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医本是一件平常事,可谁能想到一次普通的补牙经历竟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近日,浙江一名71岁的老人在补牙时不小心吞下了一枚3厘米长的种植钻头,钻头顺着喉咙一路向下,卡在了小肠里。
据报道,71岁的沈大爷(化名)因右侧两颗磨牙神经发炎,疼痛难忍,多次前往家附近的口腔诊所就诊。诊所为其进行根管治疗时,使用了一根3厘米长的“钻头”清理坏死、感染的牙髓,以控制感染并进行彻底完好的根管预备。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沈大爷不自觉吞口水,导致这枚钻头顺着喉咙被吞进肚里。
医生立刻催促沈大爷吐出,但几经尝试,却只能吐出一滩滩清水。“那个诊所里的牙医,开始还没敢告诉我是什么东西掉进去了!”再三追问下,沈大爷才得知掉入喉管的是钻头。
沈大爷的家人吓坏了,赶紧将其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通过胸部、全腹部 CT 等检查,医生发现,异物顺着沈大爷的喉咙一路“溜达”,经过食管、胃最终卡在了小肠的空肠部位,钻头的针尖紧贴肠壁,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造成肠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
消化内科的医生当机立断,决定利用小肠镜经自然腔道(即消化道)取出异物。
小肠镜是什么?
长约2米的小肠镜,通过前端气囊和外套管气囊的交替作用,可以深入九曲十八弯、5~7米的小肠内检查病灶,还能取异物、切息肉并进行其他治疗。它能深入普通胃肠镜不能抵达的小肠深部,解决小肠遇到的一部分“麻烦”。
医生将小肠镜经口插入小肠,用圈套器“轻挑慢剔”,夹出了这枚3厘米长、一端尖锐异常的钻头,且有效避免了对消化道黏膜的二次损伤。手术成功后,沈大爷顺利出院。
警惕!误吞异物多次发生
其实,异物“闯进”消化道的情况并不少见,有老人也有孩子,取出的异物更是五花八门:鱼刺、枣核、磁力珠、螺丝钉、玉佩、打火机、牙刷、硬币。
在日常生活中吞咽功能退化的老年人和好奇心重的小朋友,是误吞异物的主要对象,如果不慎误吞异物该怎么办?
异物一旦误吞到肚子里,是否能够自然排出,取决于异物的大小、形状和质地。采取用力呕吐、喝水、喝醋、吞饭、吞馒头、吞菜叶等“土办法”强行咽下或吐出异物,处理不当,异物很可能会越卡越深。
无毒无害、小而圆滑的异物:
例如硬币、小石子等,如果被误吞,通常会在一周内通过消化道自然排出。这期间,应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有便秘、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的、尖锐的异物:
如牙签、鱼骨、塑料等,可能会卡在食道、胃或肠道,导致疼痛、呕吐、出血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采用消化内镜或手术等方法取出异物。
有毒的异物:
如电池、含铅玩具等,误吞后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化学性损伤,甚至引发中毒症状。这时,应立即就医,并尽可能提供误吞物品的详细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无论何种情况,一旦发现异物误吞,都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