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扒点观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要因为对手的对手说了几句好话,显得飘飘飘然了。
明明知道没有胜算,可特朗普团队还要一意孤行!我不知道特朗普团队里有没有明白人,但至少拜登团队里的沙利文,还算得上美国政坛上,少有的明白人。
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作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2021-2025年),是拜登政府的核心智囊之一,也被视为近十年来美国政坛最具战略眼光的政治人物。
沙利文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中产家庭,父母分别从事新闻与教育工作,幼年通过家庭“地球仪晚餐”接受国际政治启蒙。耶鲁大学政治学与法学博士、牛津国际关系硕士的教育背景,塑造了他对威尔逊主义与国际秩序重构的早期认知。其辩论天赋(2000年世界辩论赛亚军)与“如沐春风”的人际能力,成为他进入权力核心的敲门砖。
2008年成为希拉里首席政策顾问,2013年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美国史上最年轻),2021年以44岁之龄成为拜登政府国家安全顾问,刷新基辛格以来的年龄纪录。其跨越奥巴马、希拉里、拜登三届民主党核心圈的履历,印证《外交政策》评价——“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50名民主党人”之首。
美国民主党的沙利文明确反对将中美竞争定义为“新冷战”,主张在科技、军事等领域激烈竞争的同时,保持高层对话以避免冲突。
不同于特朗普的全面打压,沙利文采取“小院高墙”策略,仅对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实施出口管制,同时允许民用技术合作。这种“精准脱钩”既延缓中国技术进步,又避免美国企业过度损失。
沙利文强化“澳英美联盟”(AUKUS)和“四方安全对话”(Quad),并试图拉拢沙特、印度在中东和南亚对冲“一带一路”,例如推动中东铁路网计划对抗中国基建影响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拜登团队还是特朗普团队,他们已然将中国当作了第一大竞争对手。只是说美国两党在对华策略上,有所不同而已。
沙利文最近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发表了看法,他说中国与苏联不同!沙利文强调:“美国的对手不会像苏联那样以某种方式崩溃,无论竞争如何演变,两国都将继续共存。”
他进一步指出,苏联的失败源于意识形态僵化与经济结构单一化,而中国“通过科技创新与全产业链韧性,构建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沙利文批评特朗普团队“未能准确平衡美国的中期利益”,认为加征关税导致“贸易争端加剧、盟友离心、消费者买单”的三重困境,并讽刺其政策是“让美国农民和消费者承担所有成本,而中国为其他所有人降低了关税”。
这里进一步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国与苏联不同,或者说苏联的整体国力,几乎是完败给我们。
具体而言,苏联依赖能源出口(石油占外汇收入67%),而中国制造业占GDP 28%、数字经济规模达8.3万亿美元,形成“全产业链抗压能力”。
中国占全球中间品贸易的31%,远超苏联巅峰期的4.2%,美国无法通过孤立实现“经济窒息”。
中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专利申请量超美国30%,而苏联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全面落后。
沙利文显然是跳出了冷战思维,承认中国体制的韧性,沙利文还承认“中国不会崩溃”。相反沙利文对美国的前景很是担忧,因为在特朗普团队的骚操作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与美国离心离德,美国已经走上了孤立主义道路。
沙利文的发言揭示了美国战略界的深层焦虑:既无法否认中国崛起的不可逆性,又难以摆脱霸权思维惯性。其观点为中美关系提供了“止损”思路,但真正的破局仍需美国放弃“教师爷”姿态,接受平等共存的历史必然。
正如沙利文所言:“大国博弈没有永恒答案,只有不断调适的痛苦过程。”而中国的战略定力,正成为重塑全球规则的核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