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误,突接儿子坠楼消息,忍痛坚守岗位

小潘去聊娱乐 2024-12-08 17:04:35

央视的金牌主播李瑞英,被誉为"新闻女王",28年零失误的播报生涯堪称传奇。

然而谁能想到在1998年那个看似平常的下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这位"完美主播"陷入了史上最艰难的抉择。

15分钟后就要直播的她,听到儿子坠楼的消息,只能强忍泪水说出那令人心碎的22个字。

这个故事不仅仅关乎职业素养,更是一个关于亲情与责任的人性考验。

究竟她说了什么?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

新闻直播前的至暗时刻

1998年那个下午的央视新闻演播室里,空调温度低得让人微微发颤。

李瑞英正专注地审阅着即将播出的新闻稿,那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马虎。

距离《新闻联播》开播还有15分钟,整个演播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熟悉的氛围。

突然她的手机不停地震动起来,那个陌生的铃声打破了演播室的宁静。

作为一名专业的主持人,李瑞英深知在这个时候接电话是大忌,可那个电话却执着地一遍又一遍响起。

"也许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她心想着终于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婆婆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慌乱和哭腔:"瑞英啊,我的宝贝孙子、宝贝孙子从遥远的高楼上摔下来了,速回!"

这一刻李瑞英感觉自己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双腿不受控制地发软,整个人瘫坐在座位上。

周围的同事们从未见过这位"新闻女王"如此失态,纷纷围上来关切地询问。

李瑞英的大脑一片空白,可是作为央视主播的职业本能告诉她:新闻联播马上就要开始了。

她强迫自己深呼吸了几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请保持冷静,务必立刻拨打120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等新闻节目结束我会立即赶赴现场!"

说完这句话她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却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同事们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可是谁都帮不上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强撑着坐回播音台前。

化妆师快步上前,默默地为她补妆,擦去了她额头渗出的冷汗。

导播倒计时的声音在演播室里回响:"5、4、3、2、1,开始!"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谁能想到这位笑容亲切、语气从容的主播,此刻正承受着多大的煎熬。

整整半小时的新闻播报,李瑞英表现得和往常一样专业,没有一丝破绽。

当镜头切出后她甚至来不及和同事们道别,抓起包就往外冲。

外面的天空开始飘起细雨,她的高跟鞋踩在湿滑的地面上,却丝毫不敢放慢脚步。

一路上她的脑海里全是儿子的模样,那个早上还在撒娇要糖吃的小家伙,此刻却躺在手术室里。

28年零失误的背后

那一天之后很多人都在问:一个母亲怎么能如此"冷血"?

但他们不知道在央视的28年里,李瑞英每一天都在用这样的"冷血"捍卫着自己的专业操守。

回想起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时的自己,李瑞英也曾是个充满梦想的姑娘。

在江苏卫视做播音员的日子,她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

1986年对李瑞英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央视向这个年轻有为的播音员抛出了橄榄枝。

初到央视的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演播室,最后一个离开。

遇到不懂的地方,她毫不犹豫地向同事请教,那股子钻研劲儿,让老同志们都笃定这姑娘绝对能成大器。

1990年北京亚运会给了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当时没有人想到,这个新人居然能把体操比赛解说得如此精彩。

她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精准的专业术语运用,让观众仿佛能透过电视看到赛场上每一个精彩瞬间。

一战成名后李瑞英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努力。

1996年央视决定实行新闻直播制度,这在当时简直是一场革命。

记得第一次直播时,台里的领导都捏了一把汗。

但李瑞英和搭档罗京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那种临危不乱的气场,仿佛他们已经直播了一辈子似的。

1997年对李瑞英来说是最具挑战性的一年。

邓小平同志逝世,她和罗京一起主持了长达30个小时的直播。

整整30个小时她的声音始终保持着庄重而温暖的基调。

那双噙着泪水的眼睛,传递着全国人民的哀思。

香港回归时她作为前线记者,经历了设备故障的惊魂时刻。

但观众们看到的,依然是那个沉稳大气的李瑞英。

没人知道在镜头切换的短短几秒钟里,她是如何快速调整设备,重新组织语言的。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都印证着一个道理:所谓的"零失误",不是运气而是用无数的汗水和坚持换来的。

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已经开始练习发声。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新闻稿,修改每一个可能会让观众产生歧义的词句。

有时候就连同事都觉得她太"较真"了。

但李瑞英知道对着全国观众的每一分钟,都不容有半点马虎。

主播也是妈妈

这样的坚持背后有着最重要的一群人在默默支持。

说起李瑞英的爱情故事,简直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她和张宇燕可是实打实的青梅竹马,两人从小就是邻居。

张宇燕比她大十个月,在学生时代就是她的小跟屁虫。

那时候的李瑞英,哪能想到这个整天跟在自己身后的大男孩,后来会成为自己的丈夫呢?

直到大学时期张宇燕才鼓起勇气表白,没想到李瑞英早就对他心生好感。

这段情缘在1987年修成正果,那时的李瑞英刚刚进入央视一年。

张宇燕从国外留学回来后,二话不说就支持妻子的事业发展。

而李瑞英最感动的,莫过于婆婆对她的理解。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婆婆都希望儿媳妇以家庭为重。

但她的婆婆不一样,不仅包揽了所有家务,还把孙子照顾得妥妥帖帖。

每次李瑞英加班到深夜回家,都能看到婆婆给她热好的饭菜。

这份温暖让她在事业上更加无后顾之忧。

但儿子坠楼的那件事,还是让她内心充满了愧疚。

那段时间她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流泪。

她总在想如果当时能早点赶到医院,是不是儿子就不会那么痛苦。

好在儿子最终康复了,这个坚强的小家伙甚至安慰妈妈说:"我明白,妈妈是在为全国人民工作。"

每当回忆起这句话,李瑞英的眼泪就会不受控制地往下掉。

她知道自己亏欠家人太多太多。

错过了儿子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参加演出...

有时候她会躲在办公室里,偷偷看儿子和婆婆的合影。

那一刻她既是央视的金牌主持人,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

一个会为错过孩子成长而心痛,会为家人的付出而感动的妈妈。

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她一直在寻找那个平衡点。

53岁的回归

这个平衡点李瑞英最终在53岁时找到了答案。

那年她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提前退休。

当时不少人都在猜测:这位"零失误女王"是不是另有高就?

但李瑞英只是淡淡一笑:"我想回家陪陪家人了。"

28年的播音生涯,她付出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

是时候还清这些年对家人的亏欠了。

退休后的李瑞英,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

她开始有时间给儿子做饭,陪婆婆晒太阳和丈夫一起散步。

但骨子里的那股认真劲儿,还是改不了。

她选择回到母校北京广播学院任教,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

课堂上的她不再是那个严肃的新闻主播,而是个可亲可敬的"李老师"。

学生们都说李老师讲课可有意思了,连发音技巧这种枯燥的内容都能讲得生动有趣。

除了教书她还热衷于公益事业。

看到那些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孩子,她二话不说就掏钱资助。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入学难题,她跑遍了很多偏远山区。

有人说她是吃饱了撑的,都退休了还这么拼。

但李瑞英知道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从央视主播到人民教师,从新闻女王到公益使者。

她依然保持着那份一丝不苟的认真,只是现在她把这份认真用在了更广阔的天地里。

现在的她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不只是工作实现了"零失误",在生活和亲情这门必修课上,她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不正是人生最完美的平衡点吗?

或许这就是李瑞英想要告诉我们的: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才是真正的"零失误"。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小潘去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