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主张“性恶论”与“礼法并治”,强调后天教化对人性改造的作用,代表作《荀子》。
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1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1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13.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14.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5.学不可以已。
16.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1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18.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9.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20.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21.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2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2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26.流言止于知者。
2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2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2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30.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
我是“或有所得”,感谢【关注】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