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
4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政法大学在新疆警察学院培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政法大学依法治疆研究院同步揭牌成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出席活动并为研究院揭牌。
这一活动的背后,有个重要关键词——依法治疆。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其中,依法治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基石,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4年,全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突破2万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随着新疆对外贸易试验区成立,新疆正在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
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增长,都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
新疆坚持把依法治疆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在自治区层面,新疆成立了“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疆委员会”,由马兴瑞担任主任。
这些年来,新疆坚持依法治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取得新成效。
虽有进步,但仍有短板,比如公共法律服务仍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缺乏涉外法治人才等。今年1月,在2024年度自治区专题述法工作会议上,马兴瑞说,“新疆法治建设短板依然突出,我们要正视问题,在新的一年着力改进。”
依法治疆,除了自身发力,也离不开外力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办学70余年,参与了几乎国家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是国家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双方将如何合作?
按照双方协议,新疆和中国政法大学将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全面依法治疆,在咨政平台建设、法治建设、人才交流、对口支援帮扶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上述每个领域,都是依法治疆的重点工作。
比如法治人才。全面依法治疆离不开法治人才的支撑。依法治疆的一个重点,是必须把法治人才培养好,占领高校法治人才培养阵地,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全面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提供人才保证。但新疆的法治人才仍有缺口。2024年,《新疆日报》曾提到,新疆涉外律师、涉外仲裁员、涉外调解员等尚不能满足需要。
新疆和中国政法大学合作的重要依托,就是依法治疆研究院。
此次活动期间,马兴瑞听取研究院建设运行工作介绍,察看了解办公场所、团队建设等情况。
政知君了解到,该研究院汇集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国家安全学、政治学、民族学、区域国别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领域众多学者,将充分发挥校地双方优势,打造集高端智库、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依法治疆咨政服务平台,为法治新疆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依法治疆研究院首任院长是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
时建中,1964年10月出生,河北康保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制定、修改和实施工作,为公平竞争政策制定、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在4月21日的活动中,马兴瑞说,希望中国政法大学“高质量建设好、运行好依法治疆研究院,形成一批务实可行的研究成果,指导新时代法治实践延伸广度、拓展深度,加大对新疆高校的帮扶支援力度,培养一批高素质法治人才,服务推动全面依法治疆不断走深走实”。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明国说,双方将围绕法治新疆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法治研究高地,服务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共同推进法治人才培养,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加强理论成果转化,积极推动法治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校对|李建良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