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副营长被俘,却打击徐国夫:你们这些破家当,算什么

飒沓风华舞 2025-01-16 09:52:15

1946年的一个寒冷夜晚,在东北徐家屯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声渐歇。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蒋军新6军一个营的精锐部队被全歼,300多名官兵被俘。在审讯俘虏时,一位蒋军副营长却趾高气扬,扬言他们是从缅甸战场归来的精锐之师,就连他们的马匹都是坐美军军舰运来的。面对这位不可一世的俘虏,东北民主联军的徐国夫副旅长却只是冷冷一笑。这位后来成为闻名东北的"虎 狼之师"首任师长的徐国夫,到底经历了怎样传奇的军旅生涯?

一、从红军到东北:革命战士的成长之路

说起徐国夫的革命生涯,还得从1929年那个风雨如晦的秋天说起。

那一年,年仅15岁的徐国夫在安徽六安老家,目睹了土豪劣绅对农民的压迫盘剥。一天,红军来到了六安,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当地恶霸的罪行。徐国夫坐在人群中,听得热血沸腾,当即决定参加红军。

"参军可不是闹着玩的!"红军指导员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少年,有些犹豫。可徐国夫不服输的性格在这时就显露出来了,他一连三天守在红军驻地门口,直到指导员被他的诚意打动。

就这样,徐国夫成了红军战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为了不让首长后悔收留自己,他格外刻苦。白天练习射击、投弹,晚上挑灯夜读,学习军事理论。短短半年,他就从一个乡下少年,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徐国夫已经在红军中历练了8年,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组建八路军时,他被任命为129师骑兵团团长。

"骑兵团长?这可是个好差事!"战友们都替他高兴。可徐国夫却说:"现在是抗日战争,骑兵要有新打法。"他带领全团官兵钻研骑兵战术,创造出"骑马侦察,步战歼敌"的战法,多次打得日军措手不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组织决定调徐国夫到东北。临行前,老首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东北可是个大战场,你小子有的忙了!"

果然,到了东北后,徐国夫立即被任命为第3纵队9旅副旅长。这个旅刚组建不久,战士们大多是东北本地青年,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徐国夫带着他们白天练兵、晚上学习,经常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

有一次,天寒地冻的,战士们练得实在受不了,有人悄悄抱怨。徐国夫听见了,却笑着说:"东北的冬天是最好的练兵场!练得越苦,打仗时就越轻松。"

还真让他说对了。就在这支部队组建后不久,他们就遭遇了新6军的精锐部队。那一仗,虽然敌人装备精良,但9旅的战士们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愣是把对手打得溃不成军。

战后,有记者问起徐国夫带兵的秘诀,他说:"没什么秘诀,就是练!白天练,晚上也练,把每个动作都练到形成肌肉记忆。这样到了战场上,就算枪林弹雨中,也能准确判断战机,精准打击敌人。"

1946年的春天,梅河口的柳条刚刚抽出新芽,战火就已经烧到了这片土地。

徐国夫接到命令,率部前往梅河口担任警戒任务。一下马,他就直奔辽宁军区副司令员解方的住处报到。这位解副司令员是出了名的好客,一见到徐国夫就热情地拉着他到饭桌前坐下。

"来得正好!咱们先喝一杯,暖暖身子。"解方刚端起酒杯,就有通信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汇报说东丰方向有敌情。原来,蒋军195师正向梅河口方向集结!

这个195师在东北战场可不是等闲之辈,因作战勇猛,被誉为"赵子龙师"。此时的195师刚刚占领东丰县城,按理说应该休整一阵才对,可谁知道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有了动作。

"看来这顿饭是吃不成了!"徐国夫立即放下筷子,对解方说:"我得马上去阵地上看看。"

不到半个小时,前沿侦察兵就带回了确切情报:195师主力已经出动,正向梅河口推进。徐国夫当机立断,命令9旅各部迅速占领预设阵地,并在要道设置了多处伏击圈。

第二天拂晓,战斗打响。195师来势汹汹,一上来就投入了两个团的兵力,意图一举拿下梅河口。但他们没想到,徐国夫早已在制高点上布置了重机枪阵地,等敌人进入射程,就是一通猛烈扫射。

"打得好!"解方在指挥所里接到战报,连声叫好。但他也知道,这仗远没有这么容易打。果然,195师很快调整了战术,改变了正面突击的打法,转而从两翼包抄。

徐国夫早料到对方会有这一手,早已在两翼埋伏了预备队。当195师的侧翼部队刚展开,就遭到了9旅的突然袭击。一时间,枪声大作,喊杀震天,195师的两个团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回原位。

但195师不愧是"赵子龙师",接连失利并没有打垮他们的士气。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不断变换进攻方向,采取白天试探、晚上强攻的战术,企图寻找9旅防线的薄弱环节。

就这样,双方在梅河口附近展开了长达6天6夜的拉锯战。白天,是炮火的轰鸣;夜晚,是密集的枪声。每一寸阵地都浸透了将士们的鲜血和汗水。

到第六天晚上,195师终于耗尽了体力和弹药,不得不撤回东丰。这一仗,虽然没能全歼195师,但重创了这支蒋军的精锐部队,大大挫伤了他们的锐气。

战斗结束后,解方特意为徐国夫摆下庆功宴。看着满桌的菜肴,解方笑着说:"上次没吃成的饭,这回可得好好补上!"徐国夫端起酒杯,自豪地说:"就是这酒的味道,比打仗前更香了!"

三、徐家屯奇袭:智勇双全显身手

梅河口之战后,徐国夫率9旅休整不到半个月,又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前往辽中一带,配合兄弟部队打击新6军的22师。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当时3纵指挥机关尚未完全建立,各旅只能分散行动。这就要求每个指挥员都得有过人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2月的东北,天寒地冻。徐国夫亲自率领27团打前锋,带着部队从姚千户屯出发,向辽中方向挺进。两天两夜的急行军,终于赶到了浑河西岸。

正当战士们准备稍作休整时,一个侦察兵骑着马飞奔而来:"报告首长,发现敌人小分队活动!"

"有多少人?"徐国夫立即问道。

"大约二十多人,正沿着东南方向移动。"侦察兵回答。

徐国夫立刻判断,这必定是蒋军的侦察分队。按照他多年的作战经验,有侦察分队出现的地方,必定有主力部队驻扎。

"命令1营,给我跟上去!一个都不许放跑!"徐国夫当即下令。

1营悄悄尾随这支侦察分队,一直来到了徐家屯附近。果然不出所料,在村子里发现了一个营的蒋军。但这支部队的警惕性极高,哨位布置得密不透风。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徐国夫没有贸然进攻。他先派出几个侦察小组,仔细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很快,情报就送了回来:这是新6军22师的一个精锐营,全副美式装备。

"好啊,让咱们来会会这些美械部队!"徐国夫当即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27团包围徐家屯,旅主力兵分两路,从敌人侧后包抄,形成合围之势。

当晚10点整,随着一声信号弹升空,27团率先发起进攻。蒋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没料到会在后方遭到突袭,一时间阵脚大乱。

但这支部队确实不简单,很快就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他们凭借美式装备的火力优势,在村子里构筑了多处火力点,打得十分顽固。

战斗一直持续到半夜,27团的1营和2营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这时,蒋军开始边打边撤,试图从缺口突围。但他们不知道,3营早已在预定位置设下了埋伏。

当蒋军撤退的队伍进入伏击圈时,3营的机枪和迫击炮同时开火。顷刻之间,敌人的退路被彻底切断。最终,这个美械装备的蒋军精锐营被全歼,200多人被击毙,300多人被俘虏。

战后清点战场时,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冲锋枪、重机枪、迫击炮应有尽有。还有一匹纯种军马,据说是从美国运来的。

但最让徐国夫印象深刻的,是那位被俘的蒋军副营长。这个人即便成了俘虏,还在耀武扬威,吹嘘他们是从缅甸战场来的精锐。可惜,再精锐的部队,如果是为错误的事业而战,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

四、战马救主:生死攸关的传奇时刻

徐家屯一战后,徐国夫的名字在东北战场上越发响亮。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位指挥若定的将领身上,竟然也发生过一段险些被俘的传奇故事。

那是在1946年4月的四平保卫战中。战事正酣,徐国夫接到命令,要率部支援一处战线吃紧的阵地。完成支援任务后,他骑着那匹在徐家屯战斗中缴获的美军良驹,顺道去视察附近的一处山头阵地。

"这匹马可真是个宝贝!"战士们都这么说。这马不仅体格健壮,而且通人性,平时温顺,战时勇猛。徐国夫也特别喜欢这匹战马,经常亲自喂它草料。

那天,徐国夫只带了几个警卫员。按理说,这处山头阵地应该是我军控制的。可是当他们离山顶还有五六十米时,突然传来一阵喊声:"是'东联'的大官!快来人抓活的!"

原来,这处阵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蒋军占领了!瞬间,密集的子弹就向徐国夫扫来。情况危急,他立即从马背上跳下,就地隐蔽。

"首长,您先撤,我们掩护!"警卫员们立即分散开来,用手中的冲锋枪压制敌人的火力。可敌人的火力点设置得很巧妙,子弹像雨点一样扫来,寸步难行。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匹战马竟然自己跑回了25团的驻地。25团团长一看到这匹没有骑手的战马,立即意识到不对劲:"不好!副旅长可能遇到危险了!"

25团立即组织了一支队伍,沿着战马来时的方向摸索前进。果然,在那处山头附近,发现了徐国夫和敌人对峙的情况。

"给我打!狠狠地打!"25团团长一声令下,全团战士立即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蒋军没想到我军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仓促之间只得放弃阵地,狼狈逃窜。

重新夺回阵地后,25团的战士们这才发现,徐国夫和警卫员们身边的弹壳都快堆成小山了。原来,他们凭借着临时构筑的掩体,硬是坚持到了援军到来。

"首长,您这是去'老虎嘴'里转了一圈啊!"战士们把徐国夫接回来后,都说他命大。

"不是我命大,是这匹马立了大功啊!"徐国夫抚摸着战马的鬃毛说道,"要不是它及时报信,恐怕咱们今天就要吃大亏了!"

五、虎狼之师:9师的崛起传奇

经过一连串的战斗考验,1947年初,组织上决定将9旅扩编为9师,徐国夫被任命为首任师长。这个消息传来时,老战士们都说:"这下可好了,咱们的'徐老虎'终于当上师长了!"

可是,当上师长的徐国夫却一点都不敢松懈。扩编后的9师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三个团的战斗力参差不平衡。原来的27团是老底子,战斗力强;新组建的25团和26团,都是新招募的东北青年,还需要时间磨合。

"新兵怎么了?新兵也能打胜仗!"徐国夫立即在师里推行"以老带新、以强扶弱"的练兵方法。他把27团的老战士分散到25团和26团,每个班都配上两三个老兵,手把手地教新战士。

有一次,26团的一个新兵在训练时问徐国夫:"师长,听说咱们要打四平,可是我连枪都端不稳,怎么打仗啊?"

徐国夫二话不说,抄起一支步枪,当场示范:"瞄准要这样,扣扳机要这样,打靶要这样!"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整整讲了一个下午。

就这样,在徐国夫的带领下,9师的战斗力日益强大。特别是在攻坚战中,9师形成了独特的战法:先用迫击炮压制敌人火力点,然后突击队从侧翼迂回,最后主力部队正面突破。这套打法,在东北战场上屡试不爽。

1947年夏天,9师奉命参加四平攻坚战。这次战斗中,徐国夫创造性地运用了"三点一线"的战术:把师里最精锐的突击队分成三组,分别从城东、城南和城西发起进攻,把敌人的注意力分散开。

战斗打响后,突击队果然打得虎虎生威。25团的突击队率先突破城墙,26团和27团的突击队紧随其后。蒋军还没反应过来,我军就已经控制了城内的制高点。这一仗,9师创造了"一天攻下一座城"的战例。

从此以后,9师在东北战场上有了个响亮的外号:"虎狼之师"。人们说,这支部队打起仗来,像老虎一样凶猛,像狼一样机敏。

后来有人问徐国夫,9师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虎狼之师"?徐国夫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师官兵一起拼出来的。你看我们的老班长,教新兵时比我还要认真;你看我们的新战士,练刺杀时个个都咬着牙坚持。就是这股子拼劲,练出了'虎狼之师'!"

到1948年,9师已经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劲旅。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只要是9师参加的战斗,就没有打不下来的仗。在辽沈战役中,9师更是屡立战功,为东北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