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强基招生这些变化,对宁波考生报考有哪些影响?附报考建议→

宁波宏途讲高考 2025-04-19 15:50:25

目前,中大、人大、北师大、电子科大等近30所高校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细看今年强基简章,政策又迎来重大变革:高精尖专业强势加入、“复交南”模式扩容、更多高校跟进单科小破格及加权入围......宏途整理了2025年的招生变化!2024年各校强基在浙江的录取数据,还有择校建议!宁波学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

强基流程

PART.01

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解读

01

新增高精尖王牌专业,强基专业实现大跨越

2025年多所强基高校新增高精尖王牌专业,其中多所高校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热门高薪领域,强基计划专业实现大跨越。

如:电子科大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分别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武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增智能科学培养方案,依托人工智能学院培养;北航航空航天类新增飞行器制造工程、空天材料培养方向;重大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2025强基新增专业高校多,类型丰富,让考生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不过大多学校培养方向说明在简章后半部分,需要考生家长细致查看确认。

02

强基扩招趋势明显,更多考生迎来机会

2025年强基计划多所高校对省份进行扩招,并且在新增专业的基础下,势必会新增招生名额,众多考生在强基扩招的基础上,将迎来更多入围与被录取机会。

如:电子科大新增面向江苏、湖北、陕西和山西4个省份招生;中海洋新增面向重庆、上海、吉林、云南和甘肃5个省市招生等。

在强基不断扩招的情况下,无论是高考大省,还是部分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省份的考生,都将迎来更多尝试强基报考的机会,同时,也让考生有了更多入围校测与成功上岸的机会。

03

“复交南”模式院校进一步扩容

”复交南“模式再扩容!考生报名成功即可入围校测,在高考后出分前进行校测,依据初试成绩入围复试。此模式对于擅长校测和有竞赛经验的考生来说是重要机会,能够在初试中占据优势,摆脱高考成绩入围的门槛,实现逆风翻盘!

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跟进此模式,另外北航、兰大依然维持“复交南”模式,剩余高校中,今年是否还会新的院校加入,我们拭目以待!

04

多校新增单科小破格/加权入围,数理优势扩大

2025年有众多高校跟进“单科小破格”入围模式,考生数学等科目高考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可破格入围校测,看来2024年开创的新入围方式,让高校尝到了甜头,今年众多高校纷纷跟进,并在去年数学科目的基础上,扩大到物理、化学等多种科目。

如:天大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工程力学专业要求数学不低于145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和合成生物学专业要求化学不低于97分(上海要求70分);应用物理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要求物理不低于97分(上海要求70分);且高考加权成绩排序需处于6倍以内。还有中国农大、华科、电子科大等高校均跟进此入围模式(细节存在差异)。

这一政策对数学、物理等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优势被放大,特别是部分高校只要单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直接破格入围(如山大高考数学成绩为145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直接入围且不占入围名额),几乎与金银牌破格考生享受同等入围待遇。接下来还有哪些高校会增加此种入围方式还未可知,如果能减少入围倍数、专业等限制,对数学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手握“免死金牌”。

05

成绩加权入围高校增加,系数迎来新突破

目前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高校中,有天大、湖大、西北农林、中海洋4所高校新增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政策,北理、华东师大、大连理工保持上一年单科成绩加权政策。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高校单科成绩加权系数在0.2~0.3之间,而湖大今年新增加权系数高达2倍,是此政策下的一个巨大突破!

单科成绩加权入围对拥有相关学科竞赛经历或成绩优异考生来说,无疑是放大了他们的优势,对于入围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同时高校此政策也是重视考生成绩与所选专业的相关性的一种表现,更利于高校对就读同学的长久培养。

06

金银牌破格遇冷?

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已经确认取消针对第二类竞赛金银牌考生的破格优惠。

但竞赛金银牌包含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的优势依然明显!

1️⃣首先,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的考生重点报考高校在清华和北大,部分考生可能关注华五,虽然这部分高校今年招生简章还没有发布,但依据经验来看依然会保持金银牌破格招生,所以这部分考生家长完全不用担心。

2️⃣其次,极少数有高校情节的考生可能关注其他高校,如果目标高校取消金银牌破格招生,考生竞赛经验丰富,对于参加强基校测来说也是游刃有余的,更无需担心。

2️⃣另外,有竞赛经验的考生,本就不参与破格招生,所以对此类考生没有影响,且竞赛经验主要用于参加强基校测,通过复交南模式、小破格、单科成绩加权等放大自身优势,竞赛经验在强基中仍有助力逆风翻盘的“绝对作用”!

07

入围比例整体缩减,分数线或将上涨?

目前公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高校,入围比例整体呈缩减趋势,入围人数变少,预计会引起入围分数线的上涨。

如:人大、中国农大、入围由5倍缩减为4倍;中海洋由5倍缩减为3倍;川大由6倍缩减为4倍等。

如果有学校入围倍数扩大,分数线大概率下降。不过今年目前仅北航由4倍扩大到5倍,这也侧面反映出近年强基招生整体向好,热度持续走高。

今年的招生简章正陆续发布

考生可进入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2025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专题查看

也可以通过相应高校官网、官微等查看

了解报考要求和流程

↓↓↓

PART.02

2024强基在浙招生数据

PART.03

强基计划择校建议

1.根据预估高考成绩

①670-680

对于分数接近或达到清北录取线、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并希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考生,建议优先考虑清北强基计划。

若当前成绩与清北统招线存在较小差距(建议分差≤10分),但持有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通过校测环节展现学科优势弥补分数差距。

参加过清北夏令营并表现突出的考生,可争取优秀营员评级以增强竞争力;未参与清北夏令营的考生也可重点关注。

②650-670

建议此分数段考生以清北为强基计划冲刺目标,同时将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纳入重点报考范围。

根据2024年最新招生政策,华东五校已统一采用"复交南"选拔模式(高考后出分前校测,按初试成绩划定入围线),建议分差≤15分的竞赛生重点把握该通道优势。具有竞赛基础或奖项的考生在校测中更具竞争力。

根据往年情况,中科大和南大都可以上传获奖证书,竞赛省奖考生可以重点关注。

③630-650

这分数段有很多强基院校选择,可将华东五校作为冲刺目标,同时可考虑人大、北航、哈工大同济、西交大、北理工、武大、华中科技、南开、川大、北师大、厦大、东大、西工大、电子科大等15所院校。

④610-630

建议冲刺630-650分数段的15所高校,以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10所院校作为备选。

⑤590-610

可将610-630分数的院校作为目标,也可考虑中南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这4所985院校,入围及录取标准均较为友好。

⑥590附近

可以冲刺590-610分数段的四所高校,重点关注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985高校。

2.根据学科特长

①竞赛金银牌

此类同学可申请强基破格入围,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冲击高一层次高校,首选清北,如分数不匹配可选华五等。

从2024年金银牌破格审核时间来看,报考清北若审核未通过还可转报复交南浙,如果依然未通过可以转报其他高校破格或以非破格生报考。

②有竞赛经历

重点考虑“复交南”模式,报名即入围,依据校测成绩确定复试名单,对擅长校测但高考成绩稍差的学生友好。

③数理成绩优异

考虑重点学科加权入围的高校和单科成绩优异破格入围的高校,如北理、哈工大、南开、中大等。

④学科特长不突出

重点关注只考面试的15所高校,如北理、南开、华科等。

3.根据选科情况

①偏理

此类考生选择较多,许多院校强基都开设了理工类专业。根据考生实际情况选择就好。

②偏文

39所高校中,20所高校招生文史类专业,其中人大与中央民大仅招收文史类专业。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0 阅读:1