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镇游玩寨城山,然后去弄良参观土司墓,想来明天应该是旧城赶集,返回旧城镇小住一晚。入驻旅馆后询问老板明天是不是旧城赶集,老板说明天不是,周边赶集的就有堆圩。堆圩不陌生,之前来到过隔壁大化县的共和乡,知道的就是南宁、河池、百色三市,平果、大化、马山三县交界的小乡镇,三市三县交界的小乡镇,感觉这地方应该有故事,更何况是赶集天,索性第二天就来堆圩。
早上7点从旧城出发前往堆圩,路过凤梧镇又停滞一段时间,来到堆圩是上午的10点。根据在广西各乡镇赶集经验,上午10点正好是赶集的高峰期,满怀期待的来到堆圩感觉有点不对劲,并没有感受到赶集的气息。进入场口并没有看见有赶集的村民,内心安慰的是还没进入堆圩的核心地带,到菜市场应该会有很多人赶集。
来到菜市场大失所望,竟然看不到村民赶集,难道堆圩这里都不兴赶集,或者今天不是赶集天。询问当地村民才得知今天不是赶集天明天才是,听到村民这么一说算是安心了,堆圩不是没有赶集天而是来的时间不对。堆圩毕竟是马山、平果、大化三县交界的小乡镇,一脚踏三县的地方岂能没有赶集。
堆圩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起初也就一两家野店,此处是明清时期思恩府走思诚州的必经之地,依靠交通便利之后逐步形成街圩。堆圩,得名有两版本,一说是街圩修建在土堆形成的山坡上,因此得名堆圩。感觉修建在土堆形成的山坡上得名堆圩,这样的解释感觉有点不大靠谱,为何不叫山圩或者坡圩而叫堆圩。
另一版本则是明朝弘治年间,思诚州土官与思恩府土知府岑浚合谋分割田州府导致激怒北方朝廷,北方朝廷统领10万大军前来围剿岑浚。思诚州土官与岑浚是同一脉,都是岑伯颜的后裔,田州土知府则是岑猛,熟知明清时期广西政治格局的人都知道,岑氏家族是桂西北最大的世袭制统治阶级大家族。岑氏家族分封各州府,尽管来自同一脉,但各州府之间为争夺地盘而征战不休。
思诚州是田州府下的散州,思诚州土官则是田州土知府岑猛的叔辈,叔辈被侄子统领固然不服气,岑猛则是不到10岁的小孩,谁不想在小孩身上吃点便宜,只不过吃相有点大,惹怒北方朝廷。岑浚与思诚州土官合谋想分解田州,朝廷则派兵前来围剿岑浚和思诚州土官,岑浚被追赶至寨城山老巢,最后自杀身亡。思诚土司兵则被赶回思诚(榜圩)老巢。
思诚土司兵向榜圩撤退时经过此地,结果遭到朝廷军队的伏击,思诚土司兵死伤惨重,尸体更是堆积如山,以至于50年附近村民都忌惮这个地方。清朝嘉庆年间才有村民来来此地落业,因此将此地称为堆圩,堆圩就是几十年前思诚土司兵堆积如山的尸体。故事是野史,人们为了忘记这段悲惨的历史极少提及,当然野史不希望是真的,故事太恐怖谁都愿意提及。
民国时期堆圩是平治县的一个乡,解放后则是平果县第6区管辖下的一个乡,1958年堆圩乡并入凤梧乡改为凤梧公社,分单干后凤梧乡析出堆圩乡,属凤梧区。2005年堆圩乡并入凤梧乡,2013年凤梧乡升格为镇,堆圩则成为凤梧镇的堆圩街。凤梧乡和堆圩乡管辖的区域很大,但地理环境原因,户籍人口却不多。2005年的凤梧乡人口仅为1.5万余人,堆圩则是1.2万余人,撤乡并镇时期堆圩乡跟凤梧乡合并那是历史的必然,只不两乡合并也没能达到设镇的标准。
堆圩乡距离平果市区有75公里,如果堆圩裁撤,想来堆圩应该是距离平果市区最远的一个乡镇。远离市区,地方小,尽管交通条件方便,但公共交通不怎么好,公交车也仅开通到凤梧镇,有没有延伸到堆圩不清楚,至少当天在堆圩没见到公交车。提到公共交通,主要是这里的自然风光非常的美,特别是平治河流域堆圩段,沿途有光岩洞和黑风岩,跟大化交界处还有鬼洞,要是公共交通不便,想来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可能都会被荒废。
前往甘河村的路上看到这口穿山崖洞,是不是感慨堆圩周边的自然风光很养眼,其实平治河穿山而过的光岩洞,还有黑风岩不仅是穿山岩洞,岩洞内还有题字石刻,黑风岩往下则是鬼洞。鬼洞则是地下河,平治河流入鬼洞,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流入红水河。此时正值汛水期,没能进入鬼洞确实遗憾,往后有时间再来。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