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硕士毕业之后,在火锅店当保洁。人大代表袁亮对此作出回应

兴言看历史 2023-04-25 12:05:08

毕业生就业难:是选择还是被选择?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一名名牌大学中传硕士毕业之后,在火锅店当保洁。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不解:一个高学历的人,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工作?他是自愿的还是无奈的?他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对此,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长袁亮作出了评价,年轻人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袁亮说,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找工作也开始难了起来,年轻人找工作,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发现,即使拥有名牌大学的硕士学位,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只好选择在火锅店、海底捞等地方做保洁、端盘子等工作,以维持生计。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年轻人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实际问题,即毕业生要优先考虑自己的生活和生计问题。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找不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只能接受一些看似不那么体面的工作。但是,这种观点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尴尬。很多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和心理状态对就业存在着很大影响。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就业的条件和待遇有过高的期望,而又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导致在择业目标上与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形成巨大反差,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大学生的就业结构不平衡。由于就业区域选择上存在着偏好,大学生就业结构总体上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求职时出现的“三多三少”现象,即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外企多、私企少。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人才供需矛盾。

部分大学生的“软能力”不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很多,“软能力”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软能力”包括沟通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变化能力等,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够畅通。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一定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同时,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也不够多样化,很多人还是依赖于学校的招聘会或者网上的招聘平台,而忽视了其他的途径,如社交网络、行业协会、校友资源等。

一些网友认为,专业对口的工作虽然累,但是也更有意义,毕业生应该尽力争取这样的机会。他们认为,在保洁等工作中,毕业生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在专业对口的工作中,毕业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是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当前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与社会结构和就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他们认为,现在的就业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工作岗位不够、就业机会不足、职业晋升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也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既要考虑到个人的生计问题,又要关注到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改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就业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无望或者就业质量低。相反,这也反映了就业市场的活跃和竞争,也预示着就业前景的广阔。因此,在面对这一现实时,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消极悲观。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结合社会的需求和趋势,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并积极提升自己的“软能力”和“硬能力”,主动寻找并抓住各种就业机会。

网友表明自己的看法:3000块钱找不到农民工,但是可以招到大学生。

好多人的巅峰时刻就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走出校门口的那一刻起,就是下坡路!

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袍。我能接受别人的平庸,为什么别人看不起我的平凡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