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再游“古隆中”风景区:繁华背后的质疑与思考

小宋游戏 2024-11-12 00:39:12

时光荏苒,15 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当我再次踏入 “古隆中” 风景区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曾经记忆中的模样与如今眼前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让我忍不住拿起 “放大镜”,仔细审视这个曾经熟悉又似乎变得陌生的地方。

曾经,“古隆中” 风景区像是一位藏在深闺的羞涩少女,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而如今,它已然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游客中心的各种荣誉牌子璀璨耀眼,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它的辉煌。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

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著名的 “古隆中” 石牌坊。据说建于 1893 年,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它依旧屹立在那里,见证着景区的变迁。石牌坊上的雕刻精美,字迹苍劲有力,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技艺精湛。但是,当我仔细观察时,却发现一些痕迹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它所宣称的历史年代。岁月的侵蚀固然会留下痕迹,但某些地方的磨损和风化程度,与它所经历的时间似乎并不完全相符,这不禁让人对它的 “古” 产生了一丝怀疑。

沿着游览路线前行,隆中书院、明碑亭、武侯祠等景点依次呈现。隆中书院的建筑风格颇具江南徽派特色,宁静而典雅。然而,书院内的一些陈设和布置,却让人感觉过于商业化,少了几分应有的古朴和庄重。明碑亭中的碑刻,背面有着诸葛亮的刻像,被玻璃罩着精心保护起来。可是,那玻璃上的反光和周围过于现代化的灯光设置,却打破了这份历史的宁静,让人难以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去感受历史的韵味。

武侯祠是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供奉着诸葛亮的雕像。塑像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但是,当我了解到这些塑像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师傅所塑造,并且其中一些师傅来自南阳时,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一个以诸葛亮为主题的景区,其核心的塑像却并非完全由本地的工艺和文化所孕育,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文化纯粹性呢?

继续前行,来到了六角井。这口井据说是诸葛亮隐居隆中山时所使用的唯一遗迹类景点。然而,当我看到这口井时,却感到有些失望。井体过大,与人们印象中的生活井相差甚远,而且其所处的位置在山上,海拔落差至少 30 米,这与常理相悖。按照正常的逻辑,挖井应该在山脚低处,以便取水,而不是在山上。这口井的存在,让人不禁怀疑它是否真的是当年诸葛亮所使用的井,还是后人牵强附会的产物。

草庐亭是景区内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建于 1984 年,二层六角,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外观上看,亭顶的避雷针和亭角的消火栓显得格外刺眼,与整个景区的古风古韵格格不入。亭子里镶嵌的石碑,其年代和亭子的建造时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让人不禁对这些石碑的真实性和来源产生了疑问。而亭下的三顾堂,虽然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的纪念堂,但堂内的布置和陈设也显得有些凌乱,缺乏精心的维护和管理。

15 年的时间,景区的变化不可谓不大。门票价格从 2010 年的 20 元涨到了如今的 87 元,景区的设施和服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这种商业化的发展是否过于急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保护和传承呢?“古隆中” 风景区,本应是一个让人们缅怀历史、感受古人智慧的地方,但如今却在商业化的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它的本真。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景区在保护和开发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它的价值。但是,我们应该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 “古隆中” 风景区真正成为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胜地。

15 年后再游 “古隆中” 风景区,我带着期待而来,却带着一丝失望而归。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景区能够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 “古隆中” 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瑰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