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简介(7)——含马余强、马余刚兄弟院士

泠泠泠七 2023-10-17 18:56:14

接(6)

罗民兴院士(2015年当选)

罗民兴,1963年6月生于浙江湖州,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

罗民兴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0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199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任教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浙江近代物理中心;1997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罗民兴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通过分析标准模型与相关实验结果,确定了物理学基本常数弱电混合角和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同时发现弱强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得到统一;证明标准模型中三种重整化方案的等同性,为检验量子规范场论提供了自洽的基础,提出了系统分析高精度实验的理论方法;给出的标准模型二阶重整化群方程,被应用于希格斯粒子性质与真空稳定性研究;提出并证明量子色动力学和超对称规范场论的散射振幅递推关系,将递推关系应用于现实物理理论。

吕敏院士(1991年当选)

吕敏,1931年4月出生于江苏丹阳,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研究员。其父是知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

吕敏于1952年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9年赴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国后被调到国防科委,在新疆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工作,先后担任过研究室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所副所长、基地科技委主任等职务;1987年因为身体原因调回北京,在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1988年担任抗辐射加固技术专业组组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吕敏长期从事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等研究。上世纪50年代,在王淦昌、张文裕、萧健先生指导下,利用宇宙线研究奇异粒子和高能核作用,先后两次到云南东北山区海拔3200米的“落雪”高山实验室工作,持续约两年,利用多板云雾室,收集高能核作用和奇异粒子的事例。获得了几万对云雾室照片,带回北京进行判读、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刊物上。这项研究工作是当年中国国内唯一有条件进行的基本粒子实验工作,后来与其他同志的工作一起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59年,吕敏到前苏联联合所后,先在高能实验室、中能实验室进行基本粒子的实验工作,以后转到中子实验室从事脉冲反应堆的实验研究,测量脉冲反应堆脉冲功率统计起伏现象并研究了它们与功率的关系。

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前苏联政府突然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止援助中国发展原子弹的协议。听到使馆传达以后,在前苏联联合所工作的吕敏和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向国内领导表示愿意放弃基础科学研究,回国参加中国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的事业。他们的要求获得领导批准,从此他的研究方向就转到了国防科学技术,开始从事军用核技术的研究。

1962年,吕敏回国后调到国防科委,参加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并开始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在第一次核试验中,他具体负责测量核链式反应动力学参数,吕敏提出测量的物理方案,带领了一批比他更年轻、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同志们,在没有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的条件下,筹备反应动力学测量所需要的测量和标定的设备。在许多单位大力帮助下,终于按时完成了准备工作,现场测试成功,为理论设计部门提供了第一枚原子弹的实测数据。此后,不断改进仪器设备的性能,在几十次核试验中,提供了大量的链式反应动力学重要的实测数据。随着中国核武器水平的提高,核装置爆炸涉及的物理过程增加,其中聚变核反应起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每次核试验中取得更多的实测数据,用以检查理论设计和计算的可靠性。同时中国的核试验已转到地下进行,核试验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吕敏先后提出多项实时物理诊断测量项目及测量的基本物理方案,并指导年轻同志们加以实现。这些项目包括用飞行时间方法测量中子能谱从而获得聚变反应温度;通过针孔照相获得聚变反应区的形状和尺寸;利用电子对反应产生的正电子测量聚变反应的高能7射线;利用光纤阵列测量空间不同位置的温度参数等等。为了使每次竖井方式的地下核试验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测数据,吕敏提出采用多测量项目钢架组合的核试验方案,并促进其实现,使竖井核试验中能够顺利地同时进行多项目物理测量,为每次核武器试验都获得丰富的数据创造了条件。

1986年,吕敏患重病到北京医治,病愈后留北京工作,在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负责武器和卫星的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除组织领导工作外,在电子元器件单粒子效应、电子线路瞬态—辐照效应、元器件X射线剂量效应、X射线力学效应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研究课题和研究途径的建议。在北京工作期间,吕敏还参加了军备控制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在核军备控制的理论、形势分析、趋势预测等方面写出了一些论文,并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会议上报告交流。在军备控制的核查技术问题上进行过不少研究,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核查、卫星核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看法和建议。

马余刚院士(2017年当选)

马余刚,男,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的弟弟。

马余刚于1989年从杭州大学物理学系毕业 ;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博士学位 ,之后留所工作;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二层次人选;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

马余刚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核,发现了最重的(截至2017年11月)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

马余强院士(2021年当选)

马余强,1964年11月出生于浙江余姚,籍贯浙江宁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物质科学前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马余强是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的哥哥。

马余强于1984年从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从苏州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考取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1993年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被聘为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2011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6月,当选为民进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余强在活性物质的非平衡统计物理、纳米材料与生物界面作用、软物质可控组装的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原创性成果。马余强主要从事软物质物理研究,致力于运用统计物理学研究活性物质的非平衡集体运动以及生命物质中细胞的界面物理,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性工作。他在活性物质的宏观集体运动理论和微观机制方面做出了若干首创工作:建立能正确刻画活性物质宏观集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发现有序相出现长波涨落,从而提出活性物质集体运动的失稳概念;他揭示活性物质中拓扑缺陷的微观起因,率先提出无需流体亦可激发其拓扑缺陷。进一步阐明宏观集体运动失稳起因于微观拓扑缺陷的反常超扩散动力学。他运用界面调控的物理图像,系统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纳米载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三类重要界面作用,形成国际上有特色的统计物理研究思路,推动统计力学在该领域的发展:他首次发现粒子旋转入侵细胞的规律及自发渗透细胞与受挫包裹的新机制,在国际上最早通过理论探索生物相容性好的DNA载体与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提出负电载体通过角攻击方式高效进入负电细胞膜的“类电荷吸引”物理机制。此外,他提出pH敏感的相变物理调控来设计载体靶向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损伤,为未来靶向肿瘤输运提供重要见解。

马志明院士(1995年当选)

马志明,1948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

1978年马志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994年受邀在第二十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第八届理事长;2002年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2006年当选为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该职位;2007年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18年担任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

马志明主要从事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相关工作。他与合作者建立了拟正则狄氏型与右连续马氏过程一一对应的新框架,证明了Wiener空间的容度与所选取的可测范数无关;还研究了奇异位势理论、费曼积分、薛定锷方程的概率解、随机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现、无处Radon光滑测度、概率论与生命、信息等其它领域的交叉等方面。

莫毅明院士(2015年当选)

莫毅明(Ngaiming MOK),1956年5月生于香港,籍贯广东东莞,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士,现任香港大学理学院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数学)及数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香港科学院副院长。

莫毅明1978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其后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及法国巴黎大学教授。1994年出任香港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1999年任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获得美国数学学会伯格曼奖。2011年就任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席(数学)。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香港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22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陈省身奖 、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并担任香港科学院副院长。

莫毅明长期致力于多复变函数论、复微分几何与代数几何的研究。致力于多复变函数论、复微分几何与代数几何的研究,于1988年结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里奇流方法与代数几何领域里关于有理曲线的理论解决了广义弗兰克尔猜想。他引进了完备凯勒流形的代数几何化,并与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家钟家庆教授合作证明了有限体积完备凯勒流形的紧致化定理。论文于1989年在《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首篇有中国国内数学家为共同作者在该杂志发表的论文。与合作者共同发展了一套运用极小有理曲线簇(VMRT)研究费诺流形的几何理论,于1998年通过此几何理论证明了不可约紧埃尔米特对称空间在凯勒形变下的刚性定理,并于1999年与2004年解答了代数几何领域的拉萨斯菲尔德问题。大约自2010年始,莫毅明开展其横跨代数几何、复微分几何与数论领域的研究工作。莫教授及其合作者致力发展一套关于充满直线之单直纹射影流形上的子流形的微分几何理论,并运用复微分几何方法解决有界对称域的商空间上一系列来自数论的几何难题。

欧阳颀院士(2013年当选)

欧阳颀,195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安徽天长人,非线性科学与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副主任。

欧阳颀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系;1989年毕业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8年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22年任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副主任。

欧阳颀主要从事非线性科学及物理生物交叉科学的研究等。在非线性动力学实验研究中首次发现二维图灵斑图,证实了图灵在1952年提出的斑图形成机制;发现了一系列螺旋波失稳现象并对其机理作出理论解释;将非线性科学方法运用于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对酵母菌细胞周期网络的研究中发现重要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对果蝇体节极性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生物调控网络的功能、动力学性质与拓扑结构之间存在强关联;应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设计并实现了触点式生物开关。

欧阳钟灿院士(1997年当选)

欧阳钟灿,1946年1月出生于福建泉州,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欧阳钟灿于1968年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被分配到兰州化工公司工作;1978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是中国建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研究员;1986年获得西德洪堡奖学金,前往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88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89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200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9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202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主任。

欧阳钟灿主要从事液晶、生物膜理论、DNA生物大分子弹性性质及蛋白质折叠研究,此一研究方向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交叉领域。一直致力于软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他的主要科学研究成就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领域,即脂质双层膜的弹性性质、手征膜的理论、液晶显示盒表面锚泊理论、气液表面上的极性分子单层膜的相变、液晶近晶相A的畴结构、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质、单分子力学、二维脂域的形态  。欧阳钟灿从曲面变分技术导出了用曲面曲率及其微分表示含自发曲率膜泡的普遍形状方程;首次从理论上预言应存在着半径比为2的平方根与无穷的两种亏格为1的环形膜泡并获实验完全证实;提出了突破赫尔弗里希(Helfrich)流体膜框架的手征膜理论;合作发现了膜形状方程的四类解析解;提出D∞h对称液晶光倍频理论并与实验完全符合;给出了超扭曲液晶盒弱锚泊条件下指向矢的严格解。

潘建伟院士(2011年当选)

潘建伟,男,汉族,1970年3月生,浙江东阳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 8月加入九三学社,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副主席、安徽省委主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7年—1995年,潘建伟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201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2013年12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5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提出利用现有技术可实现的量子纠缠纯化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实现突破大气等效厚度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先后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冷原子量子存储的高效量子中继器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量子存储;利用多光子纠缠实现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2022年8月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上海技物所、新疆天文台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时间传递稳定度达到飞秒(千万亿分之一秒)量级,可满足目前最高精度光钟的时间传递要求。2023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彭实戈院士(2005年当选)

彭实戈,男,1947年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现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堂院长、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彭实戈于197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78年工作于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1986年获巴黎第九大学数学与自动控制三阶段博士学位和普鲁旺斯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89年任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1990年任山东大学数学院教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2011—12普林斯顿全球学者“;2020年当选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2023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彭实戈主要从事概率论、控制论与金融数学研究。彭实戈在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及其在金融中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以G—期望、非线性布朗运动,非线性大数定律、非线性中心极限定理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定理,为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下情况稳健分析和计算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成功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中,适用于解决金融、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波动率不确定性下的金融风险的稳健的度量工具,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与Pardoux合作获得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被公认为这个领域的奠基性论文(founder paper),他还获得了非线性费曼—Kac公式,比较定理等一系列基础性定理。

0 阅读:5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