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富足”的“穷人”

说说鱼 2020-06-16 15:51:24

文|仙仙

莎士比亚说过: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可是对人来说,贫穷,还是富有,这也是一个问题。

贫穷或是富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就比如月薪2万的人会说自己很贫穷,每个月背负着房贷、车贷,一天不工作,压力可能就会把他压死,虽然干着体面、令人羡慕的工作,可他内心并不快乐。

而有的人工资4千,但却说自己很富有,虽不说喜欢的东西都能买,但是每个月总会给自己置办一件东西,和朋友、家人在一起过得很开心,虽然也有烦恼,但并不是不能克服。

一个人是另一个收入的5倍,前者说自己穷,后者说自己富,贫富的差距,在他人眼中可能是金钱的差距,而拿到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内心,挣得多不意味着真正的富有,挣得少也不意味着真正的贫穷。

一个人真正的富有,是富有内心,一个人真正的贫穷,是贫穷了灵魂。

富足的是生活,是内心阳光。

我认识一个开午托班的朋友,因为疫情不得不关门。闲下来的她立刻就着急了,正琢磨着找点事情干。而我们纷纷劝她:你就不能歇歇吗?以你之前的收入,休息一下没什么,干嘛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小心成了穷得只剩下钱的主。

她确实不差钱,也并非真的无所事事。她有两个儿子,都在上学。老公不在本地工作,平常家里外面的交际,全靠她一个人,并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可在她的观念中,只有挣钱才算是有用的人,管孩子、打理家事都不是正经事。

其实报她这种观念的人很多。认为不上班就是闲人,吃闲饭就是废人。

不仅如此,在她眼中觉得舒适的消费也不可取,比如上电影院看电影,换新出的手机,买名牌的衣服,总之在她的观念中,只有把钱消费到买房子、投资等等,才是正途,其他一概是浪费。

所以她朋友很少,像我们这样基本都是点头之交,她那么有钱,生活却始终都在慌张中,内心无比贫穷,挣钱了也不知道如何花,总是没有安全感,也不知道到底挣多少钱才能有安全感。

勤俭,这是对的,可是生活是自己的,挣钱的目的还是为了花钱,如果挣钱是痛苦的,花钱是遭罪,那么生活还能有什么意思。

做人,最忌讳做一个现实中的富人,却过成了实际中的穷人。

把钱花在刀刃上,可内心的富足,懂得生活同样是“刀刃”上。懂得生活并非是浪费,而是在花钱中寻找快乐,也许这种快乐并不需要多少钱,却能满足你的内心,明白生活的意义。

贫穷并不影响我的快乐。

我曾听过一句话:晚餐是牛排,还是馒头,对我来说都一样,它们并不相应我的快乐。

生活除了工作,还有生活,生活中有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喜怒哀乐,还有感动和情趣,每一点都需要去感受才不枉此生,这是人生的乐趣,也是人活着的意义。

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生命,白驹过隙,不足百年,快乐是一天,悲伤是一天,干嘛为了挣钱而悲伤,影响了自己的快乐。

产自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鱼子酱1克就需要三四十美元,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鱼子酱,虽然好吃,可论营养成分,一斤鱼子酱还不如一个鸡蛋高,可价格确实天差地别。

毕淑敏在《破冰北极点》一书说就描绘过一位俄罗斯的女博士,她的家乡就在盛产最贵鱼子酱的地方,可是她从未吃过,这并不是她吃不起,即使有机会吃,她也不吃。

她说:“我以为,朴素,不仅表现在穿衣和住房的简约上,在食物上也应保持平常心。不吃特别来之不易的稀有食材,不用非常繁复的烹饪技法,不用五光十色,华而不实的食器,不矫揉造作虚伪自然天成的就食环境……只求干净和营养全面即可。”

确实,现在人,大多吃得什么都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可如何吃,和什么人吃才是重要的,可能在你眼中的贫穷就是啃馒头,可是在我眼中的贫穷却是内心荒凉,吃最贵的饭,流最多的汗,淌最闲的泪。

仙仙寄语:做一个富足的穷人,这一生足矣。

据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月收入不足1万,那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是穷人,可穷人和穷人也有区别,做一个内心“富足”的穷人,这一生足矣。

有人爱,也爱别人,不求爱的轰轰烈烈,只求爱的无怨无悔,内心时刻有寄托的空间,在每一个月色下都能有温暖相伴,互相为彼此正风挡雨。

有朋友欢乐,可以找人倾诉,可以畅所欲言,却不用担心把对方说生气了,可能只是路边的小串,可一样吃的津津有味,不干净又怎样,吃的就是这个味儿。

有一箱子书可以读,我对它们全都感兴趣,有道家法家天上的神仙,有狼人魔鬼西方的魔术,有你侬我侬爱意绵绵,有故事人生不断回味。

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我去寻找快乐,有一个爱好,即使很累还让我舒服,并且有钱赚。

内心的阳光始终在天边明媚,这样的压力才是前进的动力,即使赚的很少我也心满意足。

我很贫穷但却快乐,这才是理想的人生。

2 阅读:149
评论列表
  • 2020-06-16 22:06

    男人这个懂的多,女人又有多少懂你说的[笑着哭]她们大多数只知道索取和得寸进尺[得瑟]不是我思想封建什么的。是我见的太多女的都这样。

说说鱼

简介:说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