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地名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日前,由武侯区民政局联合玉林街道举办的地名文化“五进”活动在玉林开展。活动现场以“ 换一种方式读懂地名故事——我在玉林city walk”为主题,带领大家不仅体验了玉林的美食,也传播了该地区的地名文化故事,吸引了众多地名爱好者与热心市民的积极参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78614f3838724c984a939284090424.png)
此次活动从省体育馆出发,途经玉林三巷、玉林四巷,最后到达元通欣苑。每到一处都由玉林推荐官为大家讲解这里的前世今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97593a4511fce4e92688e7c2a29d6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1e8dd524d5bb8cb69b11f2ce876be4.png)
在省体育馆,推荐官手上的一张老照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是一张跳伞塔的照片。据介绍,在一环路和人民南路交汇处,省体育馆旁边,80年代的时候,这座塔就在这里。以前这个地方,叫跳伞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4842321fc4a3e67cb9511b75b79872.png)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满足市民更广泛的运动需求,跳伞塔就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庞大的四川省体育馆。
在玉林三巷,大家city walk了成都首个历时半年的音乐季——2024玉林路民谣音乐季,来自五湖四海100多位民谣歌手,1200多首曲子就在这里与成都本土的音乐交相唱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f86c7fcce272282daa4ca0852dbc85.png)
玉林三巷,从巷头到巷尾,短短100多米的巷子里,绘画了20多首随处可见的民谣歌词,让人不禁一路走,一路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f55122ae967e8bcb15dfbb64e28f60.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621724b7ec543d92c9a17010b98e9a.png)
第三站大家来到玉林四巷,老街区焕发新活力,特色生活街区“爱转角”就打造于此。
在街区打造以前,这里是一排排灰色的墙,看起来冷冷清清的,围着老院落,也没有多少生机。而全新打造的街区,敞亮了很多,满街的粉色很有‘童话’的感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42f4d57bf07e79af67694566e1d0dd.png)
在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中,“爱转角”实现了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做到街巷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漫步街区,特色餐饮、咖啡馆、艺术休闲空间;书店、美学生活、创意生活集合店,更多文化业态植入到这里,悄然提升着玉林“爱转角”文创街区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消费者驻足逗留,感受“玉林味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aa57aed38814ec64b7f6bd2ab1f1be.png)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元通欣苑小区,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旧,4栋4层楼居民房两侧,曾经都是居民堆放杂物的地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972b6818947572b2768d45565dcd61.png)
经过近两年拆除违建、更新改造和系统治理,这里先后引入独立咖啡馆、手工艺店、理发店等36家青年文创小店,成为全国首个大体量青年文创小店进驻的老旧院落,是许多年轻人拍照打卡、逛吃、感受老小区里的新潮流魅力、体会成都的烟火气和年轻活力的不二之选。元通欣苑被广大网友誉为“成都玉林后花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8c0d4fb7dda32e22feb0cf7377292d.png)
通过这次活动,地名文化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让居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保护地名文化的重要性,争做地名文化保护的践行者,守护好地名文化历史根脉。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