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安徽省的GDP为33702.9亿元,再次进入全国前十,省内下辖的合肥、芜湖、滁州和阜阳进入全国百强市。
在最新的城市规模中,安徽省拥有3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和13个小城市。作为省会的合肥市是没有任何意外的入围。在代表城市规模的城区人口上,合肥市378万,为I型大城市标准。虽然在省内是高居第一,但并没有入围特大城市,与合肥同级别的长沙、郑州、济南等皆是特大城市。除了合肥之外,芜湖和淮南也是大城市,最让人意外的就是淮南。
淮南,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中游地区,面积553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也仅有304万。这几年淮南市凭借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实现高速发展,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共实现1169.2亿元的GDP总量,说实话,在安徽的站位并不高,仅仅位于第12,很难想象其可以入选大城市行列。或许与其行政区划有关,共下辖5个市辖区,让其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以上。
9个中等城市中,全部都是地级市,并没有县级市,也反映了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像东南沿海五省的县级市中,不少县级市都是中等城市,部分还是大城市。就城区人口来看,马鞍山的城区人口在中等城市中最多,一共86万,最少的铜陵,仅有57万。
在13个小城市,还有几个地级市,像池州、黄山等,这两个地级市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其中,黄山市在今年前三季度的GDP仅仅701.5亿元,处于省内垫底,池州则比黄山略高。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滁州也是小城市,城区人口仅仅45万,要知道,目前滁州可是稳居省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