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文明:为欧洲植入海外扩张基因

历趣知 2020-07-06 21:07:17

约公元前2850年,爱琴海地区的克里特岛上开始出现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也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作为古希腊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只能通过荷马的传说窥探这个文明的踪迹。直到十九世纪末考古学家在岛上发现的众多宫殿遗址,才得以见证这个辉煌的文明。

克里特文明留下了很多传说和令人惊叹的发明。后世把充满复杂通道的建筑物称之为“迷宫”,就是来源于岛上的一座国王居住的宫殿。克里特文明还诞生了很多超前的发明,比如城市的下水道系统、抽水马桶和单人式浴缸。

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不同的是,克里特岛文明的发展并不是主要依靠农耕的发展,而是依靠贸易和海外殖民掠夺。这也奠定了欧洲文明发展的基调。古希腊时期的城邦雅典、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殖民国家,都是所谓的“海上骑马民族”。这一切都源于克里特文明留给欧洲的遗产。

克里特文明时期的壁画

克里特文明之所以能够兴起基于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优越的地理区位。

克里特岛靠近北非和西亚这两个当时文明最为成熟的地区。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和西亚的腓尼基文明持续滋养着克里特岛,向岛内输出包括农耕和商业贸易的文明成果。

源于埃及尼罗河流域和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对于因为气候变化而寻找耕地的迁徙部落而言,航行方便、气候适宜、适于耕作的克里特岛要比遍布森林的多瑙河流域更容易受到农业文明的影响。

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克里特人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并建立早期的国家组织。与欧亚大陆上的农耕文明相比,位于海岛上的克里特文明受到游牧民族入侵的威胁要小很多。

第二,良好的海运条件。

虽然克里特岛的居民进入定居农耕阶段,人口数量也开始增加。然而克里特岛的面积狭小,不像古代中国在东亚大陆有广阔的农耕平原。当人口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岛内的农业生产就无法支撑,文明的发展就会陷于停滞状态。

克里特岛虽然耕地面积不大,但是有得天独厚的海运条件。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也有适于停泊的港口。相较于大西洋和印度洋,地中海的海面要平静很多,也没有多少浅滩礁石阻碍航道。

从古埃及前往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都会经过克里特岛。所以克里特人开始向善于经商的腓尼基人学习,成为了像腓尼基人一样的“商人和海盗的结合体”,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反映克里特文明航海事业的画作

克里特人还组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海军部队,迅速超越了古埃及和腓尼基的海上力量,成为爱琴海地区的海上霸主。克里特岛也成为了地中海地区最繁荣的贸易中转站和商业枢纽。

在克里特文明的鼎盛期,其海上掠夺和海外殖民活动超出爱琴海地区,到达西西里岛、叙利亚海岸和阿拉伯半岛,从而也就成了爱琴海地区令人闻风丧胆的“海上骑马民族”

贸易和殖民掠夺让克里特文明摆脱了发展的困境,不仅缓解了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的矛盾,而且还能快速地聚积大量的财富,修建大量的宫殿、剧场,举办耗资巨大的宗教祭祀典礼。

正是得益于腓尼基人的商业和海上掠夺的传统,克里特发展了出高度成熟的商业文明。克里特文明被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继承和吸收后,散布到了欧洲。所以有人认为克里特人具有腓尼基人的血统或文化传统,欧洲才以亚洲的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的名字命名。

克里特文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虽然克里特岛上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定居,但是在定居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了牛、羊、猪和狗以及一些种植谷类和蔬菜之后,岛上的人口才开始显著增加。

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克里特文明开始萌芽。定居农业得到充足发展之后,岛上的几个地方发展成为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明显的阶层分化开始在岛上出现。部分上层阶级在族群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供上层阶级居住的宫殿开始出现,逐渐形成的等级制度有可能演化出了君主制。

大约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传说中一位名叫米诺斯的国王在岛上成立了自己的奴隶制国家。传说米诺王是宙斯和人间美女欧罗巴之子,他是克里特岛上最为著名的君主。

岛上兴建的宫殿也越来越多,在各地的宫殿建筑中,首都克诺萨斯的王宫最为突出。它建造得越来越宏大华丽,反映国王即传说中的米诺斯势力日益扩大。

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750年,克里特文明早期,也称古王宫时期。克里特文明进入高度繁荣的阶段。王宫建筑、驿道、青铜的冶炼、带脊的长柄铜剑、薄壳陶、彩绘鲜丽的陶器、初期的象形文字等等,都显示当时高度发展的文明。与克里特岛隔海相望的希腊大陆也受到克里特文化的影响。

克里特文明房屋的还原模型

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前1500年,克里特文明晚期,也称新王宫时期。人口继续增加,宫殿被大规模重建,新的定居点在全岛范围内建立。这一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顶点。

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200年,克里特文明开始衰落。公元前十五世纪前后,距离克里特岛约70公里的火山岛锡拉岛,发生了可能是人类有记录的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克里特文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直到克里特岛到被希腊的迈锡尼人所占领。希腊人与当地原有居民融合,克里特文明随之结束。

克里特岛被迈锡尼人征服后,克里特文明被迈锡尼人继承和发扬。部分克里特人也前往希腊半岛,带去了先进的文字、艺术和技术,并激发了迈锡尼文明的发展。

迈锡尼文明覆灭之后又过了四百多年,西方人引以为骄傲的古希腊文明在同一块土地上重新崛起。基于同样的原因,古希腊人不但一脉相承地成为新一代“海上骑马民族”,将爱琴海变成了雅典帝国的“内海”,而且进一步将海上贸易、掠夺和殖民活动,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地中海地区、黑海地区和大西洋地区。

(素材源于:https://www.allhistory.com/article/5ec65972d47fa20001ce1d97;侵权必删。)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