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启娱说
“可可西里”,蒙古语中“美丽的少女”之意。
这片神秘的土地,本应是生命繁衍的乐园。
却在权力、财富与欲望的交织下,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正如古语所言,“红颜多薄命”。
可可西里在几十年前,也曾经历过一段被罪恶与死亡笼罩的黑暗时期。
一、故事的开始藏羚羊,这种优雅的生灵,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却因为人类的欲望而走向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藏羚羊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欧美地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激增。
这种被誉为“沙图什”的珍贵羊绒,成为了奢侈品市场的宠儿。
巨额的利润驱使着盗猎者将魔爪伸向了这些无辜的生灵。
他们手持猎枪,肆意杀戮。
将藏羚羊剥皮取绒,只留下满地的残骸和鲜血浸染的土地。
短短数年间,藏羚羊的数量从百万锐减至不足万只,曾经热闹非凡的可可西里,变成了盗猎者的天堂,藏羚羊的地狱。
为了拯救这些濒危的生命,1993年,一支由当地志愿者组成的武装巡山队成立了。
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故事。
但都怀揣着同样的信念:守护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
他们告别家人,踏上这条充满危险和未知的征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着盗猎者的枪口和严酷的自然环境。
每一次巡山,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每一次拥抱,都可能是永别。
他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在这些无畏的战士中,索南达杰的名字,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他是一位藏族环保卫士,也是可可西里反盗猎行动的领导者。
二、索南达杰带领的巡山队他带领着巡山队,与盗猎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次又一次地将盗猎分子绳之以法。
然而,英雄的命运总是充满悲壮。
1994年,索南达杰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40岁。
他用生命捍卫了可可西里的安宁,也点燃了更多人心中保护生态的火种。
如今,索南达杰的雕像矗立在可可西里。
他永远地守护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也激励着后继者继续前行。
巡山队的日常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艰辛和危险。
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与穷凶极恶的盗猎者进行殊死搏斗。
茫茫戈壁,风雪交加,缺氧、寒冷、饥饿,时刻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体力。
盗猎者们往往全副武装,狡猾残忍,巡山队员们常常以少敌多,冒着生命危险与他们周旋。
他们会在盗猎者出没的地区设卡拦截,也会追踪盗猎者的踪迹,与之展开激烈的枪战。
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
在与盗猎者的对抗中,巡山队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
他们会遇到一些帮助盗猎者运送货物的当地村民,这些人往往是迫于生计,为了微薄的收入而铤而走险。
尽管巡山队员们理解他们的难处,但为了保护藏羚羊,他们不得不依法没收这些村民的货物,并进行教育劝导。
这种与当地村民的复杂关系,也成为了巡山队工作中的一大挑战。
三、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2004年,电影《可可西里》上映。
这部由陆川导演的影片,以纪实的风格,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可可西里反盗猎的艰辛历程。
影片以索南达杰的故事为蓝本。
讲述了巡山队员们与盗猎者斗智斗勇的故事,以及他们在恶劣环境下坚守信仰、保护生态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的巡山队长日泰,就是以索南达杰为原型塑造的。
他是一位勇敢无畏、充满责任感的队长。
为了保护藏羚羊,他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壮烈牺牲。
影片中,记者尕玉的角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他以记者的身份跟随巡山队进入可可西里,亲眼目睹了盗猎的残酷和巡山队员的艰辛。
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可可西里发生的一切。
并将这些真实的故事传递给了世界。
尕玉的经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可可西里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影片中,几类涉事人物的描绘,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盗猎者们为了利益,不惜杀戮生灵,他们的贪婪和残忍令人发指。
而那些以扒皮为生的当地藏民,则展现了人性的无奈。
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参与到盗猎活动中,尽管他们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而那些帮助盗猎者运输货物的藏民,则处于道德的灰色地带,他们既不是罪魁祸首,也不是完全无辜。
以索南达杰和日泰为代表的巡山队员们,则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他们为了保护藏羚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保护工作的隐痛和意义交织在一起。
志愿者的牺牲令人心痛,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是藏羚羊的生存希望,是可可西里生态的延续。
他们的英勇事迹,也唤醒了更多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促使政府加大对可可西里保护工作的投入。
四、可可西里迎来了希望在索南达杰牺牲一年后,1995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标志着政府对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森林公安的设立,更为打击盗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同春风般吹拂着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带来了希望的生机。
藏羚羊的数量也逐渐回升,从不足万只,增长到三万余只。
这无疑是可可西里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对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最好的回报。
然而,保护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
盗猎活动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并未完全根除。
利益的驱使,依旧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巡山队员们仍然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危险,他们依旧是可可西里的守护神,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电影《可可西里》的结尾,日泰队长壮烈牺牲,尕玉带着他的遗体回到了格尔木。
这悲壮的一幕,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尕玉将他在可可西里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报道,让世人了解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残酷现实,也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可可西里的保护工作。
五、现实世界的复杂但现实世界从来都是非黑即白。
可可西里的故事也揭示了现实的复杂性。
比如马占林父子,他们原本是牧民。
因为草原荒漠化失去了生存的依靠,被迫参与到盗猎活动中。
他们并非十恶不赦之徒,在危急时刻,马占林的儿子还救治了患上肺水肿的巡山队员。
他们的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一些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
阿旺的三年坚守,达瓦的舍生忘死,日泰的英勇牺牲,都令人动容。
他们明知条件艰苦,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他们的信仰就是可可西里,他们的存在证明了英雄从未绝迹。
可是治多县的贫困,巡山队经费的匮乏。
都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维持运作,例如出售缴获的羊皮。
他们并非不知道这种做法的违法性,但为了保护藏羚羊,他们不得不“知法犯法”。
同样,剥皮者、盗猎者也并非纯粹的恶人。
目睹剥皮事件的渔翁因为害怕报复而选择沉默;
剥皮者们因为生计所迫而从事这项残酷的工作;盗猎者在得知尕玉是记者后,选择放他一条生路。
影片和现实交相辉映,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可可西里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英雄从未绝迹,我们为那些曾因为保护生态牺牲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