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简介(1)》。
陈孝平院士(2015年当选)陈孝平,男,1953年6月出生,籍贯安徽阜南。1973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武汉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他注重自身科学及医疗道德培养,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2006),全国卫生单位先进个人(2007),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全国医德标兵(2013);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先后主办5届大型国际性肝胆胰学术研讨会,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8月,被评为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9月,荣获2023年度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贡献奖及金质奖章,他是2023年度全球唯一获此殊荣者。
陈孝平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已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1万多例,含肝癌6千多例。在裘法祖、吴孟超和汤钊猷等前辈的工作基础上,他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提出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3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1项肝移植术。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提出小范围肝切除(中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为在临床上成功实施这一理念,他专门创立了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肝肠吻合术(文献中称“陈氏胆肠吻合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减少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他创立用“U”形贯穿胰腺缝合技术实施胰肠吻合术,简化了手术操作,且明显减少了术后胰漏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文献中称此技术为“陈氏胰肠吻合术”。
陈晔光院士(2017年当选)陈晔光,男,汉族,1964年8月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九三学社社员,细胞生物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教授、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陈晔光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该校动物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福特汉姆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0年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2002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担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担任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2年4月担任南昌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2022年11月担任南昌大学校长。
陈晔光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理病理作用的研究。在TGF-β信号调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提出了TGF-β信号转导与受体在细胞不同膜区的空间分布有关,并受细胞内吞的调控;发现了TGF-β信号转导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发现细胞自噬抑制Wnt信号现象及其机制。他的系列成果对深入了解胚胎发育、组织稳态、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有重要借鉴作用。
陈宜瑜院士(1991年当选)陈宜瑜,1944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陈宜瑜于1964年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8年担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至199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至201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
陈宜瑜陈宜瑜对鲤科和平鳍鳅科鱼类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发现了5个新属30多个新种,对鲤亚目科间和平鳍鳅科科下类群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被中国国内外同行所引用通过对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的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证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晚期以后曾经历过3次急剧上升和相对稳定的交替阶段,并推测了3次隆升的幅度提出了可用于解释云贵高原某些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的进化模式,及边域快速成种的实例进行了渔业—环境优化对策分析和一系列科学试验示范,在洪湖建立了兼顾调蓄、渔业、灌溉的养殖新模式。
陈宜张院士(1995年当选)陈宜张,男,1927年9月生,浙江慈溪(原余姚)人,神经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陈宜张于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职第二军医大学;1953年起历任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62年到中国科学院生理所进修;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
陈宜张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及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单个电刺激可使幼兔大脑皮层树突电位长时间易化。20世纪70—80年代提出了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参与针刺镇痛的设想并阐明了下丘脑-中脑连接的意义,阐明了下丘脑室旁核在损伤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脑内氨基酸和下丘脑神经肽与心理应激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神经元的非基因组机制或膜受体假说,提供了甾体激素以非基因组机制方式分别抑制、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分泌和重摄取氨基酸的一系列实验资料并阐明其部分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有关工作已被国际著名内分泌学教科书所引用。
陈义汉院士(2015年当选)陈义汉,男,汉族,1964年10月21日生,江苏射阳人,心脏病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
1987年8月,陈义汉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后进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任职;2007年6月,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主任;2008年12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10年11月,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12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2022年1月,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
陈义汉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临床特长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和干预 [14] ;他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第一个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者,还定义了心脏起搏细胞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样细胞属性,并发现了新的心脏生物电控制系统,识别出了控制心肌细胞增殖和心肌再生的一个关键信号通路,研发出一系列靶向重大心脏疾病的新药前药。
陈竺院士(1995年当选)陈竺,男,汉族,1953年8月生,江苏镇江人,农工党成员,1970年4月参加工作,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科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九届理事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1977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医士专业学习,1981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血液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外籍住院医师,血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后出站。1989-2007年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所长、所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0-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起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2007-2013年任卫生部部长,2010-2013年,任中华医学会会长。。2012-2022年,任农工党中央主席。2023年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陈竺参与和指导了白血病癌基因研究和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凋亡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阐明其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出肿瘤“靶向治疗”观点;参与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筹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组建了相关的研究技术体系认识了一批受维甲酸调控的基因及其组成的信号传递网络首次描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克隆了300多个在造血细胞表达的新基因的全长cDNA。
陈子江院士(2019年当选)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南浏阳 ,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兼职)。
陈子江于1984年从山东医学院毕业;1989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担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2002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2006年兼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013年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15年兼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子江主要从事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及重大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生殖医学理论创新、疾病机制解析和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生殖障碍疾病的多个致病基因,系统阐释了其发病机制和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开放的时空调控规律。完成系列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研究,牵头制定了《不孕症诊断指南》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等10项诊疗规范,推动了中国生殖疾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进步。她还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基于辅助生殖的优生技术,建立了安全有效的优生技术体系并应用于临床,诞生了中国首例阻断重度遗传性耳聋的PGD健康婴儿等,为降低中国出生缺陷提供了技术保障。
陈子元院士(1991年当选)陈子元,男,1924年10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核农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核学会荣誉理事长。
陈子元于194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53年任浙江农学院副教授兼化学教研室主任;1960年兼任农业物理系副主任;1979年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1989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陈子元主要从事同位素标记农药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相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首先应用示踪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农药及其他农用化学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运动规律。截至2015年6月26日,主持协作完成了29种农药在19种农作物上61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为中国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4。摸清了几种取代六六六粉的新农药在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运动变化规律。
程和平院士(2013年当选)程和平,男,1962年12月生,安徽桐城人,汉族,博士,细胞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成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钙信号与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室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基金委“细胞钙信号研究”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程和平于1980年高中毕业于安徽省桐城中学;1980年至198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学士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辅修生物学系生理学专业,获第二学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5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4年获聘美国NIH老年研究所终身资深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程和平主要致力于钙信号、活性氧信号、线粒体生物医学、ROS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在钙信号研究方面,程和平1993年发现并命名细胞钙信号的基本单位—“钙火花”(Calcium Sparks),揭示钙火花的产生与调控机理,深入研究了钙火花在各种可兴奋性及非兴奋性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在细胞活性氧信号研究方面,利用自行设计的新型荧光蛋白超氧探针,建成了表达超氧探针的转基因动物,并通过活体动物显微成像技术,发现了单个线粒体的超氧爆发现象,命名为“超氧炫”。2017年,程和平领衔的跨学科团队实现了双光子显微镜核心部件的微型化,将原本几百公斤的仪器缩减为几十公斤的组合体,核心部件缩减至2.2克, 成为可被自由活动的小鼠戴在头上的观测利器。 2019年, 担任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团队总负责人, 2022年9月,研制成功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
邓子新院士(2005年当选)邓子新,1957年3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主任。
邓子新于198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87年获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博士学位,在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进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当选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任武汉大学教授,同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邓子新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涉及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非天然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在DNA骨架上发现了硫修饰,并系统地研究了DNA硫修饰发生的生物化学机理和生物学意义,在国际上开创了表观遗传学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