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排主帅海宁关于选材标准的一番话说开去

华夏说体育 2024-12-12 21:53:02

近日,中国男排主帅海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选择队员时从来不先看他有多高,重要的是他有多好,几厘米其实没有太大影响。作为世界名帅,海宁的观点其实和当前世界上大多数高水平教练是一致的。

巴黎奥运会上那支所向披靡的意大利女排虽然整体身材很高 ,但也并非只有高个。她们的主力阵容中有三名队员身高不足185CM:二传奥罗身高178CM,主攻小波塞蒂179CM,主攻塞拉184CM。奥罗传球稳定、分配球合理;小波塞蒂一传稳定,平拉开速度极快;塞拉全面,调整攻能力强。可见,意大利队主教练更看重队员的特点是否适应球队打法的需要,并不只看她个子有多高。

卡特里娜.波塞蒂

塞拉

东京奥运会夺冠并长期稳居世界前三的美国女排主力阵容中也并非人人都是高个。她们的主力副攻奥古博古身高仅185CM,主攻拉尔森和罗宾逊都是188CM。奥古博古作为中间拦网队员,185CM的身高无疑非常吃亏,但她弹跳好、脚步移动快,因此拦网并没有成为自己的短板;拉尔森和罗宾逊都是技术非常全面的队员,她们和自由人组成的一传铁三角像极了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时期的一传铁三角,为全队组织快速多变战术提供了可靠保障。

奥古博古

我们中国女排“白金一代”在里约、东京两个奥运周期获得三次世界冠军,成绩笑傲群芳。由于当时队内几乎是清一色的大高个,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只有在海拔上超过欧美球队,再辅之以全面的技术,中国女排才能站上巅峰。但我认为,白金一代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有一定的偶然性。第一、朱婷、张常宁、李盈莹这样技术全面的高个队员在一个时代里同时出现,但这是几十年一遇的;第二、正好遇到了郎平这样既具国际视野、又有极强的资源整合和临场指挥能力的主教练。如果这两个条件缺了其中之一,恐怕中国女排就不一定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试想,如果2015年世界杯缺了张常宁;如果指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四分之一决赛的主教练不是郎平,中国女排还能不能拿到冠军?因此,以“白金一代”所取得的成绩得出中国女排必须选高个队员的结论是不那么站得住脚的。

当然,我需要申明一点,我觉得不应唯身高,并不是反过来只选矮个队员,而是如海宁所说的那样不首先看身高、而是看综合能力。举两个大家都熟悉的队员作对比吧:

吴梦洁和庄宇珊属于同一年龄段的队员,虽然她们都入选了巴黎奥运会13人名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主教练重点培养吴,因为吴个子高、弹跳好。可是,作为主攻队员,评价指标远不止身高和弹跳,一传能力、扣球力量和技巧、打球气质等等都不可忽视,这些合在一起才是海宁所说的“有多好”。庄宇珊的综合能力未必不如吴梦洁,但在中国女排,她的机会必定少于吴。

吴梦洁

庄宇珊

东京奥运周期我们只培养出了李盈莹一个新人,导致东京奥运会边攻线上的替补队员是刘晓彤、刘晏含两位大龄替补,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其实在2017年女排世青赛上,中国U20女排是夺冠的。而且副攻杨涵玉拿到了MVP奖项,吴晗入围最佳主攻。赛后,杨涵玉由于197CM的身高被重点培养,吴晗由于182CM的身高仅仅被象征性地选入国家集训队,之后再无任何表现。如果当初吴晗能像杨涵玉那样被重点培养,难说一定成不了“中国加比”。

洛杉矶奥运周期已经拉开帷幕,从正在进行的排超联赛、已经结束的第一届青年三大球运动会上可以看到,并没有类似朱婷、张常宁、李盈莹那样既高大又全面的好苗子。那么接下来怎么选人?185CM左右的主攻是不是还是不考虑?副攻是不是非得195CM以上?

0 阅读:0

华夏说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