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旅游市场的低价团乱象频繁引发社会关注,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行体验。这样的旅游团被网友戏称为“购物团”,游客不购物会被导游骂,就是购物少了也会被导游骂。
例如,近日海南海口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母亲执意要参加一个只需40元便可游桂林4天3夜还包吃包住的老年旅游团,自己劝诫反被说“不正常”。
7月16日,桂林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地接社桂林美好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涉嫌组织不合理低价游,地接社导游李某、黄某涉嫌向旅游者虚假宣传兜售物品,已立案调查,将依法严肃处理。同时,通报中提到涉事组团社为海南佰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7月17日,海南省旅游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通报调查结果显示,海南佰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已被吊销旅行社业务许可证,涉嫌非法擅自从事旅行社业务,后续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立案查处,从严从快处罚。
又如,7月初来自重庆的东先生报名参加了“湖北恩施5天4晚跟团游”,4个大人2个小孩只需3560元(不含往返费用,食宿、门票等全包)。因价格过低,东先生担心有问题,询问销售原因,对方答复是湖北当地政府补贴,只需去一个购物超市,待够时间就行,不会强制购物。然而,到达恩施的第一天,东先生就被要求签订旅游协议并购买每人300元的旅游意外险,以及每人280元的景区“必消项目”;第二天,又被要求交纳465元的“二消项目”(非景区必消);之后的三天,他们被带去购买朱砂、玉石、玉佩、茶叶、银饰等,花费数千元。
再如,四川的黄女士花19.9元报名参加了“龙门四溪沟清凉一日游”。该团信息显示含早餐午餐,全程有两个购物店,65岁以下需补门票20元,有湖泊、峡谷、溪沟、天然溶洞,全程正规旅游大巴。启程当天上午,黄女士和其他游客就被带去两家购物店,其中一家购物店的销售人员以购买电器返还现金的方式诱导他们购物。黄女士先后三次购买厨具,分别花费500元、1500元和2500元,第三次购买时对方不再返还现金,而这些厨具的实际价格远低于购买价。发现被骗后黄女士与销售人员协商无果,最终选择报警,才得以让购物店返还2500元。
正值暑期,多地迎来旅游高峰期,不合理低价游乱象也随之而来。有不少网友评论称自己参加低价游时被强制购物:有人报了“280元琼海到三亚”的旅游团,最后买了2万元鱼油;有人参加“50元旅游团”,花1万多元买了一床蚕丝被;还有人吐槽“低价游成了购物游、低质游”……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2024年“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显示,盘点过去一年的典型消费舆情事件,28.5%的受访者最为关注“低价旅游团暗存强制购物问题”。
低价游之所以成了“购物游”“低质游”,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旅行社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惜以超低团费吸引游客,然后通过强制购物等手段获取回扣来弥补成本和盈利。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一些游客,尤其是老年游客,容易被低价所诱惑,缺乏对旅游产品的理性判断和风险防范意识,可能没有充分了解旅游合同的条款,导致在旅途中陷入被动。此外,监管力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尽管相关部门多次整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旅游市场的复杂性和跨地域特点,监管存在一定难度,难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有效监督。
要杜绝这种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旅游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旅行社的日常监管,严格审查旅游产品的价格和行程安排,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游客的诉求,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旅行社应加强自律,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摒弃不正当竞争手段,设计合理、透明的旅游产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此外,还应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游客普及旅游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让他们理性选择旅游产品。
对于老年游客,子女也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老人选择旅游产品时,给予充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避开低价陷阱。同时,社会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关注,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正规、安全、舒适的旅游活动。
只有监管部门、旅行社、游客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杜绝低价旅游团乱象,让旅游市场回归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美好的回忆,而不是噩梦的开始。
为什么低价旅游,报名时不签定旅游合同。有利于割韭菜吗?
旅游乱像何时休
没钱不要去,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都是一群贪小便宜的罢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