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父辈,大多数都是勤劳却不富有?(深度)

赋鲸创作营 2024-11-07 11:09:46

我曾读到一句引人深思的话:“如果勤劳能致富,那么农民应该是最富有的人。”我的父母,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不可否认,他们极其勤劳,拥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他们坚守的信念是:“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然而,他们从未真正富有过,一生居住在土砖搭建的屋子里,没有退休金,晚年时的积蓄也仅数千元。当我步入中年,离开祖辈们世代居住的山区,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后,我回望过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勤劳并不直接等同于富有。

01贫困的原生家庭限制了我父辈的视野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小学毕业后便开始了农耕生活。在那个年代,填饱肚子比接受教育更为迫切。村里的人们普遍以务农为生,追求温饱,外地求学的想法几乎不存在。

既然周围人都这样生活,父亲辍学也就心安理得,祖父母对此也未加干涉。

到了二十多岁,父亲在县城的一家机械厂找到了工作,学习修理柴油机。然而,工资并不高,据父亲回忆,一年的收入甚至不如务农来得多。

从收入角度考虑,父亲最终选择不辞而别,返回老家继续务农。他注意到了收入的差异,却没有考虑到“劳动强度与收入之间的差异”。在机械厂,工作几小时的劳动强度仅是务农的一半。

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读到了初中,之后也辍学了。原因有些不同寻常——我的外公并非贫农,因此他的子女没有优先受教育的权利。母亲也没有积极争取继续上高中的机会。

外公外婆共有七个孩子,实际上生了九个,其中两个不幸早逝。孩子众多,日常的饮食供应便显得捉襟见肘。母亲辍学后,便成为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努力养活弟弟妹妹们。

我的父母都曾居住在低矮的泥巴房中,经历过食不果腹的艰辛。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建造一个更大的房子,好好耕种土地,确保全家的饮食无忧。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我的哥哥姐姐分别在初二和初三。我们的成绩都在学校前二十名之内。

校长亲自到我家,建议我的父母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继续读高中。

结果,父母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建起了一栋土砖屋,花费了六千多元,其中两千是借来的债务。

当我和哥哥姐姐毕业时,家里已经捉襟见肘,无力承担高中学费。读高中的机会就这样与我们擦肩而过。

幸运的是,我考上了中专,所需的费用不多,父母便同意让我去继续深造。至于哥哥姐姐的未来,父母这样决定:“去工作吧,反正读完高中也是要工作的。”

一个缺乏远见的家庭,确实可能影响几代人。

02辛勤的劳作若缺乏效率,永远无法实现高效益的回报

我的父母,他们确实非常勤劳。这种勤奋是继承自我的祖辈的传统。

从大年初二开始,父亲便全身心投入到田野之中。他负责将牛粪和猪粪挑至田间,并挖坑浅埋。

父亲手持镰刀,割除田埂上的杂草,再用锄头彻底清除草根。

他养了一头牛,每天早晚不是放牧就是给牛喂食新鲜的青草。牛栏因父亲的频繁修补而坚固耐用。

母亲同样忙碌,即便是在除夕夜,她还在忙着熬制猪食。她努力制作年糕,一部分留作自家食用,一部分则作为礼物送给亲戚。这一过程耗费了她一个多月的时间。

天刚蒙蒙亮,母亲便前往菜地,精心照料蔬菜。只有这样,家中的猪才能吃饱,长得更快。

到了夏天,父母更是早出晚归,忍受着烈日的暴晒。他们要赶在农忙时节完成早稻的收割,并及时插秧晚稻。父母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父亲甚至在田埂上晕倒过好几次。

再来看看父母一年的收入。扣除家庭开销后,所剩无几,通常只有一两千元。如果遇到收成不佳,风调雨顺不再,年底可能连一分钱都不剩。

毫无疑问,父母的勤劳实际上是低效的努力,他们的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

偶尔,父母会去打零工,帮助村里人盖房子或参与修水渠。一天的工钱只有三五块钱,而且往往要几个月后才能拿到。有些人家甚至拖欠工钱长达三五年。

与此同时,村里那些拥有万元存款的家庭,他们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他们通常不养牛,而是使用拖拉机,甚至还能帮助他人耕作,收入相当可观。他们养猪的数量不多,更多的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猪只,然后运到县城去卖。

他们驾驶拖拉机,帮助人们运输货物;他们收购村里的粽叶,然后转卖到外地。

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的父母没有学会那些万元户的生活方式呢?为何不勇于打破传统,开始机械化耕作,积极寻找商业机会呢?

03父辈们过早地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子女身上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指出:“在父母眼中,孩子往往是自我延伸的一部分,子女是他们实现理想自我的又一次机会。”确实,我们的父母也期望我们能够致富。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的父母在接近五十岁时,便减少了工作,频繁地对我们说:“将来,这个家就靠你们了。”多年的辛勤工作后,父母确实感到疲惫。因此,他们将家庭的重担转交给我们,这是有其道理的。更现实的是,他们也将养老的责任交给了我们,因为他们过去也曾为祖父母辈的人提供养老支持。

世代相传的观念是“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我们的父母正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似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新的养老观念。记得在2000年代初,村里有人仅用两万多元就换来了退休生活,我的父母对此也有所了解,但因为手头拮据,只能望洋兴叹。父母并没有对此过于执着,因为他们的祖辈并没有这样的先例。

如今,父母年岁已高,没有退休金,子女提供的赡养费也有限。因此,父母不得不重新开始勤劳地工作,种植蔬菜,然后挑到集市上去卖。他们亲手建造的泥巴房子也已经老旧,经常漏雨,需要不断地修补,这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也花费了不少金钱。

我们提议放弃老家的房子,全家搬到城里居住,但父母不同意。他们坚持勤劳的传统,希望与这所房子共存亡。

为什么我们的父辈,大多数都是勤劳却不富有?看完你就明白了(深度)

写在最后:

确实,“勤劳”与“致富”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但这种联系并非对等。

无价值的勤奋只会导致时间的浪费、身体的消耗和精神的麻木。

孟子曾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古训,我们的父辈似乎未能领悟。

或许是因为他们未曾涉猎古人的智慧。

步入中年,若你像父辈一样勤劳却未见财富增长,我建议你稍作休整,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多读书籍,学习一项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

当你感到疲惫时,不妨休息,恢复体力。你甚至可以学习如何让“钱生钱”。不要一味提倡“早起晚睡”的生活方式,适度的劳逸结合才是上策。

当然,我们也不应抱怨父辈,毕竟,依靠自己才是正道。你们认同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