年间,他仅靠一个月40元的香油钱度日。
在这个物价不低的社会里,他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01.
1985年,王先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徒四壁,难以遮风挡雨。
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父亲性格严厉,不苟言笑,这让王先凯从小就格外懂事,还有些内向。
他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样活泼好动,爬树掏鸟窝,而是常常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田埂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学校里,王先凯也显得格格不入。
上课时他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很少开口说话。
一次,老师问大家长大后的梦想,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记者,而王先凯却语出惊人:“我想做和尚!”
老师把王先凯的妈妈请到学校,是怕他心里有啥问题。
而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成了王先凯的未来生活。
王先凯不到十岁时,他妈妈病故了。
母亲的离去,不仅让王先凯失去了唯一的温暖,也让父亲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把生活中的难处和心里的苦楚都默默扛着。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村子里竟然流传起王先凯“克母”的谣言,说他性格古怪,举止异常,是导致母亲去世的根源。
而王先凯的父亲,竟然也听信了这些无稽之谈,将丧妻之痛的怨气,都发泄在了年幼的王先凯身上。
他时常对王先凯非打即骂,甚至在醉酒后,将“克母”的字眼狠狠地砸向他幼小的心灵。
在这种情况里,王先凯变得比较沉默寡言,也不太自信了。
他心里有话却不敢说,父亲动不动就发火,他只能忍着。
后来,王先凯的老爸因生活压力太大,最后选择去外地找工作。
而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心寒的决定:不再供王先凯读书,甚至不愿意继续抚养他。
就在这时,王先凯的小叔来了,他成家多年,膝下无子,对王先凯很中意,就想着把他收养为子。
王先凯的父亲,虽然心里有些不舍,但在生活的重压下,还是同意了小叔的请求。
02.
来到小叔家,王先凯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叔虽然家境也不富裕,但他对王先凯视如己出,给予他从未感受过的父爱。
他带着王先凯赶集,给他买从未吃过的冰糖葫芦,陪他捏小泥人,过年给他买新衣服。
在叔叔的照拂下,王先凯慢慢摆脱了自闭的困扰,变得活泼起来,恢复了孩子应有的快乐和纯真。
后来,小叔离婚了,他带着王先凯来到城市打工。
尽管生活依然艰辛,但小叔从未亏待过王先凯。
他省吃俭用,给王先凯改善伙食,带他逛公园,买玩具,教他认字,给他买故事书。
在小叔的陪伴下,王先凯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几年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23岁的王先凯,正是可以回报小叔的养育之恩的时候,可小叔却因病去世了。
王先凯失去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依靠,又一次陷入了极度的失落。
家中再无亲人,他孑然一身,不得不再次回到亲生父亲身边。
看到王先凯回来,他老泪纵横,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向王先凯道歉,希望能够弥补父子之间的裂痕,但在王先凯的心里,小叔才是他真正的父亲。
虽然他最终还是留在了父亲身边照顾他,但父子之间的隔阂却难以消除。
他们之间,除了日常的衣食住行,几乎没有其他交流。
王先凯感到窒息,他渴望逃离这个让他感到压抑的环境,逃离那些痛苦的回忆。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是上天的指引,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先凯来到了县城后山的一座寺庙做义工。
这座寺庙不大,只有几十平方米,供奉着药王和华佗的金身法相。
他在这儿找到了一种特别的宁静,感觉就像找到了心中的家。
03.
这座名为药王庙的小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
这小庙虽不起眼,却寄托着当地人的信念与期盼。
庙内供奉着药王和华佗的金身法相,两位神医慈眉善目,仿佛俯视着人间疾苦,给予人们慰藉和希望。
药王庙由附近村民自发照料,香火不断,日常运营全靠大家齐心协力。
由于年代久远,庙宇的建筑和设施都显得有些破败,如果雨下得大一些,屋顶还会漏水。
王先凯来到这里后,被这里宁静的氛围和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
他得知庙里正在寻找一位住持,便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然而,庙里的老人们对王先凯的决定并不十分看好。
他们担心这个年轻人在深山里耐不住寂寞,毕竟这里生活清苦,交通不便,与世隔绝。
于是他们建议王先凯先别急,这样的大事还是和家人好好商量下。
但王先凯已经下定决心,他觉得这个地方将会是他后半生的家。
回到家,他将这个决定告知了父亲,便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前往药王庙。
父亲追到药王庙,当着众人的面大闹了一场,希望王先凯能够回心转意。
然而,王先凯的内心早已平静如水,他对父亲的举动无动于衷。
最终,父亲只能无奈地离去,留下王先凯独自一人,开始了他在药王庙的修行之路。
2011年,26岁的王先凯正式成为药王庙的住持。
庙里没有固定的工资,只有香客们捐赠的香火钱可以由他支配。
然而,由于药王庙地处偏僻,香火并不旺盛,王先凯的生活十分清贫。
最初的几个月,他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每天只能吃些清汤寡水,很少见到荤腥。
有时候,一个月的香火钱只有40元,这40元不仅要维持他个人的生活,还要支付庙里的香火、油灯等开销。
很多人认为他选择出家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王先凯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坚持和信仰。
王先凯在寺庙里过着朴素有序的日子。
每天早上五点,他都会早早地起床,对着佛像烧香祈祷,接着就安静地坐下来冥想一会儿。
天亮之后,他开始做饭,打扫庙宇,迎接前来上香的香客。
由于香火钱微薄,难以维持生计,王先凯在庙后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菜地,种植蔬菜,有时还会到山上采摘野菜。
附近的村民也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他送来一些米面粮油,帮助他度过难关。
王先凯的父亲也曾多次来到药王庙,劝他回家,甚至还带着亲戚朋友一起来劝说。
然而,王先凯的心意已决,他平静地告诉父亲,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决心将余生奉献给佛祖。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王先凯已经在药王庙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
他对庙里的花草树木和常来烧香的村民都了如指掌。
在香客看来,他是个心善、慈悲的修行人。
在他爹看来,他可能还是个不太孝顺的孩子。
然而,王先凯早已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他只专注于自己的修行,为逝去的亲人祈福,为世人祈求平安。
为了方便出行,村里给王先凯添了一辆二手摩托。
他有时会骑摩托去县城,给寺庙买点东西,顺便也看看外面的风景。
尽管身处喧嚣的都市,他内心却总能保持宁静,不受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