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是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我市大孝堡镇东盘粮村,耗时4个月改造升级的温室大棚内,已有硕果挂枝,相比改造前的二代温室大棚,第六代智能温室大棚不仅“长了个儿”,还装上了“智慧大脑”,“菜篮子”原地化身“聚宝棚”,托起群众“致富梦”。
出镜记者 晏银溪: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苗木,已经长出了青翠欲滴的小西红柿,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即将迎来上市,这里就是东盘粮村今年5月份新建设的智能温室大棚,室内面积足足有四亩半,可栽植苗木一万余株。得益于智能化温室大棚的诸多优势,即便在冬季室外零下18—20度的严寒时节,棚内温度仍然可达10度到13度,实现苗木温暖过冬。
苗木生产需要特定的环境,眼下已是大雪已过,冬至将近,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即将到来,往年合作社会特意避过这段时间,空棚越冬,防止苗木受冻,但今年,得益于新建温室大棚先进的控温系统与保温效果,合作社早早就移栽上新品种青霞66绿色小西红柿苗,打好时间差,抢占销售市场。
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霍孝:
到了最冷的时候,棚内两三度,移上苗不能生长,都是到了腊月里开始移苗,4到5月份开始上菜,你看这个是5月份建的,9月26号开始移的苗,腊月初十左右西红柿就上来了。
冬闲棚不闲,底气来源于新建设的智能温室大棚。今年五月份,东盘粮村启动实施大棚改造项目,拆除2009年建设的老旧温室大棚,建设山东省寿光市第六代智能温室大棚,市委市政府给予每棚60%的补贴。记者所在的这个大棚是其中单棚面积最大的一个,高6.7米,宽17米,长170多米,实用面积4.5亩,相当于7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霍孝:
原来是65个大棚,现在改造成49个,原来是60多亩地,大棚内是一亩地,改造了以后是棚子的跨度大,17米跨度,长度也长,亩数也增加了,今年改造了100亩。
改造后的智能温室大棚采用钢结构建造,地基比原先有所抬高,可有效防止雨季内涝,棚内电动运输车、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设备、自动化保温棉被都成了标配,采光角度、保温性能都有了极大提升,可随时随地远程操控,手动到自动,“脑力活”代替苦力活,极大解放了人工,收益也翻倍上涨。
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霍孝:
今年我们是和上海签订的合同,种植小西红柿,都发到上海了,像这个棚子吧,四亩半地,正常一亩地产8000斤到1万斤左右,是价格高,去年卖的十几二十块钱,今年就按10块钱一斤算,还卖20多万呢,抛去开支也能收入到15—20万。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2024年东盘粮村改造的49个智能温室大棚,从2亩到4.5亩面积不等,产权归合作社所有,以种植小西红柿、火龙果、樱桃为主,村民可以租赁方式承包,所得收益归村民个人所有,租金归合作社所有,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并上交村集体一部分资金,实现村民、合作社、村集体一体壮大。
编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今,东盘粮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智能化温室大棚,正孕育着新的果实,成为该村农文旅发展道路上新的希望。
记者/莉雅 银溪 攀宇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