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种现有型号的对比,预估下一代航母飞行甲板有2.6万平方米

山湖海 2022-08-26 00:10:55

航母说到底,就是一种可以在海面上高速机动的特殊机场。航母的排水吨位,最高航速和持续航速等指标虽然重要,但本质是都是为另外一个特殊指标进行全程服务的。这个特殊指标就是某种航母飞行甲板的总面积。飞行甲板有效总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航母可以最终搭载多少舰载机,有多大的极限出动和回收舰载机的能力。飞行甲板的总面积大小也决定了采用多少台弹射器,采用什么类型的弹射器,这些也决定了舰载机的最终出动效率。按照一般规律来讲,某型航母的飞机甲板的有效总面积,与其吨位大小是成正比的关系。这个规律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到了当代,却可以在总吨位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特别优化航母的长宽比例,来获得比过去同吨位级别的航母,明显大的多的,

飞行甲板的有效总面积。以当今全球现存的5种主要航母为例,可以相对比较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这5种航母就是福特级、尼米兹级、小鹰级,女王级还有某8万余吨的新平台。其甲板面积的数据大致是清楚的,虽然可能有些偏差,但是基本大差不差。按照有效甲板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福特级为19900平方米,也有说法是20000平方米的整数,这里仍然取值19900平米。某新平台,19600平方米;后期批次的尼米兹级,19000平方米;小鹰级,18600平方米;女王级,16600平方米。从以上甲板总面积的数字可见,甲板有效总面积与航母的排水吨位基本成正比的规律是大致正确的;但是5个型号里面,唯独新平台是一个例外。因为新平台对外公布的排水吨位是“8万余吨”,这个8万余吨的数据;

只能说肯定大于满排6.8万吨的女王级;对比满排在8万吨以上的小鹰级,谁更大些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因为一个“余”字,可大可小的机动范围是很大的。这是对排水量而言。但是既然只公开说是8万余吨,而没有说9万吨级,那么新平台的满载排水量,肯定小于尼米兹级后期批次的9.3万吨级以上;更小于福特级的满排大于10万吨。但是新平台的飞行甲板的有效面积却仅仅比最大的福特级小了300平米,比明显更大的尼米兹级后期批次大出了600平米,比有差不多不多排水量的小鹰级整整大了1000平米,比女王级更是大了3000平米,已经不属于同一个档次的存在!换句话说,新平台以最多第三位的实际排水量。而获得了与第一名差不多的飞行甲板有效操作面积,这在设计上堪称突飞猛进。

那么新平台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主要就是通过优化水下线型,特别是提高绝对型宽来实现全舰更优异的稳定性和更长的横摇周期,最终就是以不到9万吨的实际排水量。实现了传统线型的航母到10万吨级以上才能获得的飞行甲板操作面积。当然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前提条件。加大型宽来获得更大的飞行甲板,女王级其实也是这个思路。女王级算满排只有6.8万吨,一般这个吨位的航母的最大型宽都在37米左右。但是女王级的实际型宽却在39米上下,与早期的8到9万吨的小鹰级和企业级不相上下。因此女王级的最终甲板面积达到了16600平米。如果按照传统的长宽比,那么6万吨级航母的飞行甲板很难超过15000这个数字。女王级如此操作,代价就是其航速几乎是全球主要航母中最低的一个;

这与其型宽设计得太大,动力不足都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新平台也有航速不足的问题吗?现在看来新平台的极限航速在3X以上,仍然是全球航母中一等一的存在,因此只能反推其常规蒸汽动力的推进功率足够在28万轴马力的级别;也就是绝不亚于早年的小鹰级。明显大于核动力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的26万轴马力的现有标准。常规燃油锅炉的能力未必小于核动力,这个问题也已经谈到过多次了。因为常规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的温度与内压都大于核动力包产生的饱和蒸汽。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新平台之后的超级平台采用30万轴马力的动力体系,那么足够让其飞行甲板的有效面积再增加3成,也就是达到2.6万平米的标准,可以多停放和操作20架以上的主力舰载机。绝对是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