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消息,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于4月6日晚从荷兰海牙返抵马尼拉。此时,深陷国际刑事法院(ICC)拘押的前总统杜特尔特称自己“大限将至”。菲律宾政坛正经历关键转折,一场权力博弈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
杜特尔特(资料图)
2025年3月11日,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后,便被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拘留,并于当晚被送往荷兰海牙。这一逮捕令源于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在任内反毒行动中所谓“反人类罪”的调查。在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他推行铁腕禁毒政策,在菲律宾国家警察和禁毒署的行动下,数千人在反毒行动中死亡。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估算死亡人数至少8663人,而菲律宾国内团体给出的估计数字可能更高。尽管如此,杜特尔特的反毒政策在菲律宾国内也收获了广泛支持,众多民众认为其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维护了社会秩序。
莎拉此次荷兰之行意义重大,她肩负着为父抗争的重任。一抵达海牙,她便迅速着手组建杜特尔特的法律团队,积极筹备应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工作。在海牙期间,莎拉充分利用各种公开场合发声,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杜特尔特被捕事件背后可能潜藏的政治操弄。在与国际法律专家、相关政治势力频繁接触的过程中,莎拉或许掌握了一些能够有力反击马科斯政府的关键证据或策略,这些极有可能成为杜特尔特家族在这场激烈政治博弈中的重要底牌。
杜特尔特(资料图)
对于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而言,推动将杜特尔特移交国际刑事法院这一决策,并未达成稳固其执政地位的预期效果,反而使他陷入了诸多困境。自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并持续发酵以来,马科斯政府面临来自国内多方的巨大压力。菲律宾民众对政府配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本国前总统的行为极为不满,全国各地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受此影响,马科斯在国内的支持率大幅下滑,甚至跌破20%。更为棘手的是,其家族内部也出现了明显分歧,马科斯的姐姐、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推动对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审查,并直言该行动可能存在违法之处,这无疑对马科斯政府的执政根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使得菲律宾国内局势陷入严重分裂状态。支持杜特尔特的民众坚定认为他是为国家利益打击毒品犯罪的英雄,此次被捕纯粹是政治对手的阴谋算计;而部分反对者则受到国际刑事法院调查结论的影响,坚信杜特尔特在反毒行动中存在严重人权问题。这种社会层面的撕裂不仅体现在民众之间,在政治派别之间也有鲜明反映。不同阵营之间的激烈交锋,使得菲律宾国内政治氛围愈发紧张,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杜特尔特(资料图)
杜特尔特家族显然不会轻易接受现状、放弃抗争。莎拉回国后,预计将整合家族政治力量,充分利用民众对杜特尔特的深厚支持以及马科斯政府此次行动引发的民众不满情绪,在菲律宾国内政治舞台上展开有力反击。而马科斯政府为维护自身执政地位,必然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挽回局面。
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无疑将成为双方展开激烈角力的关键战场。届时,菲律宾民众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菲律宾未来的政治走向。这场杜特尔特、莎拉与马科斯之间的权力博弈,不仅吸引着菲律宾国内民众的目光,也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其最终结果必将深刻影响菲律宾未来的内政外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