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番茄小说于吉林省长白山下启动番茄小说“十二日谈”系列活动暨“番茄读旅季”第二站,首期聚焦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跃文,番茄小说签约作家骁骑校,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郑小悠,图书策划人、作家术术,在番茄小说抖音号进行了对谈直播,获270万人次观看。
网络文学拓宽创作边界
当前,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创作和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文学内容题材的丰富促使作品精品化、主流化进程不断加快,“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不断涌现。
历史和现实题材作品,以其贴近生活、反映社会、承载文化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近年来,番茄小说上涌现出一批相关作家作品,如天香瞳《帝国第一驸马》、山的那边《农家子的科举之路》、骁骑校《长乐里:盛世如我愿》、银月光华《云启未来》等。
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介绍道,番茄小说在丰富内容生态的同时,始终致力于挖掘和培育优秀的原创作家、鼓励精品内容创作。目前已举办三届番茄小说作家研修班,上线一系列作品扶持计划,如不久前联合《青年文学》杂志发起的“青舟计划”,投入1亿元现金和资源,扶持30部以上精品内容,并优先推荐影视改编、出版、推优。
此次开启的“十二日谈”系列活动,则是聚焦网络文学领域的重要题材类型,每期选择1-2个重点题材,邀请传统作家、行业专家、番茄作者开展直播对话和研讨。通过此活动,鼓励、扶持潜力作者的作品创作,推动番茄原创内容的精品化发展。
12月28日下午,在皑皑白雪映衬下,番茄小说 “十二日谈” 第一期直播拉开帷幕。著名图书策划人术术打趣说道,室外温度低至零下25度,现场却感到非常温暖,因为大家都“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因为文学聚在一起”。
作家需做“笨功夫”
对谈以关键词“历史”开场。历史作为脍炙人口的创作母题,一直受到作者和读者的喜爱。目前番茄小说签约作品中历史题材数量已达数万,其中,《皇家金牌县令》《帝国第一驸马》《山河志》等优秀作品累计阅读人数超千万。术术指出,历史小说充满吸引力,是跨进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
其他嘉宾也都非常认可历史小说的重要意义。著名作家王跃文专长于历史小说,曾出版作品《国画》《梅次故事》《大清相国》等。他认为:“历史小说是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传达当代人对历史的认识、借鉴,从中吸取文化资源,让它有利于当代,鉴古知今。” 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郑小悠表示同意,“今月也曾照古人”,好的历史小说,拉长了生命的界限、眼光的界限。
王跃文建议青年作家需做“笨功夫”,通过寻找史料中的细节,为作品增色。作为历史学者的郑小悠,则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在阅读文献基础上,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出,如何才是符合情理、身份、行为习惯的东西,让小说可读可信。古人和现代社会背景不一样,但人性、人情、道理是相通的。
番茄小说签约作家骁骑校提到历史网文中很火的“穿越”题材,正是基于史实、“无一处不无来处”的基础上,“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之块垒”。在他看来,网络文学的作者往往是借助重大历史事件进程和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文化认同和想象力。
扎根现实,反哺现实
嘉宾们随后讨论了现实题材的创作,王跃文指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个无比丰富广阔的宝库,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到社会进步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可写的东西很多。这其中有复杂的矛盾与纠葛,但都应坚守“向上向善”的基本原则。他对现实题材创作提出希冀:一要写出生活本来的样子;二要写出生活应有的样子,贯穿理想主义精神,“有境界自成高阁”;三要有足够好的艺术表达,把生活真实、理想真实和艺术真实很好地结合起来。
骁骑校的作品也一直根植生活大地,他的《下一站,彭城广场》和《长乐里:盛世如我愿》,就分别依托故乡徐州和“第二故乡”上海写就。在创作以上世纪40年代上海为背景的《长乐里》时,他研读史料,阅读上海作家作品,实地考察石库门博物馆,细致还原了当时的生活细节。这本“小众题材”的成功,也让他对网络创作的意义得以反思,“网络小说不必拘泥于网络这两个字,它更多是新时代的中国文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许多作品还跨界“出圈”,悄然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兴起。那些以真实地域为背景、生动描绘当地风土人情的好书,吸引着读者踏上寻找书中世界的旅程。
此前,番茄小说在江西龙虎山开启“番茄读旅季”,希望激励网文作者以文学为载体,让更多人领略阅读与旅行的美好。本次活动来到文化圣地长白山,十几位网文大咖将领略雪国美景,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创作。
骁骑校对文旅“梦幻联动”深有感触,他即兴背诵了清初边塞诗人吴兆骞写长白山的诗:“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虽第一次来,但他倾心已久,在十几年前的《国士无双》中就曾将此作为故事发生地。“优秀的文学作品,充盈了旅人的认知和情感共鸣,扎根现实的文学作品,最后亦能反哺现实”,他这样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