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这片新蓝海不仅属于大企业和资本巨头,普通人同样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中,无人机服务是最容易入门的领域。以农业植保为例,一台植保无人机日作业量可达300亩,是人工的30倍。在河南,已有农民通过购买植保无人机,组建服务队,年收入超过20万元。无人机航拍、巡检等服务也需求旺盛,一个熟练的无人机操作手日收入可达800-1500元。
低空旅游正在兴起。在张家界、桂林等景区,热气球、滑翔伞等项目深受游客欢迎。一个热气球可载客6-8人,单次飞行收入可达3000-5000元。在合适的地理位置,普通人可以通过加盟或合作的方式开展低空旅游项目。
低空物流配送是另一个潜力市场。在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无人机配送需求旺盛。浙江舟山的海鲜商户,通过无人机将新鲜海产品运送到周边岛屿,每月增收上万元。在城市,无人机外卖配送也在试点,为配送员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低空经济的兴起,为普通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创收机会。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无论是提供专业服务,还是参与配套产业,都能在这片新蓝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低空经济必将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