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223年因病去世,刘禅继位。然而,刘禅却是一位纨绔子弟,而且还是一位“昏君”。比如,刘禅偏爱太监黄皓,对政务置之度外;刘禅在蜀汉灭亡之后“乐不思蜀”,让司马昭和其他大臣们都哈哈大笑。如果刘禅这么不可靠,这么“昏君”的话,诸葛亮为什么不取代他,成为蜀汉的新帝?
223年,刘备身患重病,让诸葛亮协助刘禅管理国家。那时候,刘禅还没有成年,才十七岁,权力掌握在诸葛亮的手里,他所要做的,就是处理好所有的事务,让刘禅去参加各种仪式。实际上,诸葛亮的势力在整个蜀汉都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刘禅,也要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为“相父”,将诸葛亮当成自己的老爹刘备一般。
试问,就算是刘禅这样的皇帝,也要听从诸葛亮的号令,那么诸葛亮又何必铤而走险,谋朝篡权呢?当然不需要。曹操,司马懿一家,以及其他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行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曹操将汉献帝给架空了,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不过曹操并没有踏出那一步,取而代之。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亦或者是司马昭,都是同样的原因,他们本身就有很高的地位,也没有理由去谋朝篡位,去谋害皇帝。如此一来,不但得不偿失,而且还会被冠上“弑君篡位”之名。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让自己成为掌控者,然后让自己的后人去选择。
诸葛亮生前为蜀汉宰相,位高权重,尽管他一手遮天,但蜀汉朝廷中也有一些无法忽略的势力,比如李严,乃是益州一系的领袖,手握重兵,实力不容轻视。于是诸葛亮便在事后逮到了李严的把柄,并将他革职放逐。还有,魏延,他曾经是刘备的亲信,效忠于刘备和刘禅。正是因为诸葛亮一心为蜀汉着想,所以魏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一旦诸葛亮起了异心,魏延就首先站了起来,表示不同意,然后率军压制。
当然,不只是魏延,其余的蜀汉官员亦有同样的感觉。蜀汉覆灭后,钟会跟随姜维造反,遭到部下的反对,于是被处死。他们效忠的不是钟会,而是晋王司马昭。诸葛亮若是起了篡夺刘禅之心,恐怕也会落得个钟会的结局。
诸葛亮原住在隆中,与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多有交情,经常在一起咬文嚼字。之后,刘备经徐庶推荐,三次拜访,终于找到了卧龙诸葛亮。二人会面之后,刘备问诸葛亮,当大汉危在旦夕之时,他应该怎么办。
诸葛亮为刘备解惑,说:自董卓起,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如今曹操居北,挟皇命势大,而孙权则得江东三代,唯有得刘表之荆州,得刘璋之益州,方可与曹操相争,得一统江山,这就是诸葛亮为刘备准备的《隆中对》中所说的三分天下之策。
刘备对诸葛亮的判断很是满意,对他赞不绝口,并邀请诸葛亮出来帮忙,大家一起干一番事业。诸葛亮听了很受触动,便同意走出大门,帮助刘备。自此,诸葛亮一心扶持刘备,与江东孙权联手,一举拿下赤壁,奠定了蜀汉的基业。
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而是在刘禅的帮助下,以恢复汉室的江山为己任。所以,诸葛亮在心里并没有要代替刘禅当皇帝的意思。
结尾部分:三国中叶,刘禅虽为“昏君”,但诸葛亮不愿意、不敢、也不想代替刘禅做蜀汉新的皇帝。诸葛亮何等精明之人,怎么可能会做这种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呢?
哦婆婆去
纠正一点,诸葛亮大权在握 是刘禅给予他充分的信任 不是诸葛亮号令刘禅,而是刘禅足够尊重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刘禅把丞相权力一分为二 就可以看出来他觉得除了诸葛亮要是换别人这么大的权力会出事。就单论诸葛亮北伐刘禅一纸诏书能够把诸葛亮诏回来就可以证明诸葛亮并没有大于刘禅,和曹操司马懿是有本质区别的。曹操要是打仗时重要关头刘协一纸诏书莫名其妙把曹操诏回去,曹操不把他皮扒了[吃瓜]至于诸葛亮为啥不篡位,多看看出师表都能看出来他是什么样的人,死都死在北伐路上的人 你见过忠臣想篡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