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1271年-1368年),作为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文学艺术,尤其是诗歌创作,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同时,融入了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独特风貌。
本文将以编年体的形式,深入探索元代各个时期的重要元曲家和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一起感受其独特魅力吧。

1,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契丹族,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作为元代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耶律楚材的诗歌充满了对汉文化的热爱和对蒙古统治下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鹧鸪天》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过阴山和人韵》2,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大德歌·冬》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大德歌·春》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大德歌·冬景》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四块玉·别情》3,郝经 (1223年—1275年)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落花》坏山压城杀气黑,一夜京城忽流血。弓刀合沓满掖庭,妃主喧呼总狼藉。—《青城行》,4,白朴(1226年—约1306年)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终身未仕。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清平乐·朱颜渐老》5,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观梅有感》6,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家、诗人。虽然以戏曲著称,但马致远的诗歌也极具特色,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寿阳曲·远浦帆归》7,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赵孟頫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其书法成就也极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东城》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岳鄂王墓》8,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长亭送别》9,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蟾宫曲·梦中作》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蟾宫曲·梦中作》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正宫·塞鸿秋》10,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张养浩《登泰山》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山坡羊·骊山怀古》11,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卖花声·怀古》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人月圆·山中书事》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塞鸿秋·春情》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折桂令·九日》12,虞集(1272年-1348年):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虞集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内容广泛,涉及山水田园、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风入松·寄柯敬仲》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南乡一剪梅》13,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到京师》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暮春游西湖北山》14,范梈(1272年-1330年):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范梈的诗歌风格典雅,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王氏能远楼》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京下思归》15,萨都剌(约1272年-1355年):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萨都剌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木兰花慢·彭城怀古》16,揭傒斯(1274年-1344年):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揭傒斯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梦武昌》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画鸭》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归舟》17,欧阳玄(1273年-1357年):字原功,号圭斋,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玄的诗歌风格典雅清新,内容广泛,涉及历史、哲学、人生等多个方面。徘徊困倚东风力,湿砌香云坠无迹。—《和李溉之舞姬脱鞋吟》老树纵横出几条,一枝还又亚墙腰。—《题所贵侄梅》18,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折桂令·客窗清明》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天净沙·即事》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折桂令·七夕赠歌者》18,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白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19,张翥(1287年-1368年):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张翥的诗歌风格典雅清新,意境深远,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踏莎行·芳草平沙》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陌上花·有怀》20,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虽然杨维桢的主要活动时期跨越了元明两代,但他在元代的诗歌创作仍具有重要地位。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题春江渔父图》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鸿门会》21,高启(1336年-1374年):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虽然高启的主要活动时期在明初,但他在元末时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元代晚期文坛的杰出代表。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咏梅九首》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寻胡隐君》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吊岳王墓》22,唐珙,生卒年不详,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一首《题龙阳县青草湖》称得上元朝七言绝句之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题龙阳县青草湖》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史称北元,成为与明朝对峙的政权。北元一直持续到1635年,为后金所灭。元代诗歌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独特风貌。读完元代诗词后在去看唐宋诗词,会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