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重大突破

诸葛点兵 2025-02-05 14:51:07

第一、2月1日,“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顺利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首次尝试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海冰同步观测。

这一创新技术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体系提供宝贵经验,提升了渤海海冰分析、反演算法验证的精度。此次海冰协同观测对深入理解冬季渤海海冰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该航次由中山大学主办,是国内首次冬季渤海综合调查,涉及12所高校与科研院所。

第二、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具体来看,服务进出口额达75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

其中,出口额为31755.6亿元,增长18.2%;进口额为43482.4亿元,增长11.8%。旅行服务继续引领服务贸易,占据最大份额。

第三、2月5日,正月初八,天上将出现一轮上弦月。上弦月时,月球表面的“缺口”处会形成一个类似字母“X”的图案,称为“月面X”。

这一现象是由于月球的环形山和比安基奴斯环形山被阳光照亮,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虽然月面X非常短暂,通常只持续约1小时,但它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观察月球的地貌。今年,中国公众共有6次机会可以看到这一奇观,分别出现在2月5日、4月5日、6月3日、8月1日、9月29日和11月27日。

第四、南非射电天文台近日宣布,国际研究团队通过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星系,大小是银河系的32倍多。

这个星系距离地球约14.4亿光年,跨度达到330万光年。它是一个巨型射电星系,其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喷射出延伸数百万光年的热等离子体。

研究人员为其命名为"Inkathazo",意为“麻烦”,因为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机制仍然充满挑战。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巨型星系的起源与演变。

第五、“蛟龙”号作为我国深海探测的关键装备,正在进行升级改造,计划于今年2月完成水池试验,并于3月开展海试。

此次升级主要包括更高效的电池系统、低噪音推进系统等关键部件,同时对液压系统、视像传输系统等进行优化。通过这些改进,“蛟龙”号将大大增强其深海作业能力和安全性,提升自主探测技术。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潜水器,“蛟龙”号在全球多个海域的深海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深海认识的进步。

第六、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近日宣布,我国成功在太空验证了首款国产碳化硅功率器件,这一突破将推动我国航天电源的升级换代。功率器件是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广泛应用于电能转换和控制。

随着硅基材料性能的瓶颈,碳化硅材料凭借其高效能、轻量化、抗辐射等优势,将满足航天技术的需求。

第七、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综合性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将在2025年迎来重大升级。

为庆祝入列30周年,“大洋一号”将进行无人遥控潜水器(ROV)绞车和艉部A型架等关键设备的改造,提高船舶的作业能力和效率。

这次升级将使“大洋一号”更好地支持未来深海资源调查与开发工作。作为我国大洋科考事业的开创者,“大洋一号”已成功执行多次深海任务,并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最近公布了一个令人激动的发现:他们在地球16万公里外的太空中首次探测到“太空合声”。

这一发现打破了长达70多年的传统理论,揭示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所谓的“太空合声”,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地球磁力线在太阳风作用下被“拨动”时产生的声音。

第九、根据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今年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达到10.4万标箱,比去年增长了30.9%。

其中,1月29日就突破了10万标箱,成为自2017年开通以来最快的一年。钦州港东站是这一通道的关键枢纽,集结了大量进出口货物,带来了更多的商品选择。今年1月,运输的货物种类多达1166种,包括磷矿粉、锌精矿等。

第十、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将在2月7日开幕,目前赛事场地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火炬传递活动也将在2月3日启动。

本届亚冬会采用原有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既保障了赛事高质量进行,又实现了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亚布力雪上赛区的八条滑雪赛道已完全准备好,场地设施和赛事保障工作也已经到位。

火炬传递活动将从哈尔滨市道外区起步,经过11公里的路线,最终到达松花江外滩,届时将有12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

0 阅读:25

诸葛点兵

简介:前有三国诸葛亮,后有诸葛点兵,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