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在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规划下,我国南方城市陆续对外开放,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其中,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更是成为瞩目的焦点,引来无数港澳商人的投资,在这之中,原为一个简陋渔村的蛇口因一位特殊人物的投资,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人便是国民党将领王耀武之女——王鲁云!
想当年,王耀武在国民党中,也是位响当当的人物,所统率的七十四军,成为抗日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在长沙、上高等多场会战中均有突出表现,让嚣张至极的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此王耀武是标准的山东大汉,成年后,报考黄埔军校如愿成为第三期学员,尚未毕业便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耀武被任命为五十一师师长,在南京保卫战中,他率部抵御日军,在敌强我弱的艰难处境下,他硬是用坚毅与果敢坚守了南京城六个昼夜。
在随后的上高会战中,王耀武所部冲在整个七十四军最前线,鸡公岭一役,歼敌数千人,而穷凶极恶的日军在被打疼的情况下,开始卑劣地施放毒气弹,王耀武所部将士中毒者甚多。
但饶是如此,王耀武依然命令所部对日寇穷追猛打,最终在官桥镇与日军展开巷战,不仅毙敌甚众,而且还将敌军一个少将指挥官击毙。
尽管王耀武在国军中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在解放战争中,面对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国民党军队全面溃散的情况下,能征善战的王耀武最终成为解放军的战俘!
被俘之前,王耀武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宝贝女儿王鲁云,当即给她写了封信,嘱咐她不要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可以去香港。
王鲁云在收悉父亲信件后,百感交集,早在一个月前,蒋介石曾亲自给她一家人写信,劝她们一起赴台,她与她的家人必会得到妥善安置。
如今父亲的这封信可谓来得及时,王鲁云深知:父亲的嘱咐必有深意,于是当即打消了赴台计划,转而动身赶赴香港。
到港后,王鲁云在尖沙咀租下一间小门面,贩卖丝绸,那时的香港已然成为东西方商人往来交易,买卖商品的集散地,每天码头上都是人流如织,货运繁忙。
不过那个时候码头尚未出现大型的现代化集装箱,所有货物均靠人力运送,效率极低。
从那时起,王鲁云便许下宏愿,有朝一日一定要成立自己的货运公司,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引进来。
很快,王鲁云就从一群欧洲商人那里得到灵感,利用香港独特的地理优势,完全可以在东西方之间搭建一座商业桥梁。
于是,在经过一番缜密思索后,王鲁云大胆地将中国丝绸融入西方元素,很快便吸引欧洲上流人士的目光,她的丝绸品逐渐供不应求,生意越做越大。
巨大贡献在攫取了第一桶金之后,王鲁云的创业雄心空前高涨,她用犀利的目光及敏锐的商业触觉盯住了一个新兴产业——房地产!
于是,王鲁云便大笔一挥,将当时位于太平山的一块荒凉空地买了下来,她判定,此地未来肯定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富人区!
结果,仅仅过去三年,此地地价果然连连上涨,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地段,王鲁云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同时,王鲁云还兼顾了丝绸生意,而且她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专门在自己开发的楼盘中,设置丝绸展厅,在宣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让她的丝绸贸易日渐红火。
随后,王鲁云将自己的商业版图持续扩大,接触的有识之士也越来越多,七十年代初,王鲁云获邀参加美国的一场经济研讨会,在此期间她与几位中国留学生成为朋友。
通过他们的启发,王鲁云又将目光集中到教育这一块,在她看来,教育才是强国之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于是,他以父亲的名义设立了专项教育基金,专门帮助来自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区华裔学子出国留学,王鲁云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首批获得资助的孩子中,就有一位成了硅谷中的知名企业家。
说到父亲,王鲁云不禁佩服地五体投地,当初父亲力劝自己不要趋之如骛,跟着其余国民党要员家属到台湾,预判是极其准确的,因为他们很多人到台后,要么被蒋介石撤职,要么被软禁,下场都不怎么样。
而父亲王耀武在经过改造后,成为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与政协委员,日子过得幸福而充实。
得知这一消息后,王鲁云内心既高兴又感动,她与父亲王耀武在19365年短暂见了一面,见到日思夜想的父亲,她的心情又心疼又难过,当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王鲁云将目光瞄准大陆,她选择的第一个地点便是特区深圳,而那个荒僻的小渔村蛇口,即将迎来王鲁云第一笔投资。
王鲁云大笔一挥,一次性投入三千万元港币,专门用于蛇口改造,而仅仅一年过去后,当王鲁云再次到达蛇口参观时,这里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鲁云以及她的企业与大陆联系地更为密切,她及她的接班人也一直关注大陆公益事业,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都给予了祖国巨大帮助。
这一切,无疑是父亲王耀武将军的醇厚家风所感染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