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放过了季布却必须除掉钟离昧?
1. 有人说情与无人说情的差异:刘邦通缉季布时,濮阳周家将季布藏起来,之后把他卖到鲁地的朱家,朱家又找到夏侯婴说情。朱家对夏侯婴说做臣下的各为其主,季布为项羽效力是职责所在,项羽的臣下不能全被杀掉。现在刘邦刚刚夺得天下,仅因私怨追捕季布会显得器量狭小,而且以季布的才能逼急了他可能会逃到匈奴或越地,这是资助敌国的行为。夏侯婴将这些话转告刘邦,刘邦觉得有道理便赦免了季布,后来还召见他并任命为郎中。
而钟离昧在项羽败亡后投奔韩信,刘邦得知其在楚国境内便下令楚王韩信逮捕他,但韩信起初并未照做,直到刘邦伪游云梦准备袭击韩信时,韩信才陷入两难。钟离昧虽向韩信分析了局势,指出刘邦不攻打楚国是因为自己在韩信这里,若韩信交他出去韩信也将危险,但韩信未听取。钟离昧最终自刎。
2. 个人影响力和角色的不同:季布更像是一个侠士,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他为人重信守诺,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名声,这种侠士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让刘邦接受,且他对刘邦政权的威胁相对较小。钟离昧是连陈平都惦记的楚国骨干,算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坚定的斗士,在楚汉相争时他是项羽的得力战将,曾给刘邦一方造成过沉重打击,让刘邦对他恨之入骨。例如在荥阳之战中钟离昧领兵夺取敖仓粮道,使坚守于荥阳的汉军供给不济,将士恐慌。

3. 刘邦对两人的认知和判断不同:刘邦认为季布是个优秀的“打工仔”,可以为己所用,刘邦看到了季布的才能,若能将其收归麾下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还能为汉朝增添一份力量。而且季布在楚国已亡的情况下藏匿民间没有进一步与汉朝对抗的举动,这让刘邦觉得他是可以被收服的。在刘邦看来,钟离昧是项羽的死忠追随者,很难真正归降于自己,并且钟离昧逃到韩信处,让刘邦对韩信也产生了猜忌。刘邦担心钟离昧会与韩信联合起来对自己的政权构成威胁,所以欲除之而后快。



钟离眜自己作死!他往韩信那里跑,这事让刘邦心里怎么想??他要是大大方方地去见刘邦,不会有啥事,起码能保一条命
刘邦不一定会除掉钟离昧,就像他放过蒯通一样!钟离昧是韩信卖友求荣的牺牲品!
只要你能讲出个道理来,刘邦也是可以放过的,季布、雍齿就是例子。现在是韩信不厚道,自己心虚就把人杀了,别什么锅都想甩给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