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秋天,对于许世友一家来说,是悲伤且难熬的。许世友的父亲因患肺痨不幸离世,家中三个儿子在母亲的艰难支撑下,辍学回家,开始共同分担生活的重担。兄弟三人在家帮助母亲租耕田地,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总归有口饭吃。
许世友
许世友18岁的时候,一天,一个名叫刘巧姑的中年妇女走进了许家。她是来说亲的。许母听到这个消息后,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经过一番交谈,许母得知了朱锡明的情况。这是一个美丽、贤惠、勤劳的姑娘,不仅外貌出众,而且心灵手巧,会做各种家务活。许母心中不禁感叹,这样的姑娘若是能与自己的儿子结为连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经过媒人的牵线搭桥,许世友与朱锡明的婚事终于定下。从那一刻起,两人的命运便紧紧相连。
朱锡明为即将成婚的许世友做新鞋,做好后,找了一根红线把自己的鞋和许世友的鞋绑在了一起,完事后放在一个铜盆里,托媒人送到了许世友家。
许世友接过铜盆时,感受到了新娘子的心意,由衷地赞叹她的心眼真精!这是要跟我过一辈子啊!
许世友
1924年的春天,许家洼响起了欢庆的鞭炮声和唢呐声。在众人簇拥中,一顶大红花轿被抬进了许家。当两位新人拜堂行礼后,许世友牵着朱锡明的手踏入了洞房。
婚后的朱锡明展现出了她勤劳能干的一面。她不仅包揽了大部分家务,还主动承担了一大家子的做饭活计。她的孝顺和体贴赢得了全家人和周围乡亲的广泛好评。而许世友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顾自己,而是开始主动帮助妻子做一些家务事。他们的生活虽然平凡而朴素,却充满了爱和温暖。
只是,这样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1925年10月,在王树声的引导下,许世友在家乡参加了革命。1932年8月,离家多年的他终于在一次转战途中路过了家乡。此时,许世友已经是红十二师三十四团的团长了。回到家以后,许世友与妻子朱锡明一夜没合眼,二人有说不完的话,一直聊到了天明。
第二天一早,许世友又要走了。夫妻分别时依依不舍,当时的朱锡明还不知道,这次分别,她便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丈夫了。
许世友
转眼到了1949年。全国解放后,许世友因工作繁忙无法回老家看望母亲,于是便托人到新县老家接来母亲,让她在济南安度晚年。
许世友思母之情的背后,还隐藏着对结发妻子的深深挂念。他向母亲问起朱锡明的近况,母亲告诉他,她让朱锡明改嫁了,让许世友不要怪她。
原来,许世友走后,白色恐怖笼罩着许家洼,朱锡明整日带着儿子东躲西藏,但还是被敌人找到了。面对敌人的恫吓,许母心疼儿媳,就主动劝她改嫁。朱锡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为了能顺利把儿子养大,她还是听从了母亲的话,离开了许家,改嫁给了村里的一个老实人。
其实许母当时的做法是对的,战争年代,不能要求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守在家里……她自己也是青年丧夫,知道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过得有多难,所以才竭力劝说儿媳改嫁,她是真心为朱锡明着想的。
许世友从母亲口中得知发妻过得还行后,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娘,你做得对!这不能怪你,她嫁了,也不能怪她。”许世友说。
许世友母亲
其实朱锡明改嫁后,生活并不容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她的后夫也先她离世了。朱锡明婚后没有再育,一个妇道人家独自生活是何等的艰难。而当她得知许世友并未在战争中“光荣”,反而组建了新的家庭时,她既感到高兴又有些惆怅。她时常向人讲述与许世友共同生活的日子,那些点点滴滴的记忆中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许世友和朱锡明的爱情虽未终成眷属,但他们的感情却让人感到真挚而深沉。朱锡明对许世友的思念与牵挂,以及许世友对结发妻子的挂念与宽容,都让人为之动容。
据说,朱锡明临终前,唯一的要求就是将自己葬在许家的祖坟里。而许母也念及她的贤惠孝顺,嘱咐孙子许光在朱锡明去世后将其安葬在许家坟山。
1965年11月,朱锡明因病去世,许光遵照奶奶的嘱托,将生母的遗体运回许家坟山安葬,并竖碑铭志,以作永久的怀念。这种祖孙三代的情深义重,更是让人感到悠悠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