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太空会师,只差刘洋,神舟十四号乘组就在太空凑齐了!陈东蔡旭哲“老搭档”,上演中国空间站最暖团聚!

风云圈 2025-04-25 00:33:18

"太空老友记"要更新了!神舟二十号乘组指令长陈冬和神舟十九号指令长蔡旭哲,这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太空兄弟",即将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上演一场跨越两年的太空重逢。

还记得他们当年组成的"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吗?那6个月堪称中国航天的"劳模天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段传奇。

"史上最忙太空打工人"的日常。

2012年,陈冬、刘洋、蔡旭哲组成的"神十四乘组"上天时,中国空间站还只有天和核心舱这个"一居室"。等他们回来时,已经变成了配备问天、梦天实验舱的"三室两厅",这装修工程可全是他们在太空亲手完成的!

想象一下,6个月里他们经历了9种空间站组合体构型,包括核心舱单独运行、问天/梦天实验舱对接、货运飞船来访等不同状态。完成了5次交会对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等)。执行了3次分离撤离(如天舟货运飞船的分离)和2次舱段转位(问天、梦天实验舱的转位)

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航天器(问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在轨交会对接,难度极大,被形容为“把一辆大体积房车停到一个小车位”。首次利用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口径从85厘米增至1米,提高了出舱便利性。首次实现货运飞船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天舟五号),创世界纪录。首次在轨迎接神舟十五号乘组,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并完成首次乘组轮换。

这工作量,放在地球上都得算"007",何况是在失重环境下!期间他们还抽空种菜、做实验,刘洋叠的幸运星和蔡旭哲的"太空盆栽"成了全网萌物。最绝的是,他们临走前还接待了神十五乘组,6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开了个"太空轰趴",留下中国航天史上最温馨的合影。

陈冬:从"吊车尾"到"太空队长"的逆袭。

说起陈冬,这位即将第三次飞天的"老将"有个外号叫"纪录粉碎机"。中国首位在轨超200天的航天员、两次担任指令长、马上要创下"三巡太空"新纪录……但谁能想到,他刚当航天员时还是个体能垫底的"菜鸟"?

当年为了通过选拔,这个不服输的河南汉子可是拼了命:绑沙袋加练到双腿淤青,夜里偷偷加训被教官抓现行,6年封闭训练用掉的清凉油能堆成小山……妻子回忆说,有次视频时双胞胎儿子哭着问:"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这个铁血男儿瞬间破防,但擦干眼泪又钻进了模拟舱。

如今作为指令长,他带着新队员训练时有句口头禅:"在太空,1+1必须大于2。"为了培养默契,他们连跑步都要调整成统一呼吸节奏。即将开启的第三次飞行,他笑着说这是"去见老朋友",但谁都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更艰巨的深空探测预演。

写在最后:星辰大海的"中国式浪漫"。

当陈冬和蔡旭哲在太空握手的那一刻,中国航天的传承将完成一个温暖闭环。从神十四的"基建狂魔"到神二十的"深空先锋",变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的任务清单,不变的是那份"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的初心。

就像陈冬说的:"我们不是英雄,只是站在前辈肩膀上的追梦人。"而这份梦想,正在他们的手中,变成触手可及的星辰大海。

想知道这对"太空CP"重逢时会说什么悄悄话?关注圈叔,后续带你直击中国空间站最动人的"太空会师"!

0 阅读:0

风云圈

简介:解读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气象及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