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老大”对中国做出保证后,不到24小时,王毅与乌外长会面

凭海观岛 2025-02-18 09:36:41

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面。作为北约集团的“老大”,吕特向中国做出一个保证,称“北约作为区域性防御组织,无意也不会向亚洲拓展。”

就在吕特做出保证的第二天,王毅外长同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展开会晤。瑟比加希望我国就俄乌冲突等事件发挥大国影响力,并着重提到,中国近年来一直是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吕特的算盘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吕特的表态似乎在缓和北约集团与我国之间的关系。但稍加判断人们不难看到,吕特的这一承诺,更多是迫于美国政策转向的权宜之计。

此前,北约在拜登政府时期曾积极推动所谓的“印太战略”,试图通过与日韩等国的合作扩大在亚太的存在。然而,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北约的战略重心被迫调整。

特朗普政府不仅要求欧洲盟友大幅增加军费,目标是从GDP的2%提升至5%,还绕过欧洲直接与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展开谈判,导致北约内部出现信任危机。

吕特此时对华示好,实则是为缓解北约的尴尬处境。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已明确将欧洲视为“需要自我买单”的伙伴,而非平等的盟友;另一方面,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斡旋能力,被北约视为争取谈判主动权的关键筹码。

对于北约集团的表态,王毅外长在会谈中强调,中国始终是“和平的力量”,并呼吁北约“秉持理性务实态度”,坚持区域性防御组织的定位。

这一表态不仅是对北约扩张野心的直接回应,更是对欧洲安全框架的明确定位。王毅特别提到“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被一些西方人士解读为,“中国希望推动一个不依赖美国主导、更符合多极化趋势的欧洲安全体系。”

中乌外长会面

就在北约秘书长做出保证的第二天,乌克兰外长瑟比加主动约见王毅,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上面临着不小的困境。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迅速升温。2月14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商定“俄乌停火谈判”,但欧洲和乌克兰均被排除在外。

更令乌方寒心的是,美方特使基思·凯洛格公开表示,“欧洲不会直接参与谈判”,而特朗普政府甚至提出要求乌克兰交出50%矿产资源的协议,遭到泽连斯基婉拒。

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在会谈中直言:“乌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将继续全力保护中国机构和公民安全。”这一表态被解读为,乌克兰试图通过强化对华关系,对冲被美国“抛弃”的风险。

可以看到,从北约的保证到乌克兰的“求助”,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两场会晤,揭示了一个清晰趋势。

在美欧分歧加剧、俄乌冲突僵持的背景下,我国正从“旁观者”,转变为“关键斡旋者”。随着美国继续推行孤立主义,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大幅变化。

0 阅读:1

凭海观岛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