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经常陷入这样的困惑:为何真心付出,收获的却是满心伤痕?
为何对他人寄予厚望,最终却失望透顶?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伤害我们的并非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别人不切实际的期待。
真心错付:创业路上的友情破碎
我曾有个朋友,与相识多年的闺蜜合伙创业。
起初,两人信誓旦旦,要携手闯出一片天地。
朋友毫无保留地投入资金、精力,她满心期待着闺蜜能与她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创业途中的风风雨雨。
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闺蜜做事开始敷衍,面对困难时常选择逃避,甚至在利益分配上也开始斤斤计较。
朋友感到无比痛苦,曾经亲密无间的友情在利益和困难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她哭诉着闺蜜的背叛,可冷静下来后才发现,真正让她受伤的,是自己对闺蜜过高的期待。
她期待闺蜜能如自己一般全力以赴,期待这份友情能在商海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可却忘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生活中无处不在期待陷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心愿,这本无可厚非。
可有些父母将自己未竟的梦想一股脑儿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制定严苛的成长路线。
他们期待孩子门门功课优异,才艺样样精通,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天赋。
于是,孩子在重压下喘不过气,亲子关系也变得剑拔弩张。
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父母的期待,争吵、冷战便接踵而至,曾经亲密无间的亲情被深深刺痛。
我们期待父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梦想,在自己追求艺术道路时给予支持,可他们却总是用“稳定”“现实”来劝说;
我们期待伴侣能时刻洞察自己的心思,在自己疲惫时送上温暖的拥抱和贴心的关怀,可他们也有自己的压力和烦恼,无法时刻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
我们期待朋友在自己落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困境,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期待背后的真相:我们都在自欺欺人
当这些期待落空时,愤怒、失望、痛苦等负面情绪便如潮水般将我们淹没。我们抱怨他人的冷漠、自私,却未曾意识到,是我们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寄托在了别人身上。我们给他人戴上了完美的面具,一旦他们卸下伪装,展现出真实的一面,我们就难以接受。
从期待中解脱:学会自我负责
正如尼采所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对待他人的期待,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把期待拔到过高的山顶,也不将其贬到过低的山脚,以一种平和、理性的心态去看待他人,才能收获内心的安宁。
当我们选择对他人抱有期待,就必须接受期待落空的风险。
期待就像一把双刃剑,它能在实现时带来巨大的喜悦,却也会在破灭时划下深深的伤痕。
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他人,用理想的标准去要求身边的人,一旦他人偏离我们预设的轨道,便觉得遭受了背叛。
殊不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事方式。
放下对别人的期待,并非是对生活失去热情,也不是变得冷漠无情,而是学会自我负责,将幸福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我们不再依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期待时,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好并非源于他人的给予,而是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成长。
我们可以在孤独中修炼自己,在挫折中磨砺意志,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不被他人的行为左右,不被期待的落空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