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过期油精炼冒充新油将无处遁形

七号草堂 2025-04-18 21:45:32

你家的食用油真的安全吗?当你在超市货架前挑选花生油、橄榄油时,是否想过那些色泽透亮的液体,可能是过期油经过化学处理的"翻新产品"?4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一纸公告揭开行业遮羞布——全国范围内将开展为期8个月的食用油专项整治,直指过期油精炼、虚假标注等四大乱象。

过期油"改头换面"成行业潜规则

在广东某油脂加工厂暗访视频中,发黄变质的回收油经过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后,竟重新灌装成贴着"新鲜压榨"标签的新品。这正是此次整治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之一。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通过添加活性白土和化学溶剂,能将酸败指标不合格的油品"洗白",这种工艺成本不足正规生产的1/3。

更触目惊心的是,这些翻新油多流向农村集市、小型餐饮店,甚至通过电商平台以"特价促销"形式销售。2023年某地查处的案件中,就有黑心商家用30元/桶的过期大豆油冒充180元/桶的进口橄榄油。

调和油比例造假成重灾区

在超市货架上,标注"橄榄调和油"的产品往往只在配料表最末位添加2%橄榄油,却用超大字体突出"橄榄"字样。此次整治特别强调,要求企业必须如实标注成分比例,转基因食用油也需显著标识。

某品牌曾被检测出标注"含50%山茶油"的调和油,实际含量不足5%。这种偷换概念的行为,使得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只是普通菜籽油。市场监管部门将采用"倒查生产线投料记录"的新手段,让虚假标注无所遁形。

直播带货成劣质油新温床

"家人们看好了!这款土榨花生油绝对零添加!"在某直播平台,主播边展示浑浊的油品边鼓吹"古法工艺"。实际上,这类未经过精炼的毛油可能含有超标的黄曲霉素。专项整治将重点核查网红带货产品的生产资质,建立"线上销售-线下溯源"的穿透式监管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家用"非转基因""物理压榨"等标签误导消费者。专家指出,浸出工艺本就是国际通行的安全制法,刻意标榜"压榨"反而暴露了营销噱头。

每滴安全油都是民生底线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从来都是不能触碰的红线。这次专项整治的雷霆手段——该吊销的绝不手软、该曝光的绝不遮掩,彰显了守护"油瓶子"安全的决心。

当我们拧开油瓶时,闻到的应该是粮食的醇香,而不是资本的血腥味。如果你发现可疑线索,请立即拨打12315举报。毕竟,食品安全没有旁观者,每个人的监督都是对黑心商家的最有力震慑。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