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存够50万,我有12个不买!

十八线许言 2025-03-22 07:16:30

你好呀,我是言柒,一个不太安分的打工人。

不知道你家里是不是也这样:

柜子里塞着只用过一次的榨汁机,架子上摆着落灰的网红咖啡杯,抽屉深处藏着冲动下单的“神器”……

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日渐空瘪的钱包o(╥﹏╥)o

我们总以为买东西是在填满生活,却忘了空间和钱包一样,装得越满,人越窒息。

极简也好,存钱也罢,下面这12样东西,真的可以考虑不再买了~

1、功能重复的厨具

厨房不是实验室,不需要十八般兵器。

煮面的锅也能煎蛋,切菜的刀不必分荤素......

工具越简单,做饭越专注。

少买一件“专用神器”,多存一笔“自由基金”。

2、季节性装饰品

圣诞树、灯笼、南瓜灯……节日一过,全是累赘。

热闹是商家的,留给你的是收纳的焦虑和褪色的塑料。

仪式感不在道具,在心意。

3、快时尚衣物

便宜的衣服像快餐,穿两次就厌倦。

衣柜越拥挤,出门越觉得“没衣服穿”。

与其用数量堆砌安全感,不如让每一件都能穿三年。

4、“可能会用”的收纳盒

买收纳盒整理杂物,就像借钱还信用卡。

真正的收纳,是从源头少买。

空间清爽的秘诀,从来不是收纳,而是克制。

5、联名款周边

印着Logo的纸袋、角色盲盒、限量徽章……

为情怀买单时,商家在笑,你的存款在哭。

热爱不需要靠囤积证明,钱包的厚度才是成年人的勋章。

6、小容量美容仪

洗脸仪、瘦脸仪、注氧仪……

买时幻想自己是美容院VIP,用三次后沦为充电线绊脚石。

皮肤需要的不是机器,是早睡和防晒。

7、社交平台的“必入单品”

博主说“不买后悔”,但你买了更后悔。

滤镜下的好物,现实中的鸡肋。

人云亦云的消费,本质是花钱买焦虑。

8、凑单的小物件

为了满减买的手机支架、数据线、钥匙扣……

看似省钱,实则在废物堆里捡钢镚。

省小钱的快乐是一时的,存钱的底气是永久的。

9、“提升幸福感”的小家电

面包机、酸奶机、空气炸锅……

新鲜感撑不过一个月,剩下的只有清洗的烦躁。

幸福不是机器给的,是存款数字涨的那一刻。

10、廉价首饰

戴两次就发黑,丢又舍不得,留又嫌碍眼。

廉价感不会让你更美,但穷是真的会让你变丑。

11、健身器材

心血来潮买的健身器材,大部分的归属都是闲置。

瑜伽垫用来躺平,哑铃沦为衣架,跑步机变成晾衣杆......

真正的自律,从下楼跑步开始,而不是从刷卡开始。

12、为“人设”买单的东西

文艺帆布包、极简风文具、ins风家居……

买的是商品,卖的是幻觉。

假装精致不如真穷得坦荡。

消费主义的糖再甜,也甜不过银行卡的余额。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理性消费,把资源留给真正重要的东西~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

如果你觉得还有那些可以加入「不买清单」的,欢迎留言分享给小柒。

点个赞和关注,愿你既能清醒看世界,也能安心富余生。



1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5-03-22 22:52

    存钱补贴富人 银行取钱更是磨人 有钱也招诈骗

十八线许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