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建祠堂,引发堂弟怒怼,又有谁知道你爷爷的爷爷叫什么?

翠柔说历史 2024-10-18 06:04:40

家族建祠堂,本来是件好事,但在豫见大表哥这里,却有一道过不去的坎儿。

豫见大表哥,是我梦野艳齐关注的网上的一位河南人。

他今年39岁,正值壮年。

他属牛,有着牛一样勤劳品格和牛一样的刚硬性格。

他于前不久在网上曾发表了这样一篇短文——

上面这张截图,字体有点小,您可能看起来有点费劲。

我把它的大意复述如下——

前两天,平时都不联系的堂哥,突然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

他在电话中对我:我打算把咱们家族的族谱续上,再盖间屋子用作祠堂。

我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他无非是想让我响应他的主张,让我也掏出点钱来,算是跟他共同投资。

我当场就给他怼了回去。

我为什么怼他?

原因是,我父亲,也就是他的亲叔在世的时候,因为常年不在老家住,长辈们分给我父亲的家产,都被他爹,也就是我的伯父给霸占了,连一棵树,我父亲都没得到,最终,导致我父亲回到老家连个栖身的地儿都没有。

我父亲不愿意闹出个兄弟反目,所以一直忍气吞声,可谓是被我大伯他们一家子人欺负了一辈子。

我的上辈就兄弟两人,他们都没把兄弟关系处理好,现在续个族谱,盖个祠堂,就能把两家人关系给处理好?

我明确地告诉我的这位堂哥,钱,不是问题,关键我不想这样做,想盖的话,你们那支人爱怎么盖就怎么盖,我们这支以后也没打算和你们放到一块去。

堂哥听我这么说,不再言声,当时就把电话挂了。

我也没再理睬他。

我认为,如果有本事不入祠堂照样光宗耀祖,如果自己没实力,穷光蛋一个,入了祠堂又如何?

豫见大表哥所在村落。

这是怎么回事呢?

众多的网友看到他发在网上这篇文字之后,都有点儿摸不清头绪。

当然,也有人当时在网上就他自己说的这个态度,发表评论,认为他格局有点小。

这位豫见大表哥为了能让世人更清楚他所遇上的这件事,时下,又在网上追发了一篇文章,详细地记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他说——

在我们村里,我们这个“姓”,就我们两家,在村里势单力薄,按道理来讲,长兄如父,我大伯应该照顾我父亲,两兄弟应该和和睦睦,团结一致。

但做长兄的,不但没有尽到长兄的责任,反而处处欺负我父亲,大到宅基地,小到老一辈分的两间破房子。

两间破房子,连个招呼都不打,他就给推掉了,重新给他儿子建成新房,当时我才几岁。

我想问一下,那些说我没格局,说我心胸不够开阔的朋友们,什么叫格局?

难道我父亲被他们欺负一辈子还不够?还要加上我这一辈被他们继续欺负、占便宜,这才叫有格局?

豫见大表哥所拍的街景

由此可见,尽管众多的网友对他所持的态度持有异议,觉得他不应该那样,但至今,这位豫见大表哥心里还是不那么痛快。

对此,我梦野艳齐作为关注他的一个粉丝,又当说些什么呢?

先说说什么叫祠堂?

祠堂也叫家庙。

简单的说,这种家庙,就是家族内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

在我们国内,有名的祠堂,有徽州宗祠,客家宗祠,三门塘刘氏宗祠。

而祠堂的兴建始于商代,盛于明朝。

公元1536年,明嘉庆皇帝下令,准许社会各界人士自设家庙祭祖,由此网开一面之后,立家庙之风开始在民间盛行。

正经的祠堂,通常是四方三合院,大都设有宫廷式的门厅。

其主门要向阳。

这种向阳是有禁忌的,不能跟当朝皇上的祖庙那样直对着正南方,要稍偏东南或稍偏西南。

祠堂的大门,设祠标标明是哪家的宗祠。

祠堂的建立,对一个家族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便于后人缅怀祖先,用血缘亲属关系,维系家族人的感情,使之更加团结。

而祠堂的建立,必设家谱。

家谱的设立,更具有十分现实的价值。

其家族内的各支姓名列入家谱之后,可以避免同族之人名不相闻,目不相识。

最起码,由此可以知道自己的爷爷的爷爷叫什么,自己的爷爷的爷爷有多少个儿孙,他们的后代于现在又都分布在哪里。

最著名的例子是,三国时期,靠织席卖履为生,沦落于穷困的刘备,就是因为熟记家谱,而跟汉献帝攀上至亲,获得皇叔之名位,使他日后建立蜀汉政权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再者,祠堂的建立,除了每年便于祭祀祖先,新人入名家谱之外,还是族中议事、婚丧嫁娶,教化子孙的重要场所。

它的凝聚力,对于一个家族来讲,不可小觑。

而家谱,都是用宣纸线装成册,用油烟浓墨书写。

也只有用宣纸和低胶的墨条研磨出的油烟墨汁蘸笔书写,才能保持所记姓名年代久远。

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美誉,而好墨更有一两黄金一两墨之称。

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大都由宣纸承载墨迹,便是实证。

这一点,建有祠堂,又要在年年续写家谱的族中长老万万不可忽视。

预见大表哥所摄祠堂。

接着说豫见大表哥这件事。

我梦野艳齐的观点是,尽管现在他们两家已是一个姓下的两支,但血源仍属一宗,真的不要因一时的意气而撕破脸皮,让在天之列祖列宗看了,心中难悦。

即使是身在异乡,轻易难得回故里,该出钱的时候,也是出点钱为好。

自己的名字列入同族家谱,你若也能手掌一册,将来族中谁发达了,也便于找上门去,有个有求得应。

什么叫同族一家人?

有了祠堂,这一点,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该投资的时候,投点资,实质上,也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包括自己的子孙的将来搭桥铺路。

豫见大表哥所摄出村大道。

好了,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