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风云变幻的尾声,齐王建作为齐国的末代君主,见证了齐国从曾经的东方霸主之位一步步走向覆灭的沧桑历程。
齐王建生于齐国宫廷,自幼便在繁华与安逸中成长。他的先辈们为他留下了一个广袤富庶的国家,东靠大海,西接中原,鱼盐之利丰富,人口众多,文化繁荣。
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汇聚了天下英才,百家争鸣的思想浪潮在这里激荡,曾为齐国的兴盛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在这样的环境下,齐王建早期的生活优渥闲适,对国家大事虽有关注,但缺乏深刻的危机意识,毕竟齐国的强大底蕴和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让他产生了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然而,彼时的战国局势早已是暗流涌动。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蒸蒸日上,迅速崛起为虎狼之师,对山东诸国展开了凌厉的攻势,相继蚕食各国领土,而齐国却在相对和平的表象下,逐渐陷入了一种危险的孤立状态。
齐王建即位初期,齐国朝堂之上,后胜等权臣当道。后胜收受了秦国大量的贿赂,在他的影响下,齐王建奉行亲秦政策,对秦国的扩张行径采取了一种近乎纵容的态度,天真地以为只要与秦国交好,齐国便能置身事外,保得一方安宁。
当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等国时,齐国上下虽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唇亡齿寒的危机,多次劝谏齐王建早做准备,联合诸国共同抗秦,但都被后胜等权臣以各种理由阻拦。齐王建也在他们的蒙蔽下,犹豫不决,错失了一次次扭转局势的良机。秦国见齐国毫无防备,便将矛头对准了这个东方大国。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派将军王贲率领秦军东进伐齐。秦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突破齐国边境防线,一路势如破竹。此时的齐国,由于长期的和平使得军队缺乏实战经验,战斗力锐减,加上人心惶惶,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齐王建在得知秦军逼近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亲秦政策是多么的愚蠢,但一切都已为时太晚。
在都城临淄被秦军包围后,齐王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秦军,心中五味杂陈。曾经繁华的都城如今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百姓们的哭喊声不绝于耳。城内的大臣们有的主张拼死抵抗,有的则建议投降以保百姓性命。齐王建在痛苦的挣扎后,最终选择了打开城门,向秦军投降。
齐国,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大国,就此宣告灭亡。齐王建被秦军俘虏后,秦王嬴政将他安置在共地,使其处于监视之下。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