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贪钉子户:30平老破小要价1500万,数十亿大桥为它直接绕道

汧以说国际 2023-08-17 02:06:01

文| 图南

编辑| 晓张

分叉的大桥

2020年8月,广东海珠涌大桥正式通车。就在人们庆祝这一伟大工程圆满建成的时候,细心的网友却发现大桥“劈叉了”。

这座双向四车道的大桥有一节竟然是分叉的,中间有一个类似眼睛形状的空缺,里面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小砖房,面积大概30平米左右。

原来这是一个钉子户家庭的老宅,他们因不满政府给出的安置条件,拒绝搬离,最终导致大桥改道。

据了解,户主梁女士曾要价800万,政府同意后她又狮子大开口,要价1500万。最终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拆迁被搁置,大桥也改道了。

钉子户梁女士一家为何不愿意搬走?拆迁背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本期晓张说就带您看看这起拆迁事件背后的故事。

海珠涌大桥

亚运会拆迁

谈及此事,还得从19年前说起。

2004年7月1日,广州成功申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对于所有广东人民而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是向世界展示这座城市精神面貌的绝佳机会。

圣火

为此,当地政府决定改造城市中的老旧小区,该拆就拆,该搬就搬。当然,对于拆迁所涉及的房屋,政府也会对其予以补偿。

珠江是广州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广州这座城市的脸面。在整个计划中,沿珠江附近的房屋是城市改造的重中之重。

原因在于,这里聚集了大量的老破小,卫生、治安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拆房子

很快,相关拆迁文件就下来了,各级工作人员也开始贯彻落实,挨家挨户宣传城市改造精神,希望得到广大群众的配合。

总体而言,这次城市改造计划进行的比较顺利,绝大多数家庭都和政府达成一致,表示愿意搬迁。大家不仅拿到了拆迁款,还住进了安置房。

据了解,当时每家每户都可以将老房子置换成100平米左右的新房子,而且按照老房子的面积,每平米还有8000至10000元补偿款,这样算下来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还是有个别的群众对相关政策有所不满,他们表示拒绝搬迁,而且态度非常强硬。广州梁女士一家就在其中。

梁女士一家坚决不走

梁女士的父母很早以前是渔民,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珠江沿岸,也就是现在广州市的海珠区。父母靠打渔为生,所得收入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渔民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地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里兴办了很多工厂。于是,原来的渔民也开始进厂打工了。

随着广州这座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梁女士一家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梁女士父母用多年的积蓄在自家的庄基地上盖了一间30平米的小屋。虽然地方不大,但一家人也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梁女士的家

进入21世纪以后,广州进入发展快车道,甚至与北京上海齐名,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这座城市。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房价也开始逐步递增了。

2004年亚运会申办成功后,全市范围内开始进行旧房改造,梁女士家的房子也在改造范围之内。周围邻居听闻此事都非常高兴,他们期待着早日住进新房子,拿着补偿款过逍遥日子。

可是,梁女士一家却乐不起来。性格强势的梁女士是一家之主,她此前已经和本地男人结婚,还生下了孩子,家里各方面决定都是她说了算。

梁女士

她看到广州发展的如此之快,而且自家房子在城市改造的核心区域,以后肯定会继续升值,所以她不愿意为这一点“蝇头小利”放弃自己房子。

亲戚朋友试着劝说梁女士,可她根本不听。基层工作者亲自到梁女士家进行政策宣传,并详细讲解了补偿方案。她还是表示坚决不同意。

工作人员问她为什么?她却说自己在老房子住惯了,这里是她的根,就是不愿意搬。

梁女士(左)

这样的回答让工作人员很无奈。此时有人就说,肯定是钱还不到位,钱到位了早都搬了。

找不到满意的安置房

梁女士的邻居们慢慢都搬走了,一座座老房子都被推平了,只有她们家还在“坚守”。

梁女士

在此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工作人员来劝说梁女士,希望能和她尽快就拆迁之事达成一致,不要影响了工期。

精明的梁女士看到工作人员心急如焚,她自己心里乐开了花,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也不是不可以谈,你先带我看看安置房吧,我满意了再说。”她说。

情景再现

听到梁女士这样说,工作人员觉得事情有了转机。于是,负责安置拆迁户的同志带着梁女士到离家不远的凤安花园小区参观。

这个小区离珠江不远,风景宜人,建筑风格也是仿照西式,算得上是性价比很高的。

可是,梁女士却对此很不满意,她觉得这个小区的房子不是方方正正的,属于三尖八角的那种,而她本人信风水,直言这样的房子根本不能住。

拆了一半的房

于是,工作人员又带她到其他小区看,并按照她的要求找了一个方方正正、南北通透的房子。

“您看这个房子,采光各方面都比较好,还邻近医院、市场,日常生活非常方便。”工作人员耐心说道。

一听到邻近医院,梁女士马上变了脸色,她走到窗户跟前详细查看周围的楼宇建筑。

“不行,太晦气了,房子正对着医院的太平间,这根本不行。”她不耐烦地说。

媒体采访

工作人员一下子懵了,他实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理由。据了解,这个房子在红十字市医院对面,中间还隔了一条街,这样的说辞未免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

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能带她去其他小区看。后来,整个广州的安置小区都跑遍了,梁女士还是没能找到她心仪的房子。

要价800万

时间来到2010年,亚运会即将到来。政府方面觉得不能再拖了,务必尽快将个别钉子户问题解决。

于是,政府方面直接提出,把安置房折合成现金,再加上补偿款,一起给梁女士。

按照市场价来看,当时广州普通房子也就一万多一平米,100平米折价100多万,再加上每平方米8000元补偿款,最终决定给梁女士200万。

可是,梁女士却坚决反对。“没有800万,休想动我的房子。”她放狠话。

800万?怎么可能。她的房子才区区30平米左右,政府方面显然是不会任她这样胡闹的。

“400万,这是领导们商议后的决定,已经很高了,合适的话就签协议。”工作人员劝说道。

情景再现

此时的梁女士看到政府方面松口了,她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是固守她的800万。“800万就800万,少一分都不行。”梁女士说道。

此时,肯定有人会说,怎么不强拆呢?对这种人就要来硬的。

可是,当地政府显然是不会,也不能这样做的,这事关国家与城市形象,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要尽可能照顾到当事人的感受与利益。

然而,固执的坚持并不会有好的结果。

被包围的小房子

全市旧城改造项目即将竣工,只剩下梁女士家的破砖房格外显眼。多次沟通无果后,政府方面为了维护城市形象,只能在她家周围建一圈围墙。

修建海珠涌大桥

亚运会成功举办后,梁女士家搬迁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直到2016年政府计划修建海珠涌大桥时,她们家的拆迁问题又被提上日程。

大桥

这座大桥计划全长400米,连接河流两岸的居民,是当时广州最重要的一项工程。梁女士家的房子又一次被划进拆迁范围。

此时距离上一次拆迁已经过去了6年之久,但梁女士一家的“贪婪之心”依旧没有变,反而还越来越贪。

由于这次是修建大桥,工程本身十分浩大,拆迁款也比之前丰厚了许多。为了啃下梁女士这个“硬骨头”,当地政府决定按照她原来的800万要求补偿。

大桥缺口

可就当工作人员把这一好消息告诉给梁女士一家时,她们又变卦了。

“800万是6年前的价格,现在广州的房价涨得这么快,我家还处在大桥的必经之路,价值早翻了几番了,没有1500万根本别想。”她傲慢地说。

工作人员将梁女士的诉求上报给领导,大家一致觉得她是在痴心妄想,根本就不切实际。

政府部门显然是不会同意的。先不说这笔钱从何而来,就算是真的给她了,那岂不是会引起民怨?曾经低价拆迁的居民心里肯定会不平衡。况且,梁女士的要求本身就不合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任她胡来。

媒体采访

于是,政府方面联合施工方,决定修改大桥设计,绕开梁女士家的房子。后来,经过工程师们的精密计算考量,决定在梁女士家附近将大桥分叉。

这座大桥是双向四车道,对向车道在梁女士家附近分离,过了这里又交汇在一起,这样就有效解决了问题。

这个方案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同意。很快,大桥的施工就如火如荼展开。

此时的梁女士还洋洋得意,她看着即将修到自己家门口的大桥,一心等着看好戏。可令她自己没想到的是,到头来她自己却成了“笑话”。

大桥绕开了梁女士的家,她一下子坐不住了,甚至还阻拦大桥从她家门前经过,这显然属于无理取闹。认识她的人都劝她别再跟政府对着干,可她依然我行我素。

好在政府方面也考虑到她们一家的日常生活,在大桥底下特意修建了桥洞,供他们出行。

右边是特意修的桥洞

不仅如此,修建的时候还考虑到了她们家的采光、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保障,甚至还在梁女士家附近安装了隔音设备,力图将噪音影响降到最小,保障这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成为网红打卡点

2020年8月,海珠涌大桥正式通车,梁女士的家也随之登上热搜。由于大桥上这个缺口形状和眼睛很相似,所以大家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海珠之眼”。

海珠之眼

然而,名字美丽不代表背后的故事很美好。

随着梁女士一家拒绝搬迁、索要天价赔偿款的事情被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一探究竟。

那段时间,很多人慕名而来到“海珠之眼”打卡,有的还直接闯入梁女士的家,甚至还有人从大桥上往她家扔垃圾,正常生活已经被严重干扰。

打卡的人

不仅如此,虽然大桥上装了隔音设备,但从早到晚24小时的车流声还是影响着这一家人的生活,失眠、睡不好觉成了梁女士一家的常态。

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就拆迁事宜采访了梁女士及其家人,但他们却否认天价赔偿,表示自己并没有拿钱。

她也表示,此前政府安置的房屋都不满足她的要求,不能达成一致的话她就会在老房子里一直住下去。

梁女士接受采访

“我不是不搬迁,而是他们安置的地方不合适,在太平间对面,与其住在那里,我宁愿待在老房子。”梁女士说。

2023年2月2日,一位名叫阿鹏的网友再次探访了梁女士的家。此时大桥上方已经围了一圈网栏,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给梁女士家丢废弃物。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座房子已经非常破败,但还有人住。院子里摆放了几个花盆,而且在桥洞门口的椅子上还贴了纸,上面写着“有人住,请止步”。

如今的样子

如今,再也没有人“求”着他们一家搬迁,曾经丰厚的补偿款也不可能了。

有人说梁女士一家太贪了,如果当时接受了800万拆迁款,现在早都过上富有生活了。随便买一两套房子,到了今天都翻几番了。

无论如何,这件事已经成了过去式。梁女士一家选择不搬是他们的权利,现在的后果他们也要自己承担。

围观的人

值得肯定的是,当地政府还是很有温度的,尊重了当事人的想法,也在后续确保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对于这件事,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喜欢这个故事,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们。

0 阅读:7

汧以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