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队伍里面不可能只有一个司令员,光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获得胜利的,于是在他们的身边就会出现副手,这些人往往是司令员的心腹,他们也有着非凡的能力。今天要说的就是彭德怀元帅身边的几大副将,分别是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
他们在抗美援朝时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这样具有非凡能力的人,领导人都十分的重视,那么他们回国之后都在什么样的职位上任职呢?一、邓华将军邓华将军1910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所以他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到15岁的时候,邓华已经在接受新的思想,他和一众热血青年一样,加入了爱国学生运动。随后带着新思想的邓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个时候的他才17岁。进入组织之后的邓华成长的速度非常快,18岁的时候就跟着朱德、陈毅两位元帅一起参加了湘南起义,在上井冈山的时候,他已经是朱德元帅手下的人了。不管是反围剿还是长征,他都参与其中,可以说是队伍里的老人了。
抗日时期,邓华还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后来还在五台山根据地与其领导人创立了冀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一众人在战争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邓华跟着林彪和罗荣桓一起南下。朝鲜战争之中,邓华还指挥了南岛战役,那时的他40岁。在党中央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时候,邓华也进入其中,后来就跟在彭德怀元帅身边,成为了第一批入朝的将军。朝鲜战场局势阴晴不定,邓华运用各种战术在战争之中,带领队伍走向胜利。他还作为中方与美方停战谈判的代表与美国进行谈判。
1952年,彭德怀和陈赓两个人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在朝鲜战斗,只能回国疗养。而邓华就成了志愿军的顶梁柱,队伍虽然没有了彭德怀元帅的指导,但是在邓华的指导下,也是战无不胜的存在。不管是上甘岭战役还是金城战役,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直接将美军逼到只能谈判的地步,最终让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取得战争胜利后的邓华回到了祖国,又回归到了本职工作,成为了东北战区的第一副司令员,由于邓华其战功卓著,他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有一天居然会离开他自己待了半辈子的部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彭德怀遭受了很大的批判,邓华也因受牵连被迫离开了军队,去到了四川出任副省长。在做副省长期间,邓华依然尽心尽力为人民,将半辈子打仗的功力用在了农业建设上。
邓华的身体在压力之下也出现了问题,但是他心系岗位,心系人民,很快地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邓华再一次回到部队的时候,已经是1976年了,距离他离开部队已经过去了整整18年 。回到部队之后他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以及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二、洪学智将军第二位将军洪学智出生在1913年,他的家境贫寒,念了小学以后就出去打工,担负起照顾家人的重担了。尽管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15岁的洪学智跟随着革命浪潮,毅然决然地成为了革命者,16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游击队的小队长了,后来跟随红军上了井冈山。
反围剿、长征都有他的身影。抗日时期他参与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的洪学智也已经小有成就,成为了新四军第三师的副师长。直到海南岛一战之后,洪学智成为了邓华的副手。这期间的事迹和邓华一般无二,要知道他比邓华还有小3岁。抗美时期的洪学智参加志愿军,是其中的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志愿军地处朝鲜,后备资源不足,在朝鲜的生活条件是极为严苛的。洪学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尽力地保障物资的供应,在战争之中有着不小的贡献。作为志愿军强大的后勤,在战争需要的时候,他们马不停蹄地建设百千米长的公路,还替志愿军建设了汽车遮蔽所,让志愿军的道路走的更加顺畅。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洪学智回到了祖国,他在后勤担任司令员时的优秀表现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于是回国之后,洪学智就成为了总后勤部副部长。他创立了十分有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让我军后勤系统更加的健全。这样一套体系不只是在全军内部得到了使用,在解放西藏的时候也被运用其中。后来也是受到了彭老总被批判的牵连,离开了自己待了半辈子的部队,去到了吉林省进行农业工作。到后来的1966年,洪学智也被批判,在1970年去到了农场改造。洪学智再次回到建设农业重工业发展之路的时候已经是1974年了,他成为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后来洪学智又重新回到了部队。
洪学智不管是在吉林做后勤,还是在新的岗位上,都一直积极地奉献自己,为建设发展作出贡献。1980年洪学智重新回到了总后勤部部长的位置上,继续为我军的后勤现代化建设发展做贡献。他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后来还被选为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党组副书记,三年之后连任。三、韩先楚将军第三位将军是韩先楚,他和洪学智的年纪一样,家庭出身也不尽相同。小的时候韩先楚什么都干过,不管是学徒还是放牛羊的小工。黄麻起义期间,韩先楚跟随着当时的领导人,投身到了革命当中。
在加入红军的时候,韩先楚已经20岁了,那个时候的他还是游击队独立团团长。接下来的事情就和洪学智与邓华一样。抗战时期他还和邓华在一支队伍里面。之后韩先楚跟着徐向前一起去了冀南地区,开辟暨南抗日根据地,后来还参与创建了东北根据地。新中国成立之夕,他成为了湖南军区的副司令员,同时也参加了海南岛的解放战争,接着就是加入志愿军,前往朝鲜。他在战场上就是前排的位置,每次战争,他总是在前线亲自指挥。入朝之后战争一触即发。韩先楚顶着压力直奔40军军部,进行作战指挥,旗开得胜,直接灭掉了南朝鲜的第六师主力。之后的战役,韩先楚都积极冲锋在前,带领的队伍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回国以后,韩先楚成为了中南军区的参谋长,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接着从1962年到1973年,韩先楚一直在福建驻守,他延续了之前的风姿,指挥着我军歼灭了国民军一波又一波的骚扰小队。韩先楚并没有受到彭德怀的波及,反而是在1973年军区对调的时候,从福建到了兰州,在兰州他依然担负着守护的工作。1983年,韩先楚也被选为了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四、宋时轮将军宋时轮将军虽然是农村出身,但是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读完了县立高中。16岁的宋时轮进入了吴佩孚的教导团,以此为契机开始当兵之路,后来还考入了黄埔军校。
后来宋时轮因为共产党的身份被国民党发现后下了监狱,从监狱出来之后,宋时轮就参加了湖南一带的游击队后进入了红军。抗日时期,宋时轮是跟在贺龙身边做事的,最后去往河南,山东。抗战结束后,宋时轮还成为了与国民党谈判的一员,期间险遭暗杀。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参与了各种各样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莱芜战役。上海解放之后,宋时轮就成为了松沪警备区司令员。后来才加入了朝鲜战争,他比先前的三位将军都要晚一个月到达。宋时轮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在进入朝鲜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研究美军,他知道如果我军想要胜利的话,就必须以出奇来制胜,因为对方的海军和空军都要更强一些。总之在宋时轮所制订的计划之中,我军就是以奇袭的状态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狠狠地重创了美军陆战一师。
回到国家之后,宋时轮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院校长兼政治委员,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之后又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在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是中国军事百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1984年的时候又成为了中央军委战史、军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五、陈赓将军第五位将军是陈赓,陈赓出生在一个将军世家,他的祖父就是湘军的将领,小的时候陈赓就受到了祖父的影响,长大之后直接选择了参军。只是刚开始陈赓去到的部队发现,这里的部队与他所想不同,只能离开成为了一名铁路职员。在接受到新思想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赓才重拾参军之心,后来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陈赓在22岁的时候参与了蒋介石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深受蒋介石的青睐。
陈赓还前往苏联学习,回国之后负责中共五大的安保工作。后来陈赓参与了南昌起义,成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陈赓在抗战时期随着徐向前作战。解放战争的时候,陈赓一直在山西一带,还参与了淮海战役,朝鲜战争爆发跟随是志愿军进入了朝鲜,他是五位将军中最后一位进入朝鲜的。陈赓在作战之中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最为著名的是坑道防御体系。后来陈赓因为战争留下的病痛无法继续作战,回国治病。
战争结束之后,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同时他也是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之后陈赓还成为了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不仅如此,也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还参加了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只是,他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最后的他只剩下了学院院长以及书记的职位,后续在上海进行治疗。
这五位副司令员跟着我党的成长而成长,跟着我党的发展而发展,他们为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立下的汗马功劳。不管他们之后是什么样的职务,他们都是人民心中有血有肉的将军、战士,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与世长存。
杨勇怎么没上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