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肉植物的世界里,熊童子可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种。它那胖嘟嘟的叶片,就像小熊的爪子一样,可爱极了。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熊童子的养护,特别是断水控型、不同季节的实操,还有寄养服务以及皱缩过度后的补水等问题。
我有个朋友在办公室养了一盆熊童子。华北地区的办公室环境相对比较干燥,光照也比较充足,他满心欢喜地把熊童子放在窗台。刚开始的时候,熊童子长得特别好,叶片饱满,毛茸茸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熊童子的叶片开始变得皱皱巴巴的。他很是纳闷,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其实就是很多养多肉的人会遇到的问题。
很多绿植在养护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痛点。就像办公室里的发财树,看起来好看,但是很容易就养不活了。这主要是因为办公室环境虽然光照不错,但是空气流通可能不太好,而且浇水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就积水烂根了。熊童子也一样,在养护过程中,如果浇水不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在春秋两季,这是熊童子生长比较旺盛的季节,但如果浇水太多,它就容易徒长,叶片变得稀疏,而且不那么饱满,失去了原本的萌态。
咱们再说说不同品种的多肉吧。比如说玉露,它是百合科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叶片晶莹剔透的,和熊童子完全不同的风格。玉露喜欢湿润的环境,对水分的要求比熊童子高一些。还有生石花,番杏科生石花属,它长得就像小石头一样,平时很少浇水,和熊童子比起来,养护方式差异很大。另外,还有佛珠吊兰,百合科吊兰属,它的茎是细长的,叶子像珠子一样串起来,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通风,和熊童子在光照、浇水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太一样。
再回到熊童子这里。在居家环境下养护熊童子,在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就有一些区别。华南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湿度也比较大。我邻居家在广东,在夏天如果把熊童子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浇水可以稍微频繁一点,大概7天左右浇一次水,但是要注意不能让花盆积水。而在华北地区,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熊童子可能会进入休眠期,这时候就要少浇水甚至断水。像昌平的一位多肉爱好者李大哥就分享过,他的熊童子在夏天隔15天左右浇一点点水,就放在阳台稍微遮阴的地方,熊童子就能安全度夏。
说到春秋两季的实操,这可是熊童子生长的黄金季节。在这两个季节里,熊童子对于光照和水分的需求比较大。我自己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小阳台上养的熊童子,春天的时候,天气逐渐变暖,我大概3天给它浇一次水,每次浇水要浇透,让它能充分吸收水分。同时把它放在能接受充足阳光的地方,它的叶片就开始快速生长,变得更厚实、更饱满,颜色也更加鲜艳。而且这时候可以适当给它施一点薄肥,促进它的生长。
秋季的时候也差不多,不过在华北地区,秋季有时候会有一阵秋雨,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排水。我的朋友在华北的一个农村小院里养的熊童子,他发现秋雨过后,如果花盆里有积水,熊童子的根就容易腐烂。所以他每次雨后都会检查一下花盆的排水情况。在秋季大概10天左右浇一次水,而且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浇水的频率也要慢慢降低。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熊童子皱缩过度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养熊童子的人担心的问题。我网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在上海,这里气候比较湿润,但是他把熊童子放在室内空调房里,空调吹出的风比较干燥,熊童子的水分散失比较快,就出现了皱缩。他发现问题后就开始补水。不过补水也不能着急,不能一下子浇很多水。对于皱缩过度的熊童子,要先少量浇水,大概隔3 - 5天浇一点水,让它的根系慢慢恢复吸收能力,然后再逐渐增加浇水量。
现在还有很多多肉寄养服务。这在有些时候是很方便的。比如有些人在旅游的时候,没有办法照顾自己的多肉植物。我有个杭州的朋友,他要去国外旅游一个月,他家的熊童子就送到当地的一家多肉寄养店。他会提前和寄养店沟通熊童子的养护要求,像浇水的频率、光照的需求等。寄养店会根据他的要求来照顾熊童子。而且不同地区的寄养店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有一些调整。比如在成都的多肉寄养店,因为四川盆地气候比较湿润,对于像熊童子这种需要一定干燥环境的多肉,寄养店会更加注意控制湿度。
我们再来说说熊童子和一些其他多肉在春秋两季断水控型方面的不同。像胧月这种比较皮实的普货多肉,断水控型的时候相对比较粗放。在春秋季节,可能很久不浇水也没关系,只要根系没有干死,浇一点水就能缓过来。而熊童子断水控型就需要更精细一些。如果是在华北地区,春秋季节想让熊童子出状态,大概每隔7 - 10天浇一次水,并且要逐渐减少浇水量,这样它的茎干会变得更粗壮,叶片也会紧凑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团子一样可爱。
在阳台上养护熊童子还有很多小窍门。比如在花盆的选择上,我见过一个广州的花友,他用那种底部有很多排水孔的陶盆来养熊童子。陶盆透气性好,在华南地区这样湿度比较大的地方,能让熊童子的根更好地呼吸。而且他在陶盆里还铺了一层粗砂,这样既可以增加排水性,又能防止土壤直接接触花盆壁,避免积水。
对于熊童子的光照要求,不同的环境也有差异。在南方的农村小院里,光照比较充足,但是在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遮阴,避免熊童子被晒伤。而在北方的楼房里,有时候阳光不是很充足,这时候可以把熊童子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并且要定期转动花盆,让它的各个方向都能接受到光照,这样它才能长得更均匀。
再来说说熊童子的繁殖。它可以采用叶插和播种的方式。我认识的一个西安的多肉爱好者,他尝试过叶插熊童子。他从健康的熊童子上摘下一片饱满的叶片,放在湿润的土壤表面,大概过了一周左右,叶片就开始生根发芽了。而播种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些,需要比较精细的操作和较长的时间等待发芽。不过无论是叶插还是播种繁殖出来的熊童子,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养护的方式也会有一些差别。
从多肉的种类来讲,还有像熊童子这样叶片带绒毛的多肉,像银月这种,它也是叶片有绒毛的莲花掌属多肉。银月在养护上和熊童子有些相似之处,但是在浇水频率和光照强度的要求上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华东地区,银月在夏季的休眠期可能比熊童子需要的水分稍微多一点,而且它对光照的耐受性可能没有熊童子那么强。
熊童子在不同环境下对肥料的需求也不一样。在东北的一些地区,土壤相对比较肥沃,熊童子在生长旺盛期可能不需要太多额外的肥料。而在西北一些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可能就需要适当补充一些肥料来满足熊童子生长的需求。像我认识的一个在兰州的多肉爱好者,他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会给熊童子施一些稀薄的液肥,大概每个月施一次,这样熊童子就能长得更好。
熊童子的叶片如果出现发黄的情况,这也是很多花友担心的问题。我有个武汉的朋友,他发现他养的熊童子叶片发黄了。他开始检查各种可能的原因,首先就是浇水是不是太多了,后来发现确实是浇水太勤了,根部有点烂了。他把熊童子的花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停止浇水,大概过了半个月左右,熊童子就开始恢复了。所以在养护熊童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它的叶片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下,熊童子的养护可能也会有些影响。比如在山区,气候可能比较多变,像四川的一些山区,气温可能会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在山区的阳面养护熊童子,可能会比在阴面需要更多的水分,因为阳面的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而在平原地区,像河北平原,气候相对比较稳定,熊童子的养护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把握的。
在咖啡厅养熊童子也是可以的。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咖啡厅工作,他就在咖啡厅的角落放了一盆熊童子。咖啡厅里一般光线比较柔和,而且温度也相对适宜。不过在咖啡厅要注意避免把熊童子放在空调直吹的地方。他每天都会观察一下熊童子的状态,在大概20天左右的时候给它浇一点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他的熊童子在咖啡厅里长得也很好,成为了咖啡厅里的一道小风景。
我们前面提到了熊童子很多养护方面的知识,从浇水、光照到繁殖、施肥等等。那么问题来了,你在养护熊童子的过程中,遇到过最让你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呢?是通过自己慢慢摸索解决的,还是向别人请教之后才解决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分享自己的养护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