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却花百万修路!他6岁被母抛弃,获500万善款,钱花的很有水平!当14岁的杨六斤把装有150万元的银行卡交给村干部时,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这是社会捐赠善款的四分之一,银行卡上的数字足够在广西南宁买四套房,但他决定先给家乡修一条通往山外的水泥路。

这个决定让隆林县常新村的老人们蹲在村口抽了一整夜旱烟。村干部连夜翻出1998年修水渠的图纸测算成本,发现这笔钱不仅能铺路,还能给陡坡安上护栏。三个月后,二十台压路机轰隆隆开进山谷,杨六斤蹲在新浇的路基旁终于笑了出来,这是父亲去世七年来,他第一次露出孩子气的表情。
2000年的广西深山,杨六斤出生时体重仅有六斤,这个随口取的名字成为他一生苦难的开端。七岁那年的暴雨夜,在东莞工地坠亡的父亲被装在裹着塑料布的棺材里抬回家,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弟弟瘫坐在泥地里。
三年后,母亲在某个清晨消失,只在杨六斤枕边留下半块发硬的米饼。当堂哥骑着自行车在山道上找到他时,这个九岁男孩正光脚追着运砖车狂奔,脚底板被碎石子扎得鲜血淋漓。
爷爷奶奶去世后的四年里,杨六斤的生存智慧超出常人想象:他能用竹篾编成的簸箕在溪流中捕到三指宽的鲫鱼,知道哪种蕨菜的嫩芽毒性最小,甚至发明出用木薯粉混合野蒜充饥的“土饼干”。春节时,村民常看见他蹲在晒谷场角落,把各户送来的剩菜拼成百家饭。

2016年的夏天改变了杨六斤的命运。广西电视台《心愿树下》节目组在山洞中找到他时,这个瘦成皮包骨的男孩正用柴刀削木钉修补漏雨的屋顶,这是他换过的第七处栖身所。当镜头对准他胳膊上被野猪夹留下的伤疤时,全国观众的捐款如潮水般涌入,短短三个月突破500万元。
巨额财富没有让少年迷失。他穿着捐赠名单里最便宜的23元T恤,在教育局工作人员见证下签署了资金监管协议:150万元修路、9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140万元存定期理财。账户上仅留20万元应急款,其中18万后来被他偷偷转捐给了曾接济过自己的三十户村民。
节目组几经周折找到改嫁到柳州郊区的母亲时,45岁的农妇正在流水线上分拣螺丝。面对编导要不要接孩子来住的询问,她盯着车间墙上的罚款单沉默了十分钟,最后憋出一句现在的房挤不下。
而杨六斤在录制现场的表现令所有人震惊,他掏出攒了半年的火腿肠塞给弟弟,转头安慰啜泣的母亲:“我在山里挺好的,新种的枇杷树快结果了。”

这条被命名为六斤路的水泥道彻底激活了山村的生机。如今每天有四十辆货车将山货运往县城的超市,村里办起了三家竹编合作社。当年接受杨六斤资助的贫困生中,已有六人考取大学,二十岁的小满考取师范后专门回乡给他鞠了一躬:“六斤哥,等我毕业就来村小教书。”
2024年清明,24岁的杨六斤在父亲坟前铺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阳光照耀着他别在胸口的校徽,背包里还装着堂哥塞的六个茶叶蛋,就像十四年前追车时怀里揣着的半块米饼,这次他终于要走出养育自己的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