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浩:为基层民众唱了一辈子戏的豫剧大家——记苏兰芳艺术人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古代小说研究 2023-11-02 06:40:33

2012年,一台名为《梨园寻根》的戏曲演唱会正在上演,一位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的老太太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走上了舞台。初一看,这么普通的邻家老奶奶,年近九旬,牙都掉光了,还能唱吗?

苏兰芳先生

但是当音乐一响,一曲《桃花庵·九尽春回杏花开》却声若洪钟,底气十足,字正腔圆,旋律沧桑凄美,翻唱高音依然游刃有余,一派大家风范,歌惊四座,所有的观众都被这个老太太震住了,一曲未了,掌声四起。

一曲唱罢,甫要下场,观众意犹未满,不依不饶,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只好返场加唱,方才告饶。

人们不禁打心眼里好奇,这个老太太是谁?唱这么好,人们咋不知道呢?

一、一生扎根基层

这位老太太就是苏兰芳。她之所以不为人知,是因为她后来基本在基层剧团工作,很少到大城市。

她先后在洛宁县豫剧团、延安黄龙豫剧团,信阳潢川豫剧团等工作。当她从黄龙豫剧团返回河南时,还没有落实单位,遇上了文革爆发,被空了起来,因此逃过文革一劫。文革后期,潢川豫剧团排演《红灯记》因角色需要,邀请苏兰芳担任李奶奶一角,因此留在了潢川豫剧团工作,文革结束没多久,她就退休了。

退休后,曾成立民营剧团演出过几年。因此可以说苏兰芳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在洛宁县豫剧团。

八十年代后期,洛宁县在编戏曲志时,对已经离开洛宁二十多年的苏兰芳,还没有忘记,有如下一段记载:

《洛宁县戏曲志》

苏兰芳,女,约1928(有误,为1924)年生,河南省登封人,是我县豫剧团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的主要演员之一。她功底扎实,戏路较宽,不光擅长花旦的表演,而且还能串演生角行当。她在唱腔上,嗓音洪亮舒爽自如,清晰明快,深受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她擅长做工刻画人物,细腻入微,感情处理恰当,表演准确贴切,为河南小十八兰之一(有误,根本没有“小十八兰”一说,关于十八兰的问题,待以后另写文章)。

苏兰芳是1957年来我县豫剧团的。她在《桃花庵》(饰窦氏)、《穆桂英挂帅》(饰穆桂英)、《泪洒相思地》(饰王怜娟)、《珍珠塔》等剧中扮演的角色均为观众所喜爱。并为我县豫剧团带出了一批优秀演员,如王当群、胡丽君、马金苗等。苏兰芳同志是1965年(“文革”开始)离开我县豫剧团的。但她为洛宁县的戏剧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第174页)

这段文字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提到了苏兰芳的做工戏,说她“擅长做工刻画人物,细腻入微”,我们现在可能永远无法欣赏感受到了,不过从她留下的一张武小生的剧照看,动作优美准确,潇洒干脆。二是提到了苏兰芳为洛宁培养的一批优秀的学生。

至于苏兰芳为什么一生没有离开基层,首先是生活和命运的播弄。她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没有到大城市演出过。

苏兰芳先生年轻时照片

1935年冬,曾随师父周海水到开封演出,1936年底又随师父到西安演出,并且挂牌,现有当年的演出海报为证。但到1938年,为了逃避日本对河南的轰炸,她和养母逃难到登封,没想到从此在登封扎下根来。

18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商人,为了避免世人对唱戏的歧视和偏见,她不想让别人说三道四,她不唱了,“不趟这浑水”。然而不久,她丈夫出门失踪了,而她婆婆却非常恶毒,不但虐待她,还不让她吃喝,她只好以糠和野菜充饥,而且还预谋卖掉她。当她得知后,从婆家逃了出来,被一家好心人收留,躲过一劫。

后来解放了,听别人说,现在唱戏的地位提高了,为了糊口,她重新出来唱戏。由于她七八年没有唱戏,唱戏这一行“一日不练手生”,虽然她努力地练功,恢复唱腔和做工,但她总觉得自惭形秽,觉得技术和唱腔赶不上别人,怕给师傅丢脸,所以她隐姓埋名于民间,在别人面前从不提口她是周海水的徒弟。

听说她又登台唱戏了,她原来的师姐妹汤兰香和常香玉都曾来信邀请她来搭班演出,都被她拒绝了。特别是常香玉的父亲张福仙还曾亲自到登封邀请她,她也拒绝了。

谈到为什么时,她说,一是她改唱旦角(到登封后改唱旦角)了,原来唱小生和常香玉搭档,现在和常香玉为同一行当了;二是,常香玉的名气大,会压她,她说人都有自尊。三是,她和基层的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舍不得她们。

年轻时的常香玉

当她从黄龙返回洛宁时,观众听说了,立刻蜂拥而至,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和她握手,把手都握肿了。看这阵势,观众是难以打发,她不得不答应为观众加演,人们才满意地散去。

她说人们看见她,争相奔告,说“兰芳回来了”,人们不说“来了”,而是说“回来了”,洛宁好似她的娘家,听到这样的话她内心是充满感动的,直到笔者见到她,提起这件事,她依然感到温暖和感动。乡亲们知道她爱吃红薯,就纷纷把红薯和鸡蛋送给她。她说:“我这朵花在农村也开得很香呢,这是我的最高荣誉。”

当然选择在基层演出,条件是艰苦的,俗话说“说书的嘴,唱戏的腿”,剧团的流动性是演员生活上最大的困难。她说,牛圈羊圈麦秸垛经常是演员睡觉的地方,解放后条件慢慢好一些,会住在学校。

最难忘的是连夜赶台,为了不耽误演出,哪怕刮黄风下黑雪都得赶路,跋山涉水,无论冬夏。苏兰芳经常演出的洛宁和登封都是山区,她爬遍了这些地方的沟沟岭岭,把戏送到最偏远、最闭塞的地方。晚年的苏兰芳一直腿疼,可能与跋山涉水有关。

苏兰芳先生

二、自改唱词的《桃花庵》

九尽春回杏花开,又一载,见鸿雁飞去紫燕飞来。

蝴蝶儿成对飞墙外,想起了奴的夫名张才。

张才夫虎丘山去玩会,此去了十余年没有回来。

怕的是他出门遭陷害、遭陷害,……

张才夫你好似石沉大海,你(那里)生死存亡实实地难测。

为夫君茶不思来饭也不爱,终日里我少气无力精神衰。

为夫君我懒以换穿戴,把颜色的衣服叠起来。

为夫君我懒把那鲜花戴,为奴夫我不上梳妆台。

为奴夫我懒以走出门外,为奴夫我见了人懒把口开。……

张才夫你若有了好和歹,你撇得我孤苦伶仃怎样安排?

盼夫君把我的眼睛哭坏,……

有人问苏兰芳,说你的《桃花庵》怎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呢?她笑了,说唱词是我改的,咋会和别人的一样呢?目不识丁的苏兰芳,怎么改起唱词了呢?原来《桃花庵》里的窦氏和她有极其相似的命运,她在戏文里寄托着身世之悲。句中划线部分为苏兰芳所改。

她说:“我一生很悲,以前总是哭,眼睛都是哭坏的。我是孤儿,从小失去父母,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也不知道具体的出生时间;而结了婚,丈夫又失踪了;到老了又没有亲生的孩子。演窦氏就想起了自己,窦氏不是丈夫失踪了么,窦氏不也是没有孩子吗?我不想出去,怕别人问我孩子呢?别人说衣服是闺女、媳妇买的,我听着没啥说,心里难过。人有 ‘三怕’——从小失去父母,中年失去丈夫,老了没有儿子。这‘三怕’都落在我的身上,我咋这么孤单呢?无姐无弟独自己,天地间就我孤身一人,连一个亲人都没有!”

苏兰芳先生演唱《桃花庵》选段

提起这悲怆的身世,她仍是珠泪不干。因此她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唱词改了。苏兰芳最拿手的唱段应该就是这一段,借戏舒缓内心的痛苦,长歌当哭。现在苏兰芳仍孤身一人住在自家一楼一个阴暗的房间里,九十多了,还是自己做饭。

今年,苏兰芳在热心戏迷王雁东的帮助下,找到了她养父苏占奎的家——淮阳(古称陈州)苏花园。苏家在当地是一个大户人家,苏家为回民。王雁东说,回民一般不会把孩子给汉民收养,还是给回民。

另外,苏兰芳的鼻子带鹰钩,眼睛略带灰蓝色,据面相和她养父的身份推断,她应该是回民。

苏兰芳说她属鼠,据查应该是1924年出生,现在一般写作1923年,她说身份证上的是错误的,比实际年龄小。苏兰芳之所以晚年还要寻根,一是人总有根的,不可能总是像一片树叶漂泊无依,她在没有亲生血缘的情况下,养父母就是自己最亲的人;二是要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她十五岁(1938日本轰炸河南)那年,养父苏占奎就去世了,她还未成人,还未来得及尽孝,养父之恩尚未报答。

苏兰芳先生佘太君扮相照,拍摄于西安,当时40多岁,约拍摄于1960年代。

再者,苏占奎葬身他乡,因此苏兰芳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要到苏花园看一看,踩一踩苏花园的土,喝一口苏花园的水,也算为养父和自己找到了根。

三、她一辈子感念恩师

苏兰芳晚年独居一室,孤身一人,但她头脑清晰,耳不聋眼不花,在寂寞的时光里,必定会咂味凄苦的人生,往事泛上心头,感慨无限,她这一生真是坎坷多舛,苍天无眼,命运不公!但在她的心中却没有怨恨,仍是感念。可能她越是苦,越是感念别人对她的好。

亲生父母把她抛弃了,她也不恨,认为他们肯定是被生活所迫。对于养生父母,更是感恩,而且养生父母待自己如亲生,自己小时候也是个娇闺女。她从婆家逃出来,在恩人家躲了两年,救命恩人,更是没齿难忘。

但她最感恩的是师傅周海水。她说自己的饭碗是周师傅给的,自己不还是吃唱戏的饭吗,现在的退休工资还是!汤兰香是周师傅在开封收的第一个女徒弟,苏占奎看周师傅收女弟子了,因周师傅经常到苏占奎的茶馆喝茶,苏占奎就让周师傅把两个女儿收下,周师傅欣然同意,她和姐姐苏兰芬同时拜师。

周师傅对她们姊妹几个像亲闺女,要求虽然严,但从不打骂,晚上睡觉时,周师傅睡门口,让她们睡在里面保护她们。

周海水等口述《卷席筒》

周师傅还要求她们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要求她们不演堂会戏。在西安演出时,有泼皮无赖不怀好意地要求周师傅的三个女弟子去演堂会戏,周师傅坚决地拒绝了,那泼皮无赖掏出手枪以威胁,周师傅毫不畏惧,挺起胸膛,让往自己胸膛上打,结果把那泼皮无赖吓跑了。

提起周师傅,苏兰芳总是对人讲起在西安的这件事。她说晚年之所以站出来唱,不是为了自己,自己老得像个怪物似的,抛头露面是为名为利吗?她想到周师傅那么大的本事,那么好的人,艺术空了,没有了,汤兰香、苏兰芬和周海水的女儿周兰凤都没有把师傅的艺术继承好、发扬好,扛起这面大旗,她站出来唱,录专辑,就是对师傅最好的感恩与纪念。

后来,在登封,苏兰芳树立了“恩师周海水纪念碑”,署名是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周兰凤敬立。

汤兰香剧照

苏兰芳的署名很有意思,她为什么没有署名“十八兰”中名气很大的毛兰花和崔兰田等人呢?因为她们根本不是一“窝”,她和汤兰香和苏兰芬是一起拜师周海水学戏的,而“十八兰”是她们之后坐科学戏,周海水带领着她们演出挣钱以供科班之花费,因此她和汤兰香、苏兰芬是情同姐妹的,三人共同感念恩师。

而署名周兰凤,是因为周兰凤是周海水的女儿,苏兰芳所感恩的是周海水及其家人后代,因此要加上周兰凤。

当然对于其它师傅诸如周银聚(周海水胞兄,武生)、燕长庚(青衣)、贾锁等人她也是念念不忘,常常提起。相反一些被称为艺术大家的,对于自己的师傅,或者给予自己艺术影响以及艺术指导的老艺人绝口不提,甚至极力否认,若是承认了这些,似乎就降低了自己艺术创造的天才。苏兰芳是一辈子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身上保留着尊师的传统美德!

让笔者更肃然起敬的是苏兰芳为杜岭(今郑州建国饭店、中原图书大厦一带)立碑。有一次我去她家访问,一见面就说她还有一件心愿,要为杜岭立碑。

她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当时唱戏的地位低下,就是一群穷要饭的,到哪里都受人白眼,不待见。而且,戏班学戏还要吹拉弹唱,噪音扰民,就更不受待见。

然而,杜岭的村民不但接纳了她们,而且和她们亲同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周海水就是带领她们在此地居住,招收学员,后又培养出豫剧“十八兰”。俗话说饮水思源,她要为杜岭立一块儿纪念碑。因为杜岭村早已被城市改造了,无立碑之地,因此,2015年苏兰芳选择了在登封恩师纪念碑后立碑“豫剧摇篮杜岭村纪念碑”。

2012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梨园寻根》晚会DVD录像专辑封面。

四、年逾九旬而嗓音不衰的秘诀

2013年元月,90岁高龄的苏兰芳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2张专辑,有十几个唱段。她的唱腔还是那样的圆润,声若洪钟,高低自如,尤其是高腔还是那么游刃有余,一点儿也听不出年老体衰的痕迹。

笔者夸她唱得好,她总是说,这哪能与年轻时相比呢,年轻时唱戏根本不用麦克风,由于声音太大,简直要把麦克风震坏。现在嗓子大不如前,干涩不够圆润,只是高音还能唱上去罢了。

90多了还灌唱片,连郑州电台的工作人员都说她是个奇人,简直是个传奇!笔者也感到非常惊奇,她到底有什么秘诀?她肯定是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若是能把她的经验记录下来,那么对青年演员也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015年苏兰芳要第二次录唱片,我去访问她,她说很担心录不好。我说:“你的嗓子这么好,还怕唱不上去吗?”她说:“现在嗓子虽然还有,但怕气力不够,需要用气力把气息打上去。”

2013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苏兰芳先生唱腔专辑封面,时年90岁。

虽然她腿不方便,还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诸如伸伸胳膊拉拉腿等。这说明她在演唱时是以气带声,气息是发力点,吹动声带而发声,这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说法是一致的,诸如“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者,音之帅也”。

她说的从下面往上打,就是气沉丹田,发出丹田之气。“氤氲自脐间出……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脐”即丹田。据她讲,她感冒了、嗓子哑了也能唱,影响不大。唱戏过程中,从来不喝水,一连将近四五个小时。

我问她怎么受得了,她说从小周师傅就严格要求,唱戏过程中不能喝水,害怕中途饮场,变成“茶嗓子”。因此,她也习惯了。另外,由于发声正确,她也并不觉得口渴。

但演唱结束,会喝一大碗热水,她说嗓子唱热了,千万不能喝凉水,喝凉水保准哑嗓子。俗话说饱吹饿唱,唱戏不能吃太饱,一场大戏下来,她说饿得是前心贴后心。这些经验的介绍,与我看到的京剧程派名家赵荣琛介绍的唱戏经验很相似。

另外,她还提到了一条秘诀,说她在唱戏时会在腰上绑上练功带,就是一条宽约四指的硬布带。我问她说是谁教的,她说是从小练功时师傅发的。

我对此很怀疑,也不知是否科学。后来看北京卫视孔洁主持的《欢天戏地》,采访京剧名家康万生,康万生的铜锤唱得婉转悠扬,毫不费力,不像常见的铜锤唱得青筋暴露,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其中康万生就展示了自己的练功带,并且说他的练功带是很硬的,而且向他拜师学戏的徒弟,都要求他们绑上练功带。

后来,我就试了试,绑上练功带,这样有利于气沉丹田,在演唱时有利于存住气息,不漏气。这是我的体会,也不知对不对。

2017年5月,作者与苏兰芳先生在其家中合影。

唱戏时要用好共鸣,依靠气息的支撑,而不是扯着脖子大喊大叫。向她学戏的学生说,她唱戏时,坐在她坐的床上,都能感觉到床在震动。

2023年10月,她已经100岁了,笔者到她家中访问,她坐在床上唱《卖苗郎》,我坐在她的床边,真的感到了床在震动,这说明她完全是用气息发声,很会用丹田气。另外她很会利用共鸣,主要有胸腔共鸣、口腔共鸣、上颚共鸣等,扩大音量,增加声音的厚度。

其中上颚共鸣是素兰芳的一个特色共鸣腔,特别是唱悲剧的寒韵要用此特色共鸣。另外,唱高音时只用到自己能唱的高音的七八成,要留有余地,不能全部用尽,那样就显得声嘶力竭,破坏了艺术的美感。

笔者也认为可能是苏兰芳嗓子条件好,所以能唱这么久。但据她讲自己的小时候的嗓子并不好,后来七八年不唱戏了,嗓子又回去了。为了重新登台,她坚持天天喊嗓子,把嗓子又喊回来了。这次喊回来的嗓子又宽又亮,比原来的还好。再加上她科学的发声,因此能唱到九十多岁而嗓音不衰。

苏兰芳先生的吕布扮相照,拍摄于郑州其退休后,约1980年代。

五、唱腔中的个人创造

听苏兰芳的唱腔,觉得她的唱腔很传统,原汁原味,韵味十足,但又很新颖,和谁的唱腔都不一样,也绝非报纸网络上所宣传的那样“豫剧的活化石”,好像那时的唱腔原封不动保留到今天。但与革新派相比,苏兰芳又是保守的,她的革新是微调、渐变,而不是激变。笔者认为苏兰芳的唱法是接近传统的保留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唱法。

1935年11月,她随周师傅到开封演出,彼时,陈素真和樊粹庭合作在豫声剧院演出,樊粹庭为陈素真量身打造新戏,一时风靡开封,陈素真大红大紫。

苏兰芳讲到,为了学陈素真的剧目,偷偷到剧场观摩,又私下给陈素真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好处,把剧本弄到手。苏兰芳很快也学会了樊戏诸如《凌云志》、《义烈风》、《女贞花》等。2013年她还灌制了《义烈风》中的两个唱段。

但是,她并没有照搬陈素真的唱腔,而是把它改为适合自己的豫西调唱法。而祥符调对苏兰芳也产生过影响,如《玉虎坠》中冯彦夫人的一句唱“生乾郎十四岁冯门的根芽”的“芽”就运用了祥符调的旋律。

其它的艺术样式对苏兰芳也有影响,比如《对花枪》中“搀起来罗成儿”运用了河南曲剧【小汉江】的旋律。《女贞花》中邱丽玉本想喝毒酒自尽,不料毒酒反而治愈了她的麻风病,此时邱丽玉唱了一段曲剧【剪剪花】,苏兰芳说为了唱好这段曲剧,还专门向曲剧老艺人学习,她说自己很笨,总是唱不好,学了很久才学会。而她的一部非常叫好的剧目《泪洒相思地》则根据越剧皇后姚水娟的剧目移植的。

《豫剧之光:陈素真百年诞辰纪念影册》

苏兰芳说她总爱琢磨唱腔,没事了就哼,做梦也哼,她觉得老师傅(都是男旦)的唱腔太平了,她说的平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平淡不新颖,很老套,二是旋律起伏变化不大。那么她是怎么哼的呢?老师傅教给她17个字:“喜怒哀乐,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手眼身法步。”

其中“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是编腔的法则,演唱要“字正腔圆”,讲究吐字清晰、归韵准确,她说“吐字不清犹如钝刀杀人”。她给“抑扬顿挫”的解释是:“高音,低音,中音(上中音,下中音,高中音、低中音)的有机结合,好比海水波浪式。”也就是旋律的波澜起伏,高中低音的有机结合。

戏曲表演通过“手眼身法步”和音乐唱腔来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感的传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找出词意的逻辑重点、语音重点、情感重点予以强调,她说“唱不动人心,就不是好演员”,“我不是傲,当年我演《泪洒相思地》,一句‘负心的男人’,把剧团的人都唱哭了。”

再如《对花枪》“老身家住南阳地”这一大段唱,她里面有一段“昨夜晚住小店,昨晚做梦甚是稀罕……罗艺听了他的话,差下了二顶小轿来搬俺,忽闪闪忽闪闪把我抬到那瓦岗山,俺老夫老妻得团圆呐嗯啊哎呀嗯啊呐嗨呀呐嗨呀嗨哎……”

苏兰芳先生

最后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花腔,表达老夫老妻团圆后的喜悦心情。这一段在我们能听到的《对花枪》中都没有,她说南阳班演戏有这一段,她就把这一段学过来,自己又创造,是她独有的。

因此听苏兰芳的唱腔既传统又新颖,其中包含着她个人的艺术创造,也渗透着她大量的心血。

六、行低人不低的自强精神

戏曲行业自古就被视为贱业,唱戏的被视为下九流,但是周师傅教导苏兰芳说:“行低人不低,人低是自己找的。”

苏兰芳从此也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她从不唱堂会戏,也不演坏戏、粉戏,抱着“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把戏唱好”精神,演好戏,自强自立。她婚后罢演戏,也是因为婆家的歧视,她“不愿趟这浑水”,不愿被人们说三道四,肆意腌臜。直到解放后,演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她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再次登台唱戏。

每次演出,包括提前准备、化妆、演出到结束,往往得四五个小时,在这四五个小时时间内,她不吃不喝,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种习惯。

很多人看见了不理解,她淡淡地说习惯了。据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连晓东馆长介绍,因他多次组织苏兰芳参加演出,他亲眼所见,青年演员在后台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苏兰芳在后台却一脸严肃,一句话也不说,别人都不知道她怎么了,原来她是在静静地默戏。

所以当她一上场唱《抱琵琶》,是带着角色出场,情感情绪到位,该流泪的地方就真的流泪,以深厚诚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以情动人,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2014年5月5日,作者第一次赴登封拍摄的苏兰芳先生在家中的照片。

相反,我也在电视晚会上看到知名的演员唱《抱琵琶》,好像秦香莲与己无关,只是学唱秦香莲的旋律,轻飘飘的,像唱歌似的,这怎能打动人心?

“不怕众人乱鼓掌,就怕一人默摇头”,“不怕千人看,就怕一人懂”,“不怕三点头,就怕一扑摔(扑摔,方言,摇头的意思)”这是苏兰芳常说的戏谚,这就牵涉到如何理性看待戏曲演出中的掌声。

众人的乱鼓掌、乱叫好并不意味着真好,那个默摇头的真正懂戏人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戏曲演出中的彩声是一把双刃剑,观众的鼓掌可以激发演员的热情把戏演好,但另一方面如果演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向观众讨好,那么就走向了艺术的背面。君不见现在的某些演员,为了叫好,故意出乖露丑,或者嚎啕大哭,或者飙高音嗷嗷直叫,赢得观众稀拉拉的掌声,就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了,飘飘然然了。

《豫剧▪豫西调》

岂不知掌声是观众内心受到感动而由内而外、情不自禁地叫好,那些为了一时之廉价掌声,只能是制造了艺术的泡沫和垃圾,并不是真正的艺术。

豫西调擅长演悲剧,苏兰芳尤擅长苦戏青衣,她的《桃花庵》《秦香莲》和《卖苗郎》等,都是在认真分析角色的基础上,和角色融为一体,感情由内而外自然流露,以诚挚真实的情感濡染、打动着观众。    别看苏兰芳是个文盲,可是在戏里泡得久了,早成老戏精了。比如她对《桃花庵》、《秦香莲》、《卖苗郎》中三个悲剧女性的分析,她说桃花庵中的窦氏是个富家主妇,衣食无忧,可是丈夫失踪了,没有孩子,她是内心的苦闷,她修改的“终日里我少气无力精神衰”很符合窦氏的精神状态;秦香莲也悲,丈夫抛弃不认她,可她有两个孩子;最悲的是柳迎春,丈夫不认她,家里也最穷,连吃的也没有,无奈何卖儿子换口吃的,柳迎春要忍着卖儿的悲痛强装笑颜孝敬公爹,可是公爹却不理解,抡起拐杖就要责打柳迎春,她是一肚子的委屈,想说又不敢说,想哭不敢哭出声。

同样三个悲剧女性,只有对她们三个细微的不同予以辨析,才能演好三个人物,要不然成了一道汤,三个人物演成了一个人。

对于现在舞台上常演的《泪洒相思地》,也认为没有她演得深入内在。特别是最后一场《临终很》是全戏的重点场次和高潮,剧中有这样的唱词“变卖衣饰做路费”,王怜娟此时已经万分窘迫,走投无路,但有的演员不顾这一规定情境,依然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当然,我们不能用写实的目光来看,戏曲舞台上一切讲究美,但也不能过分炫耀美),苏兰芳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悲剧的力度。

《豫剧豫西调及唱腔音乐研究》

有一次她偶然谈起《秦香莲》,她的分析更让笔者刮目相看。她说,《抱琵琶》一场,秦香莲当着王丞相之面,哭哭啼啼、絮絮叨叨唱了那么一大段,什么“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的冤枉”,而到了《铡美》一场,秦香莲却没有什么戏。

她说的这个问题,牵涉到戏剧的节奏问题,《秦香莲》一剧前面的《劝夫》和《抱琵琶》戏份过多,高潮出现过早,而到最后一场《铡美》,秦香莲却成了配角,戏剧真正高潮部分不够突出。

她说在传统老戏中《铡美》一场秦香莲是这样唱的:“秦香莲泪兮兮,说与相爷听端的。我不告天不告地,状告皇王一妹婿。我实是告的陈世美,秦香莲我是他的妻。强盗得官伤天理,不该杀子又灭妻。韩琪他是真君子,拿起钢刀杀自己。秦香莲冤仇深如海,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的冤屈。血淋淋的钢刀往上举,包相爷与我报冤屈。”

《劝夫》阶段的秦香莲只是苦苦哀求陈世美认下两个孩子,认不认自己倒还在其次,陈世美只是铁心不认,此时的秦香莲算不得“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的冤枉”。秦香莲前来寻夫,陈世美害怕秦香莲影响自己的仕途,就派韩琪杀死秦香莲母子,此时的秦香莲才是“满腹的冤枉”。

《豫剧史话》

苏兰芳虽然没有用什么节奏、高潮等字眼,但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不识字的老艺人,能够隐隐感觉到这个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苏兰芳是一个有心人,她终日都在思考着演戏的事,真是具有那种“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把戏唱好”的敬业精神,有这样的精神还能唱不好戏吗?

七、口中的戏曲史料

1935年11月,苏兰芳随周海水到开封演出,豫西调在省会开封唱响了,促进了豫西调和祥符调的交流和融合。1936年底,周海水带领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到西安演出,这是豫剧第一次到省外演出,苏兰芳都是这些豫剧史上重要事件的亲历者。

周海水在1933年曾率班到开封演出,但开封观众不接受豫西调的唱法,没有打响。没有打响的原因,据苏兰芳分析,一是豫西调真声演唱,憨腔大口,听惯了祥符调假声唱法清脆嘹亮的开封人,不大习惯豫西调。二是当时的演员穿得很土,开封人以长袍为主,而唱豫西调的穿着短褂,好像一群叫花子。

1935年,常香玉的父亲张福仙提议周海水再到开封闯闯,周师傅说不去了,上次就演砸了。张福仙又动员,周海水就动心了,这次周海水非常重视,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对剧目精挑细选,邀请一流的演员。

常香玉父亲张福仙

主要演员有周海水(老生),周银聚(周海水的哥哥,武生),“豫西三张”之一的张同庆(老生),旦角演员有燕长庚、翟燕身等。女演员有周海水最早收的三个女徒弟——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以及常香玉。常香玉没有正式拜师,但在周海水的戏班搭班演出。他们的口号是“老的不行,有年轻的,年轻的不行,有女的”。

1935年11月周海水率班到开封同乐戏院演出,演出《卖苗郎》《四进士》《申包胥挂帅》等剧目。主力演员当然是周海水、周银聚、张同庆、燕长庚和翟燕身等这些老演员了。

这次演出,在开封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豫西调算是在开封站稳了脚跟。这四个女演员刚好年龄相仿,她们合作演出小戏。比如常香玉演《秦雪梅》,苏兰芳配演商林。

常香玉就是凭借自己的好嗓子和武功,慢慢在开封唱红了,从唱垫戏到中轴到大轴。1936年底,周海水率班到西安演出,常香玉没有去。张福仙以她为主演,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

关于他们在西安演出的情形,苏兰芳并没有讲很多。问到豫剧在西安观众接受不接受,欢迎不欢迎,她说,西安人能听懂河南话,再加上豫剧和秦腔都是梆子戏,是同一个家族,所以西安人很欢迎,他们在那里演出了快一年。回来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为了躲日本飞机的轰炸,才逃到了登封山区,从此流落到那里了。

《豫剧探微:开封视野中的豫剧历史》

苏兰芳所处的时代,恰好是豫剧坤伶替代乾旦、豫剧从外八角为主逐渐转移到以旦角为主的时代,处在豫剧发展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

苏兰芳虽然不是第一个登上豫剧舞台的女演员,但算得上是较早登上豫剧舞台的女演员,因此她是这个豫剧变革历史时期的见证人。问她观众为什么喜欢看女演员的戏,她说当时唱戏的女演员少,观众稀奇,后来慢慢就多了。

问她的师傅一辈都演什么戏,她说是朝代戏,比如商代戏、汉朝戏、三国戏等。她所说的朝代戏相当于今天的历史连续剧,是连台本戏。比如,商代戏,能从商纣王女娲庙上香的《头冀州》,一直演到《反五关》。再如,有名的《玉虎坠》,又名《收王元》,本是刘秀戏中的一部分。

所以当河南的一个资深戏迷唐小宝在搜集《玉虎坠》的资料时,发现一个民营剧团出的光碟《刘秀传》共24集,其中从第10到15集是《玉虎坠》的故事,该民营剧团的演出更接近豫剧的老传统,从中也可以证明苏兰芳的说法。

这些朝代戏是怎么失传的呢?苏兰芳说,年轻的只会自己角色的,其它角色的不会,老师傅们死的死,散的散,就没有人能把这些戏穿起来,慢慢地就演不成了,时间久了就忘了,就失传了。说到此处,她还非常痛心,她特别喜欢汉朝的戏,还能记起一些,还心存希望能恢复一些。

她说的是一个理由,关键的原因还有两条:

一是,豫剧慢慢由农村进入城市发展,市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看连台本戏,只能从连台本戏中挑选比较精彩的段落上演,因此朝代连台本戏戏慢慢失传。

《豫剧名老艺人传统唱腔选集》(豫西调部分)

二是,坤伶登上舞台,观众更喜欢女演员,那些朝代戏以外八角为主,此时变成女演员挂帅,就多演家庭、爱情、生活戏,别说那些朝代戏了,从此以后就连生角也被女演员打击得一蹶不振,历史戏的失传是必然的了。

苏兰芳一生扎根基层,为基层唱了一辈子戏。但她并没有因在基层而降低了对艺术的追求和要求,她以要强的个性,抱着“不吃不喝不睡非要把戏唱好”的敬业精神,赢得了观众的爱戴,观众把她当亲人,她和观众情同一家,真正成为了“隐藏在民间的艺术大家”。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八、百岁老人心愿

2023年10月18日,笔者再次赴登封看望老人。经历了三年“疫情”,苏兰芳已经100岁了,但她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头脑清楚,戏还记得清清楚楚,先后给笔者演唱了《卖苗郎》《吕布戏貂蝉》《打金枝》等唱段。

2023年10月18日,作者与苏兰芳先生在其家中的合影,苏兰芳先生100岁了。

据介绍,2022年底,全民皆“阳”,老人却没有“阳”,她生病住院是因为在养老院因下楼不便,孤居一室,难与人交流,所以心情不畅,吃不下饭,因营养不良而病倒。

临走时,苏兰芳拉住我的手说:“小王,郑州的人多戏迷多,你看看有愿意学的年轻人,他来我免费教他。”传承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心愿,苏兰芳自被媒体发掘出来之后,曾多次表示愿意把师傅所教的传授给戏迷,她不愿把戏带进墓坑。

可是至今并未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虽然厉琦(豫剧、越调演员)拜师苏兰芳,但二人条件并不相同,苏兰芳是大嗓演员,而厉琦是小嗓,很难唱出豫西调的韵味。苏兰芳心里也清楚,自己不是名演员,所以那些年轻的豫剧演员没有人向她学戏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戏的很少,即便是个别喜欢,谁愿意学这些老腔老调呢?

有一些戏迷向她学戏,说她的戏很难唱。她的戏难唱有两点原因,一是大嗓难学,发声用气难学,苏兰芳说发声用气用的是内功,而这个内功苏老师是童子功,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二是苏老师的悲剧难学,她所擅长的戏都是悲剧哭戏,演的是正旦、青衣,她不喜欢演花旦戏,花旦戏也不拿手。

她每次演唱,都是泪流不止,就是这次100岁唱《卖苗郎》,还是哭了。她说唱《抱琵琶》唱到“泪下来”,必须在这个时候眼泪滚下来。

戏剧名家为“豫剧豫西调活化石”苏兰芳庆百岁寿诞

我在她家先后3次听她唱《卖苗郎》,没有一次不哭的,连我这不爱哭的人,也被她唱哭过。因此唱她的戏要进入角色,要以情带声,没有悲痛的感情是唱不好的,即便是唱,也是唱旋律,唱的也是表皮儿,缺乏真情实感,难以以情动人,所以这些哭哭啼啼、悲悲切切的戏并不好唱。苏兰芳之所以张口就来,应该和她悲惨的身世有极大的关系,她能够移情于角色,长歌当哭吧!

附  录

苏兰芳录音情况:

2009年第一次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录有10个左右唱段,未公开出版。但乐队只有3人,显得单调。但此时她的嗓音高音还算圆润,比后来两次录音的要好。里面的唱段除了《红灯记》李奶奶的唱段(这是苏兰芳留下的唯一的现代戏的录音),后来都再次由郑州电台录音公开出版。

2013年1月第二次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录制了14个唱段,由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目录如下:

豫西调活化石苏兰芳暨爱徒厉琦(琦兰)薪火传承仪式

《桃花庵·九尽春回杏花开》(行当,青衣)

《桃花庵·恨上来我拉她当官去送》(行当,青衣)

《三上关·带皇兵四十单三万》(行当,刀马旦)

《三上关·人马前呼又后拥》(行当,刀马旦)

《玉虎坠·未开言不由我珠泪落下》(行当,青衣)

《对花枪·搀起来罗成儿我的心酸痛》(行当,老旦)

《对花枪·一听说来了秦叔宝》(行当,老旦)

《对花枪·众位英雄跪在了地》(行当,老旦)

《老征东·辕门外三声炮如雷震》(行当,帅旦)

《秦香莲·抱琵琶》(行当,青衣)

《秦香莲·劝夫》(行当,青衣)

《义烈风·急忙忙施一礼我深深拜上》(行当,闺门旦)

《义烈风·大老爷你稳坐在而堂》(庄鸿文的唱段,行当,小生)

《黄鹤楼·刘皇叔稳坐在楼棚》(周瑜的唱段,行当,武小生)

2015年5月第三次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录制了4个唱段,由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目录如下:

《陈妙常·原来是芭蕉叶随风飘荡》(行当,闺门旦)

《二度梅·陈杏元上丛台珠泪落下》(行当,青衣)

《卖苗郎·搀住了公爹老大人》(行当,青衣)

《秦香莲·王相爷出厅去把我指引》(行当,青衣。里面有劝夫的大段念白,展示了念白的功力)

苏兰芳《对花枪》还有一段“有老身居住南阳地”非常精彩的一段唱,与崔兰田和马金凤唱腔的都不同,她原本打算第三次在郑州电台录音,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录,很可惜。笔者录有一段清唱,仅清唱就长达14分钟,若加上伴奏,估计将会在20分钟左右。

苏兰芳还有《头冀州·哭剑》苏妲己的一段唱,豫西调的【哭剑】和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祥符调截然不同。笔者录有一段清唱。

另外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多次对苏兰芳进行采访录音录像,可能还保存有其它的唱腔资料,具体内容不详。

(本文根据作者先后五六次到苏兰芳家中访问而写成的。同时感谢陈玉成、连晓东、王雁东等人的热心帮助。)

2017年7月14日初稿

2023年10月24日增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