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人张小勇年仅37岁但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20年20年拼搏初中辍学的他已成为浙江千万级企业的掌舵人回顾来时路,他这样总结“起点比别人低,要后发赶超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张小勇遭遇家庭变故父亲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为了供妹妹读书,初二的他选择了辍学,早早踏入社会出门的日子在那一年的冬天年关将近17岁的少年决定远赴浙江打工挣钱!
107元的火车票30多个小时的跋涉张小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温州的鞋厂里做鞋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月休一天对于17岁的他来说并不轻松辛劳日子里最幸福的就是给家里一周一次去电话的时间“那会儿是电话超市大家排着长队等”张小勇回忆,话费很贵所以每次电话都不敢多说聊聊近况就匆匆挂断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张小勇决定回乡“不适应,也觉得没前途都是重复的体力劳动”回乡后,他到贵阳一家轮胎厂里工作但很快辞职“工作环境都是高温我感觉吃不消”几经辗转,2007年,张小勇得到进入一家专业高端制造企业工作的机会,从事无心磨床生产。此前两份工作都没有坚持下来,这次是技术行业,前景广阔,他暗下决心,要努力工作。张小勇并未食言,白天当学徒,晚上琢磨无心磨床技术,他的技术水平进步飞快,很快由学徒做到了管理。这时,创业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萌生了,“打工赚再多也是打工,只有创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2012年,他和同事一起辞职,在宁波合伙创业,主营无心磨床维修业务,经过两年经营后,他又选择了独立创业,创立浙江勇亿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勇亿公司”)。维修业务的拓宽全凭技术,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这个行业成败的唯一标准。而技术,恰是张小勇的立身之本。他的技术,很快征服了客户,公司也稳步前行。到2021年,勇亿公司产值已经稳定在500余万元,这时张小勇却选择转型,创立品牌,由维修无心磨床变为生产无心磨床:“维修市场的蛋糕太小,创立自己的品牌,生产制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场豪赌,张小勇将资金全部倾斜到产品研发上来,然而转型之路却尤为艰难。“一方面产品研发周期长,一方面恰逢疫情影响,公司停止生产了两个月。”张小勇回忆,那时公司资金链几乎断裂,自己只能从生意伙伴那里借钱周转。2021年底,张小勇苦等的第一台新机器终于产出。但接下来,怎么打开市场成为了难题。新品牌初入市场,几乎无人问津,为了赢得客户,张小勇选择了冒险——让客户先试用机器,再选择是否购买。
他的信心,来源于对设备的自信:“多年的维修业务让我们清楚每一种无心磨床的短板,也明白客户的需求,这些经验让我们在设备开发上做到了更好。”这个冒险的战略,因为产品过硬大获成功。转型生产的第一年,勇亿公司迎来了大订单,有客户一次性订购24台设备,总价值500万元。如今,勇亿的市场正逐步拓展,公司年产值已达到2000余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勇亿公司里,有不少员工来自金沙县清池镇,也正是张小勇的家乡。24岁的赵东林是其中的代表,初来公司时,他对无心磨床一无所知。如今,他已经熟练掌握3个工种的技能:“现在我主要负责装配,月收入有9500元,而且厂里的老师傅们都是毕节人,很亲切。
”为老乡们提供就业岗位,这是独属于张小勇的家乡情怀,“家乡人用着放心,你可以什么都不会,只要踏实,来了现学也可以,我当年也什么都不会。”取得效益的同时,张小勇也积极践行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资助了多位贵州籍学子读书,积极赞助家乡清池贡茶的品牌开发……独立创业十年,公司规模达到千万级但张小勇并未满足“就是平平凡凡地折腾了很多年”谈起创业心得,他说“无心磨床没有心但人有心要始终相信自己”
来源:云上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