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政府突然大幅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金,孟加拉国与多国一样措手不及。尽管官方尚未公布受资金冻结影响的失业人数,但发展领域预估约3万至4万工作岗位岌岌可危,这对本已承压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外交渠道消息,USAID每年向孟加拉国提供3亿至4亿美元援助,涵盖公共卫生、营养改善、农业创新、民生保障、劳工权益、反人口贩运及民主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资金助力孟加拉国在孕产妇保健、气候韧性建设及农村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然而自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后,美国政府迅速冻结了除罗兴亚难民紧急粮援外的大部分对孟援助项目。此举不仅导致数千名发展工作者失业,更使多个攸关民生的发展项目陷入存续危机。
当前面临困境的诸多项目不仅惠及特定群体,更对全社会福祉至关重要。政府亟需进行全面评估,甄别优先项目并探索可持续方案:或通过财政拨款重点支持关键领域,或寻求与国际组织合作,亦或争取其他捐助方接续资助。非政府组织则需提升运营效率,压缩行政开支,开拓多元筹资渠道。在确保服务质量前提下,可探索与私营部门、慈善机构及公私合营模式联动,逐步降低对外部援助的依赖。
值得关注的是,受冲击项目多服务于社会最脆弱群体——从基础免疫接种、基本药物供给、可负担节育措施,到贫困人口创收培训,其停滞将产生深远影响。部分聚焦劳工权益保障的项目因资金断流恐遭搁置,使劳动者更易陷入剥削困境。在非正规就业占比高、劳工保护薄弱的孟加拉国,这种倒退尤为危险。
此次美援冻结虽带来严峻挑战,却也凸显构建自主发展模式的紧迫性。唯有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私营部门形成合力,方能确保关键民生项目持续守护最需帮助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