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辞职后定居北京,记者采访他时被反问:你有没有骂过我?

烟波江上使人愁呀 2024-12-22 09:59:56

【前言】

1980年,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由他引领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也宣告结束,从此在众人的视线中“不见踪影”了。

陈永贵辞去所有职务后,有记者前去登门拜访。让人没想到的是,陈永贵在接受采访时,竟反问了这么一句:“你骂过我没?”

陈永贵怎么会这么问呢,他又是谁呀?

【陈永贵:你有没有骂过我?】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永贵这个名字牢牢地印在了每位农民的心底。那时,他从普通农民晋升为国务院副总理,铸就了令人赞叹的“大寨精神”,甚至有人亲昵地称他为“布衣宰相”。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在他下台后都“化为乌有”了,国家为他安排了最优的养老生活,让他去北京东郊农场做顾问,并且在北京木樨地给他提供了一幢部长楼用于居住。

就这么着,陈永贵住在了北京,他对农场顾问这个工作依旧干得热火朝天,有时候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也向来不推辞。

有一天,以前跟他关系不错的记者去了他家,陈永贵很热情地把他迎进屋里。记者瞧着屋里的各种布置,都是按照公家的待遇来的,心里明白陈永贵这人一直都没改变。

当记者向他询问对当下农村形势的看法时,他猛地反问道:“这几年新闻界的老朋友们、新朋友们都有写文章指责过我,你有没有这样做过呢?”

记者怔了一下,讲道:“这话得看咋说,不能讲所有记者都‘骂’过您,大伙也是在批评‘农业学大寨’当中存在的错误。”

我跟你说啊,你是清楚的,那阵子我在新华社负责农村报道这一块儿,我虽说没写过骂你的文章,不过对“学大寨”的运动,我可没少提出批评。

“我参与了针对大寨、昔阳的调查,好的不好的我都讲过,然而那只是调查组当时的看法,并非代表某一个人。”

记者费了好一番口舌解释,陈永贵听完,笑着一摆手说道:“你讲得倒是挺详细,我不过就是随口这么一问,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说完后自己又笑开了,记者也跟着笑说:“对呀,过去的事儿就甭提了,这些年风风雨雨的,您过得挺难,还是开开心心地养老,享几年福吧!”

【一步登天当上副总理】

要说起陈永贵啊,他本来就是农民。他五岁的时候,家里太穷了,就把他送给了大寨的一户人家。打那以后,他就成了大寨的人,跟大寨有了扯不断的缘分。

抗战胜利后,区委书记张怀英成为他的入党介绍人,自此,他成为了一名实打实的共产党员。

在那个时候,共产党发出号召后,陈永贵所在的大寨成立了互助组,又叫“好汉组”,陈永贵于该组中勤勤恳恳地劳作,并且作为带头人组建了一个“老少组”,领着大伙取得了大丰收。

得说一下,那时大寨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贾进才,当年是他率先搞起的互助组,如今他望着陈永贵,心里认定陈永贵是个有本事的人。

于是,多次去找陈永贵,希望他能接替自己党支部书记的职务,然而陈永贵多次拒绝,他表示:“我党龄不足,当支部书记不太妥当,而且我只想在您的带领下做个党员。”

陈永贵一直不愿意,贾进才便去找区委书记商量,在众人的全力支持下,陈永贵最后才答应担任这个职位。

毛主席听说了这件让贤之事后表示:“贾进才是个大贤之人、大哲之士,可不是一般人物!”

的确,贾进才这类人,才是实实在在一心为党做事的优秀党员,他们不会因个人私利而“占着”职位,而是把自己推举上去后,又主动退下来。

毛主席曾对陈永贵讲过这样类似的话语:“正是因为有贾进才的让贤,才使得你能够崭露头角!”

随后,在陈永贵的引领下,大寨的农业生产搞得愈发红火。正因如此,山西省特意把大寨当作整个地区农业领域的榜样来进行宣传。

毛主席留意到他,是去山西时了解到了陈永贵以及大寨的事情,也听到了陈永贵在人民大会堂所作的一篇经验汇报。

当下便索要了陈永贵的资料,其后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毛主席表示:“农业得依靠大寨精神,要自力更生!”

谁不清楚啊,当时陈永贵搞农业发展完全靠自己,并且定了个三不要:“不向国家要救济物资、不向国家要救济款、不向国家要救济粮。”

在这般情形下,陈永贵居然能领着大寨的人实现丰收,这着实缔造了一个奇迹。也正因如此,陈永贵的官职不断晋升。

1975年,周恩来把陈永贵找来,对他讲:“你得做好准备,去当国务院副总理,将大寨精神推广到全国,你觉得如何?”

陈永贵赶忙说道:“总理啊,我这文化程度,没法当这个副总理!”

周恩来直截了当地说:“永贵啊,你既然是党员,那就要听从党的安排。”就这么着,他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管理全国的农业工作。

五年之后,他果断辞去了副总理的职务,这个从田野中被提拔起来的人,又回到了他所熟悉的那片土地。

【“布衣宰相”的晚年生活】

他在北京农场担任“顾问”期间,一刻也没闲着,天天操心着农场的发展,大力调动工人的生产热情,跟农场的人关系处得格外融洽。

在平日里,他跟农场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大家要么亲昵地喊他“陈老”,要么称他“陈大哥”。每次他到农场,众人围坐一块儿吃饭时,农场的人总会给他的碗里多添些菜。

再有一回,跟他相熟的农工还会邀他去家中喝酒,那些实在的农工高声喊道:“陈老,我们敬您!”

这是农民打心底对他的敬重,陈永贵颇为感动,也高声说道:“这酒我得喝,农民的这份心意我收下了,走,干了!”

【结语】

他是农民出身,实实在在地为多数人考虑。正是由于他的勇于思考和积极行动,才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大寨精神”!

1986年,陈永贵因病离世,其骨灰撒在了虎头山,墓碑上刻着“功盖虎头,绩锚大地”,以此向陈老表示敬意!

:《陈永贵:一位普通农民的非凡成长历程》——党史博采

陈永贵晋升的内情——党史纵览

陈永贵对走后门深恶痛绝——文史博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