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线——辽宁本溪虎头山脚下兵工厂:国营华兴机械厂(641)

高明野懂科技 2024-08-19 01:48:30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势力暗潮涌动,1960年中苏关系正式决裂,苏军时常在边境制造事端,一度在边境集结54个师,80多万大军,还曾在国际上扬言对我们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1964年8月,美国海军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在北部湾爆发海战,美军以此为借口,正式介入越南战争,战火烧到我国南大门,就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中央和毛主席在1964年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以应对外敌入侵。

所谓的三线,是根据我国的的地理环境划分的,一线为边疆和沿海,三线为川、黔、滇、陕、甘、宁、青,以及豫西、鄂西、湘西、粤北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二线在一线和三线之间。当时我国的主要工业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而这些地区都处于一线,都在敌人的直炮口之下。三线期间,大批一线的骨干工厂搬迁到三线,在三线地区建立稳固的战略大后方。另外根据中央备战要求,重点省份还将建立自己的小三线,发展常规兵器,可以满足营、连级别的装备,辽宁省的小三线集中在本溪、抚顺的山区。

三线建设示意图

1964年,辽宁省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成立三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小三线建设的具体工作。1964年9月,五机部、辽宁省国防工办决定将东北机器制造厂(724)、哈尔滨龙江电工厂(671)厂将部分生产车间和职工搬迁到本溪成立国营华兴机械厂,生产火炮炮弹引信。根据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要求,厂址确定在本溪下马塘公社柏峪大队(今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街道柏峪村)虎头山脚下,厂名为国营华兴机械厂,军工代号641,通讯地址为本溪第214号信箱。

1964年8月,国营六四一厂破土动工,由于是保密项目,因此厂区周围采取军事管控,进出的运货车辆都被苫布蒙上,数百名援建职工与省建筑公司的工人一道在马塘公社五道沟展开了艰苦创业。六四一的核心车间均建在山洞中,当时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掘洞时采用风钻打眼,雷管爆破的方法,碎石用独轮车和扁担运出洞口,作业的时候非常危险和辛苦,六四一共建有11个大型山洞车间,很多山洞之间有通道相连,山洞的四周用混凝土加固,有完善的通风设备。

山洞施工

六四一厂的生产区和生活区是分开的,厂区建在五道沟,生活区在下马塘北街虎头山脚下,厂区大门(头到岗)往里就是生产区,生产区大门有卫兵值守,没有工作者或介绍信是进不去的。经过近5年的建设,1969年国营六四一厂建成投产,当时工厂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厂为团级单位,生产车间主任为连长,工段长为排长,生产小组长为班长,每天早上,嘹亮的军号声响起,职工们就会起床陆续进厂上班。

厂区大门(头到岗)

办公大楼

生产区车间

70年代,六四一厂飞速发展,拥有很强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生活区建设也在一直进行,鼎盛时期有职工近2000名,加上家属有5000余人生活在厂区。当时厂区建有职工家属楼、单身宿舍楼、招待所、职工食堂、职工医院、职工俱乐部、灯光球场、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小学到高中)、技工学校、厂区内还有小公园,每周工会还会在俱乐部(夏天在灯光球场)播放电影,职工的家在厂里,厂就是职工的家,他们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由于是军工单位,职工的待遇非常好,他们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春天里,虎头山上满山都是映山红,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爬山,采集制作一些植物标本,那段岁月是六四一子弟最美的记忆。

食堂及宿舍

六四一旧址

职工宿舍

1980年,国际局势好转,三线建设结束,根据中央对三线军工企业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转型方针,六四一厂开始探索民品市场,1982年4月12日改制更名为辽宁华兴精密机械厂,生产电度表、汽车配件,1987年2月28日组建辽宁华兴工业公司,并开始筹备走出大山到荆州市城北锦义街建新厂,1995年开始搬迁,1997完成全部搬迁,2003年再次重组改制,成立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

六四一厂整体搬迁后,厂区被移交地方,生产区后来成为民营小厂用作食用菌养殖基地和酒厂,如今厂区大部荒废,那些颇具年代感的建筑依然矗立于深山之中,虽然经过60年的风雨侵蚀,略显破败,但丝毫掩盖不住它曾经的雄伟,依然闪耀着三线的光芒。

0 阅读:0

高明野懂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