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4木柄式手榴弹:进攻型远距离杀伤手榴弹,深受二战德兵喜欢!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2025-04-26 14:12:33

一提起二战德国士兵,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这么一个经典形象,头上戴着一个M35钢盔、手上持着一柄MG-34弹链式供弹式机枪,身上穿着标准的绿灰色野战服,肩膀上则挂着一大串机枪子弹。

而且,他们的腰间,通常还会插着一柄M24木柄式手榴弹。

然而,如果大家去注意一下盟军士兵的一些照片,就不难发现他们的腰间并没有插着木柄式手榴弹,而是别着一些卵形手榴弹。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士兵喜欢用这种木柄式的手榴弹,而盟军的士兵则喜欢这种卵形手榴弹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阵营的双方在手榴弹上,出现了如此天差地别的选择呢?

M24木柄式手榴弹在二战时期,深受二战德国士兵的喜欢。

由于这种手榴弹拥有一个木制手柄来作为力臂,可以方便士兵投掷得更远。同样的,也受益于其木柄式的构造,导致这种手榴弹在投掷后,其木柄在和地面接触时会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让其不容易发生滚动。

甚至有时候投掷出去的手榴弹其木柄会直接插入地面。

这样就使得,这种木柄式手榴弹在投掷的时候,能够更加精准地命中目标。

而且M24木柄式手榴弹战斗部重 170 克,装药类型为 TNT,全弹质量 610 克,相比一些普通手榴弹,其装药量处于中上水平,爆炸时能产生较大的冲击波和杀伤力。

实战中,M24 手榴弹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破片,这些破片速度极快、杀伤力强,有效杀伤半径约7至10米,可对暴露的敌军人员造成严重伤害,比如击中人体后能造成贯穿伤等。

虽如此,但木柄式手榴弹主要依靠高爆炸药所产生的冲击波来杀伤敌人,装药量相对较大,在狭窄空间内使用的话,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非常适合用于城市作战或者室内作战。

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多个M24手榴弹同弹头与一个完好的木柄手榴弹捆在一起组成集束手榴弹,其爆炸威力则相当惊人,可以作为反坦克手榴弹来使用,对盟军坦克等装甲目标造成较大的损伤。

投掷距离远、投掷精准度高、再加上杀伤力强,这几点特性结合在一起,很明显就注定M24式是一种进攻型的手榴弹。

而相比之下,盟军士兵普遍更加喜欢一种卵形手榴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比较适合士兵隐蔽携行。

卵形手榴弹惯常被视为是一种防御型的手榴弹,主要以破片杀伤。

在爆炸的时候,弹片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杀伤范围比较大,在空旷地带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固定的防御阵地中,士兵们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的掩体后面。故而当卵形手榴弹被投掷出去后,根本就不用担心破片对自身的威胁。

同时,进攻方又往往会处于一个较为空旷的地带,这可以使得卵形手榴弹发挥出更大的威力来。

而相反,防守方由于处在狭窄的掩体后面,会更加方便木柄式手榴弹的冲击波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这也是为什么卵形手榴弹被称作是防御型手榴弹,而木柄式手榴弹被称作是进攻型。

而二战前中期,德军基本处于进攻方,所以更加青睐于使用木柄式手榴弹,而盟军处于防守方,更加倾向于使用卵形手榴弹。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