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第三代逸动杀入5万级市场对抗新势力长安有绝招

Big Car show 2025-04-08 22:26:08

卷价格,往往卷不出好的产品,但是长安汽车偏偏不信这个邪。一季度销量突破70万辆的长安汽车,在2025年开局便发起“价值战”攻势。

4月8日,长安逸动&CS55PLUS&UNI-V三车焕新价格及权益发布,正式推出2025款第三代逸动,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500Bar尊贵型、500Bar旗舰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8.79万元至9.69万元,叠加现金优惠及补贴后仅需5.39万元起,直击5万级家轿市场,而且它更以“一箱油跑1001公里”的实测成绩刷新行业认知。让高性价比和高价值体验相互叠加,这既是对长安自身战略的深化,更可能成为撬动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关键支点。

价格下探背后:技术降维与成本控制的“组合拳”

长安逸动此次将价格压至5万区间,绝非简单降价促销。其核心底气源于新蓝鲸500Bar超高压直喷发动机的量产应用。这款发动机通过将燃油雾化颗粒直径缩小至6.3微米(相当于发丝1/20),实现燃烧效率质的飞跃,配合蓝鲸7速双离合变速箱96%的综合传动效率,最终达成百公里5.05L的超低油耗。这意味着,长安在动力总成上的技术突破,直接降低了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用车成本——每公里油费不足0.5元,甚至低于部分新能源车型。

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让长安敢于在定价上“激进”。叠加18000元现金优惠、置换补贴等政策,逸动的终端价格较指导价降幅近40%,但并未牺牲利润空间。这背后是长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支撑:蓝鲸动力平台已搭载超300万辆车型,规模效应摊薄了技术研发成本。这种“技术降维+规模效应”的模式,正在改写“低价等于低质”的市场规则。

行业冲击:重新定义“国民家轿”价值标杆

第三代逸动的定价策略,实质上是将合资品牌长期把持的10万级家轿市场,直接拉入5万级战场。此前,这一区间多为配置简陋的入门车型,而逸动却以智能座舱(13.2英寸双大屏、全场景交互系统)、540°全景影像、方舟笼式车身等越级配置,树立了“高配低价”新标杆。

此举可能引发双重连锁反应,首先是倒逼行业技术升级,当5万级车型都能实现500Bar高压直喷、L2级智驾时,合资品牌赖以生存的“技术代差”优势将加速消解;其次,有望挤压新能源市场空间:逸动实测续航与混动车型接近,但购置成本更低,甚至会抢占比亚迪海豚、海鸥这类小型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可能延缓部分消费者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尤其在充电基础设施欠完善的三四线城市。

长安的野望:用“技术普惠”抢占基盘市场

对长安而言,逸动的低价策略并非短期冲量,而是对基盘用户的战略性收割。中国仍有超6成家庭首购预算在10万元以内,这部分用户对油耗、空间、可靠性极度敏感。逸动以180万用户口碑为背书,用“超省油+大空间+高安全”精准切中痛点,既能巩固长安在燃油车市场的领导地位,也为后续新能源转型储备用户基础。

更深层的意图在于,通过技术下放构建品牌忠诚度。当用户以5万元享受到越级体验,其复购时更易向UNI序列或深蓝等高端品牌迁移。这种“金字塔式”用户培育模式,正是长安对抗新势力“流量打法”的护城河。

结语:

第三代逸动的低价入市,表面是价格战,实则是技术战与体系战。当中国车企能用全球领先的技术实现“油比电省”,用智能配置重新定义性价比时,行业的竞争规则已被改写。长安此举或将加速燃油车的价值回归,甚至为整个传统汽车行业开辟一条“技术反攻”的新路径。而对于消费者而言,5万级市场从此不再只是“够用就好”,而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全面满足——这或许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的进步。

4 阅读:1802
评论列表
  • 2025-04-09 14:23

    长安车的价格,跟4儿子店的价格完全不符。

  • 2025-04-09 12:08

    拿国补当优惠就是当下的长安跟奇瑞,满满的套路 和三大妈一个路数假一口价,,,

    动动鼠标 回复:
    被你说中了,这几天天天关注长安车,跑了好几家长安儿子店,价格跟网上标的完全不符。
  • 2025-04-09 22:16

    越改越丑[裂开]

Big Car show

简介:以00后视角聚焦汽车圈好玩、好看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